「安全座椅也沒用,差點飛出去!」寶寶的「罪」當真都白受了?

2019-11-26     CC爸媽

前幾日,看到一個朋友吐槽:一個人帶娃回奶奶家,遇上了個開車特別猛的司機,拐彎的時候怕撞上一不小心就來個急剎車。

下意識的趕緊從後視鏡瞅了一眼,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娃整個上半身幾乎從安全座椅里「越獄」,要是剛剛剎車再猛一點,怕不是真就竄出來了。

然後,她得出一個結論,感覺安全座椅也沒什麼用!虧得每次都為坐安全座椅這事兒逼孩子哭一鼻子,這麼一想,莫不是白讓娃遭了這麼些罪?

看到她的描述,我也被驚到了:不應該啊,只要正確地安裝和使用安全座椅,極少會出現這樣的事故才對。

再三猜測之後,又找這位朋友確認了一下:當時天太冷了,她出門太著急,著急忙慌給娃穿上羽絨服就立馬出門了,加上奶奶家就在市區里也沒多遠的路,所以可能沒有給娃把安全帶繫緊。

原來這鍋不該安全座椅背,而是她使用方式不對。

一夜入冬,孩子們每天都裹成粽子出門,乘車安全這件事,C媽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提個醒了!

你真的給娃用對了安全座椅嗎?

常見錯誤一:安全座椅的安全帶系的太松

很多媽媽都有跟娃鬥智斗勇坐安全座椅的經歷吧,這廂你連哄帶嚇唬,那廂娃軟硬不吃,就是哭著拚命抵抗。

看娃哭得那麼慘兮兮,想到娃要被五花大綁的「捆」在安全座椅上,很多爸爸媽媽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不少,便稍微把安全帶系得鬆了些。

我還記得CC第一款安全座椅是五點式腰系安全帶的,每次也是要鬥爭一番才同意坐,好不容易坐進去了,我一往緊里拽安全帶,她又不願意了。

每每這時,CC姥姥都會不斷的重複一句:行了、行了、別勒太緊了,你勒太緊她更不愛坐了。

當時我便跟她說,安全座椅不正確使用,安全程度就大打折扣了,正是這沒繫緊的安全帶,會讓安全座椅的安全係數下降很多,很容易導致孩子在遇到衝擊時被甩出去。

坐了等於白做,她才是白遭罪了呢。

這裡C媽還是要為安全座椅正名的,真正舒服的安全座椅,才不是老人們以為的很痛苦,很多孩子只是不習慣被束縛。

但,被束縛≠在受苦,參考一下咱們大人系安全帶。

所以,在娃坐車時一定要繫緊安全帶,不要因為路程短、或者路上安全而存在僥倖心理。所謂「意外」就是意料之外,是發生在我們考慮不到的時候的。

#如何繫緊、系對安全帶?

當我們把孩子放到安全座椅上時,要再三確認安全帶有沒有扭轉的部分後,將安全帶繫緊,到你無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安全帶的任何部分為止。

如果能夠捏起來則說明安全帶系的不夠緊,需要再繫緊一些。

常見錯誤二:錯誤的穿衣,讓安全係數大打折扣

除了主觀不想讓娃被勒著,更多時候,我們是誤以為自己繫緊了。

冬天冷,剛發動的車裡也冷,很多人會直接讓寶寶穿著羽絨服(厚外套)坐在安全座椅里,這裡面就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我們都知道羽絨服里除了羽絨,還有大量的空氣,這就很容易讓我們產生安全帶已經繫緊了的假象。

2016年,美國廣播公司NBC電視台的記者Jeff Rosson曾報道過一個模擬汽車碰撞的實驗。

實驗人員們模擬了「一輛車時速為30英里(約每小時48公里)的情況下,一個穿著羽絨服、並且和真實寶寶身高體重相似的假人,坐在安全座椅里」遇到危險時發生的狀況。

我們可以看到:在撞擊的一瞬間,穿著羽絨服的假人寶寶沒有任何徵兆的「飛」了出去,完全脫離了安全座椅!

就跟小時候看西遊記,每次一遇到危險,孫悟空就元神出竅偷偷溜出去搬救兵了一樣。

然而,假人寶寶的這一出「金蟬脫殼」卻給娃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湖南衛視的《新聞大求真》中,也做過類似實驗:

#實驗一:給3個身高體重都與1歲寶寶差不多的假人穿上羽絨服,並把它們固定在5點式安全座椅上,以每小時20公里速度撞向50米外的牆壁。

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假人都或多或少的差點從羽絨服里飛了出去。這還僅僅只是每小時20公里,平時我們開車的速度可比這快多了。

#實驗二:同樣和寶寶身高體重差不多的假人被固定在安全座椅上,以每小時50公里的車速撞上50米外的牆壁。

我們可以看到:在撞擊的一瞬間,穿著羽絨服坐在安全座椅里的假人寶寶,也同樣在碰撞發生的一刻也「飛」了出去。

湖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李凡表示:當孩子穿上比較厚的羽絨服時,坐姿會發生變化,肩部的高度也會增加。當汽車發生強烈的碰撞衝擊時,安全座椅便無法有效地固定住孩子;

而羽絨服和一些防寒服表面通常都很光滑,一旦發生碰撞,衣服和安全帶之間的摩擦力會被大幅度減小,孩子就像剝了殼的雞蛋似的,很容易滑出來,造成頸椎、頭部的挫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死亡!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份安全指南中也指出:冬天,汽車使用安全座椅時也需要特別小心。安全座椅需要扣緊安全帶,一般不建議穿過於臃腫的衣服,比如厚外套和防雪套裝。

一旦發生意外,厚衣服蓬鬆的填充物會因撞擊而被瞬間壓平,在安全帶下方產生額外的空間,導致孩子因此滑落,甚至被拋出安全座椅。

其實不僅是寶寶,大人穿羽絨服乘車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德國交通協會ADAC就曾做過類似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當人們穿上厚重的衣服再系安全帶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撞擊時的安全帶都可能會勒入腹部。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肝、脾等內臟受傷,引發內出血!

所以說,讓寶寶穿著羽絨服坐在安全座椅里,會增加孩子遇到意外時受傷的可能性。

強烈呼籲爸爸媽媽們上車後,把娃的羽絨服脫掉,千萬別讓娃暴露於危險之中。

那麼孩子在車裡如何取暖呢?

# 1.提前開啟車內空調

如果時間允許,人手富餘,爸爸媽媽最好提前到車上開空調暖車。

如果是C爸帶我們出門,他就會先去熱車。

但如果是我自己帶CC出門,我就把車子發動後原地等一會兒,等車內溫度足夠暖和了,再給CC脫了外套系好安全帶再出發。

其實幾分鐘的時間就夠了,但孩子的乘車安全係數就大大提高了。

# 2.使用保暖用具

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在車裡可以多準備幾條毛毯或薄被,在系好安全帶之後,將毛毯蓋在寶寶身上。

或者直接將脫下來的厚外套、羽絨服直接蓋在寶寶身上,等溫度適宜的再掀開。

C媽說

最後敲黑板總結要點啦:

開車時一定要給娃選擇正規、且符合孩子年齡和體重的安全座椅;

不圖一時省事、或者娃哭鬧、帶著僥倖心理不使用安全座椅;

不穿羽絨服、棉服等厚重衣服乘坐安全座椅;

開車前系好安全帶,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行車安全。

孩子的安全問題,永遠是爸媽最操心的事,哪怕只有那一丁點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我們都要盡10000%的努力去規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wwmq24BMH2_cNUgki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