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內卷」一直是汽車行業的熱議話題。打價值戰、做創新營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往上卷而不是往下、往國外卷而不是國內卷......等等觀點層出不窮。車界大佬和媒體們的熱烈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
不過,我原以為,這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的正常反思,但沒想到,這背後恐怕有黑手惡意操控、暗藏私貨:
今天,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微博發文稱:「近期,我們收到多方提醒:某車企在使用黑公關手段,對我司品牌及產品進行貶低、拉踩和惡意詆毀。現向廣大網友及社會各界,徵集黑公關有效線索和證據,包括但不限於聊天記錄、錄音錄像、郵件、合同、費用支付等信息,只要能明確指向相關個人、黑公關廣告公司或有關車企,比亞迪將整理上報至公安經偵等相關部門,經查證屬實後,對有效線索及證據提供者獎勵20萬-500萬人民幣,同時對提供者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揪出黑公關,凈化汽車圈
怪不得,有些所謂的論調,像極了美麗國眾、參議員關於中國發展的奇葩評論,無中生有、暗度成倉的功夫,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黑公關這事,大家其實挺熟悉。就像電視劇《知否知否》里顧廷燁那臭名遠揚的名氣,正是他後娘的「傑作」。電視劇的結局當然是好的,但「黑公關」對主人公造成的危害,還是讓人咬牙切齒。
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相信「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就像李雲飛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對奇瑞的誇讚:奇瑞新一代產品產品力好,營銷也做的有聲有色,三個維度都超過比亞迪且超過很多。雖然他開玩笑說希望奇瑞離自己越近越好,分攤點火力,但比亞迪在骨子裡,是把自己看作中國汽車品牌兄弟的一員,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對頭。即便身處榜首,也能看到別人的長處。
但總有一小撮,就喜歡玩些拿不上檯面的東西。以前,車企遇到這事,往往都息事寧人。這卻往往讓這一小撮人更加得意忘形。
事實證明,「躲」是躲不過去的,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我們看到,近年來,攜手抵制「黑公關」「水軍」「惡意營銷」等不合理的競爭行為,已經越來越引起車企們的共鳴。
揪出黑公關,凈化汽車圈
比亞迪這次的「懸賞捉拿」,更是直接付諸行動。我想,國內所有走正道的同行,都應該幫助比亞迪,把背後的黑手揪出來。幫助比亞迪,就是在幫助自己。因為無論是誰成為佼佼者,都會成為黑手的目標。希望大家共同建設好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