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洛陽網—洛陽晚報
日前,記者連線洛陽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5名成員正戰鬥在武漢阻擊疫情前線。
打開物資箱,他們濕了眼眶
丁華盈是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2日上午,她和另外14名來自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洛陽東方醫院和洛陽市中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組成洛陽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向疫情最前線武漢進發。
丁華盈說,他們到武漢安頓好後,打開醫院給他們準備的4箱防護物資,頓時濕了眼眶:按要求,醫院要為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每人準備1周用量的防護物資,但丁華盈清點發現,她所在醫院準備的防護物資是規定數量的3倍,足夠用20天,僅防護服就有4種,還有護目鏡、3M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外科手套、手術帽、手術鞋套,就連84消毒泡騰片和手消毒凝膠也準備了。
「我們醫院的防護物資也很緊缺,卻盡著給我們調撥,這就像一個孩子出遠門前,媽媽恨不得把家裡的好東西都讓他帶走一樣。」丁華盈說。
患者得知他們來自洛陽後說「謝謝」
目前,洛陽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被分配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一個隔離病區,該病區有50名確診患者,其中一部分是重症確診患者。
一般來說,在重症病房裡,每名護士負責護理的患者不超過3人,但在這裡,他們平均每人要負責10名患者。
丁華盈說,由於穿著防護服,他們在隔離病區行動不是很方便,不能吃飯、喝水,還要穿成人尿不濕,相互辨認得靠防護服上手寫的姓名。
「有的患者知道我們來自洛陽後,會特意說聲謝謝。」丁華盈說,這裡的患者非常需要醫護人員的鼓勵,醫護人員會給患者打氣,說得最多的是「加油」。
有人連剪兩次頭髮,有人相互練習扎針
醫療隊成員李留陽到武漢第一天就把自己及腰的長髮剪短了,但進入隔離病區後,她發現頭髮還是長,讓人拿剪刀再剪短。
丁華盈告訴記者,護理人員進入隔離病區要戴5層防護手套,觸覺難免受影響,給患者扎針時,不好摸到對方血管的位置。為避免扎針一次不成功,他們在進入隔離病區前,經常會戴著5層防護手套相互練習扎針。
丁華盈說,目前,她所在病區由河南醫療隊、北京醫療隊和同濟醫院共同負責,他們每次進入隔離病區前,都會仔細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到位,除了雙眼,別說一塊皮膚,就連一絲頭髮都不允許露出來。
採訪結束後,記者加丁華盈為微信好友,她最近發的一條微信朋友圈寫著:「我在武漢感覺很溫暖,抗擊疫情,我們都在努力,我們都要加油,我們必贏!」(洛陽晚報記者 牛鵬遠 通訊員 孫鵬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Y94RHABjYh_GJGV4v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