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騰訊、阿里,跨界入局者,如何攪動新農業一池春水?

2022-10-11     35斗

原標題:拼多多、騰訊、阿里,跨界入局者,如何攪動新農業一池春水?

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ID:vcearth)原創。

編者按:本文為35斗發布的《勢能轉化——2030中國農業創新展望報告》摘編。報告以問題為導向,從企業和投資的視角來了解目前的產業需求、解決方案以及未來的規劃布局,通過線上一對一的調研訪談,獲得一線信息和觀點,進而梳理嘉賓信息加入有效論據,回答農業領域的10大產業問題,期望對行業發展起到智力支撐作用。本文為該系列的第三篇,主要探討跨界入局者對農業的影響與作用。Enjoy~

越來越多跨界大佬的加入,無疑攪動了農業食品領域的「一池春水」。作為基礎民生消費行業,農業食品整體市場容量巨大,但門檻較低,競爭格局分散混雜。正因在歷史的長河裡,農業領域存在的痛點和問題較多,所以這也成為房地產商、網際網路等巨頭,紛紛進入農業田地掘金的原因。

一、跨界大佬們的共同愛好

跨界大佬普遍希望從農業的核心痛點(效率問題、標準化問題、食品安全)出發,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或高科技技術幫助農業提升效率、提升農產品標準化水平,以及解決農產品可溯源、安全生產、安全運輸等問題。

跨界大佬結合自身優勢,發力產業、技術、入口、場景等4大方面,但表現出相對集中的布局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智慧農業備受跨界巨頭寵愛

無論是網際網路大佬,還是房地產商巨頭,絕大多數紛紛下注智慧農業市場,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無論是百度、阿里,還是京東、拼多多,目前做的都是平台經濟,而無論是前端供應鏈層面,還是後期交易以及服務方面,乃至相關技術層面,其平台屬性與農業的基礎設施的吻合度,都有助於今後深入智慧農業等更深層次的發展連結。

1.2生鮮電商成為跨界巨頭淘金藍海

跨界巨頭要麼已經自建生鮮電商平台、要麼已經投資生鮮電商。高頻、高粘性是跨界巨頭喜歡生鮮電商的核心因素。同時,生鮮電商模式不僅能帶來訂單量和用戶數的增長,促使用戶形成新的消費習慣,還能形成有效的網際網路線下入口,這是吸引網際網路巨頭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全球疫情影響之下,經濟內循環是當下的關鍵,加之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進一步催化了生鮮電商在C端的滲透,讓跨界巨頭們看到了生鮮電商背後潛藏的紅利。

1.3物流大陸,吸引「哥倫布們」跨海而來

跨界巨頭催化「物流」反應的招數也是慣用的三大招,第一招,基於業務的拆分同類項,即快遞企業做快運,快運企業做快遞;第二招,基於生態的邊界擴展,也就是圍繞著幾家已有物流布局的巨頭企業,投資布局;第三招,基於資源的再創新,即在產品業務外增設物流服務。

1.4農業科技爆發態勢,跨界高手鑄煉生金大法

農業科技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顛覆性的作用,近年來,除了專業農技公司,京東、拼多多、恆大、碧桂園在內越來越多的跨界企業,也包括網際網路科技巨頭谷歌、騰訊、百度等扎堆進入農業科技領域,大數據、5G、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成為了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

表:進入農業的網際網路巨頭布局

數據來源:公開網站,35斗研究院繪製

表:進入農業的房地產商巨頭布局

數據來源:公開網站,35斗研究院繪製

二、從跨界大佬視角解讀跨界農業現象

大量跨界者逐漸進入農業,使得「為什麼會選擇跨界到農業?」這個問題縈繞在無數人的腦海里,從調研結果來看,跨界布局農業,一是情結,二是商機,三是社會責任。

2.1情結

跨界人員進軍農業,多是情結使然。從丁磊、馬雲、劉強東,BAT的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以及我們調研的多位創新企業負責人身上都能看到農業情懷和情結的集結。

以水木九天董事長王曉慶為例,集成電路、信息化裝備出身的他,在談及為什麼會進入農業時表示,是因為農產品安全問題,導致了一次無法挽救的家庭安全事故。從此便下定決心要解決農產品重金屬、農藥、激素等危害物質殘留問題,決定走進農業。

以農政齊民總經理高上為例,身為山東農村走出來的高上,創業讓他首先想到的是衣食住行,結合全球巨大的減排壓力,讓他想到通過魚菜共生技術解決循環水養殖的問題,並且駐紮農村數年。

以大蚯蚓創始人李迅為例,出身農業世家,其父親是從事水稻昆蟲防治和預報的科研人員,促使他從小對農業比較感興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後來的選擇,2017年正式回國後開始管理運營大蚯蚓。

2.2商機

在政策利好的當下,長遠來看,農業市場存在多塊萬億藍海。對跨界網際網路大佬而言,有可能為平台帶來巨大的流量和數據。對跨界進入的創新企業而言,在農業領域很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龍頭企業,或者退一步講,也可以拿到一些紅利。

2.3社會責任

農業作為全球經濟和國計民生的「基本盤」,農業食品行業既充當了糧食安全和基本生活物資的壓艙石,又是經濟復甦和社會資源的蓄水池,成為整個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跨界大佬以及創新企業都在以實際行動支持著農業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三、跨界闖入者帶了哪些變化

巨頭企業跨界為哪般,會帶來哪些新的玩法,又將在新農業時代扮演何種角色?能否破解農業發展的困境?能否加速農業食品領域的發展?等等問題已擺在跨界巨頭面前。然而,在農業食品行業複雜的生態體系下,跨界巨頭的技術、經驗及資源成為進入農業掘金的法杖,跳出農業看農業會帶來哪些不同?背後又有哪些邏輯?

3.1 跨學科、跨行業的經驗共享帶來技術融合

縱觀全球農業,大致經歷了機械農業、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的三大發展階段,即將進入多技術融合、多因素驅動創新的「未來農業」時代。未來農業,是以生物技術、數字化技術、新材料和智能製造技術為紐帶,對農業、食物系統進行的全方位、全周期的變革。

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的顛覆性重構的新風口,吸引著網際網路巨頭持續跨界融入、加碼農業數字化轉型。

以百度為例,可以看到近年來不斷在農業領域的嘗試和探索,百度大腦對內支持百度所有業務,對外全方位開放,助力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加速AI技術落地應用,賦能各行各業轉型升級,並通過百度智能雲賦能行業客戶。從2017年開始,在農業領域布局,百度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從智慧農業、到農機、農服、再到育種等,對農業進行探索與落地,其農業領域布局如圖29。

圖:百度AI+農業布局圖譜

數據來源:公開網站,35斗研究院繪製

3.2 跨行業的經營管理經驗為農業提供解決方案

農業食品行業有複雜的生態體系,涉及動物、植物、醫學、健康、材料、計算機通信等多個行業,解決挑戰的關鍵在於構建跨學科的思維體系和應用體系。跨界巨頭的加入,可以將標準化、自動化程度高的行業獲得的實踐,逐漸建立起可複製的操作手冊,然後移植到農業食品領域。

比如騰訊,通過自身的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和產品在安防、交通領域的應用,能夠快速提取目標物體的特徵,動態解析變化過程,這一技術同樣適用於作物的病蟲害識別,並與作物保護作業結合起來,提供監控、分析到作業的完整服務,大大提高作物保護作業的效率。

3.3 跨界資本進入農業,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越來越多來自不同行業的跨界巨頭進入農業掘金,企業自身屬性也決定了他們下注農業不同行業,融合發展推動了農業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以碧桂園為例,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進軍現代農業。目前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版塊。與此同時,碧桂園創投大筆出手投資農業食品創新企業,涉及食品、創新材料以及育種相關領域,不斷為農業食品帶來新鮮活力。

表:碧桂園資本投入農業食品情況(2020-2022年)

數據來源:公開網站,35斗研究院繪製

3.4 跨界為農業行業引來巨大流量和資源聚集

京東、阿里跨界農業,溫氏跨界生鮮、新希望跨界田園綜合體,他們的每一次跨界在給自身企業帶來巨大流量和資本關注的同時,也相應地給扎入的行業再帶來了一次好的營銷。

以京東為例,近幾年,小龍蝦市場異常火爆,然而受疫情影響,被評為2019中國小龍蝦(餐飲)十大品牌之一的墮落蝦,也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這時京東出手了,京東為其提供線上零售營銷解決方案,指導其產品參加促銷組合、跨品類買贈等活動,併入駐七鮮超市,開始全渠道銷售。2020年4月初,墮落蝦深入湖北田間,收購農戶養殖的稻田蝦,在湖北啟動了蝦尾生產,墮落蝦生產蝦尾超20萬斤,幫助了當地上千名農戶創收。並且,墮落蝦的4月銷量月環比上漲達300%,這也意味著:大量湖北小龍蝦的養殖戶「得救」了。

四、小 結

跨界入局者已經成為農業食品行業變革的主導型力量之一,這得益於兩個前提,首先是農業食品行業企業主已經做好了擁抱新技術的準備,變化將從大企業開始,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可以鞏固其行業地位;其次是「技術+行業」的結合,意即大家經常提及的「既懂技術,又懂行業」的團隊,其主要衡量標準就是細分領域創新公司增多,從解決某一細分領域痛點開始,逐漸發展為綜合解決方案平台,加上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整合,行業生態會迅速建立,網際網路大公司、行業應用創新企業各司其職,均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位置。

展望未來,「多多米」「騰訊面」「阿里糧」「京東油」「碧桂園拖拉機」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31a103b0590715032470339df2d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