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富書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劉潤在《5分鐘商學院》中說過:
「如果你只是想取得一些小進步,那就改變行為; 如果你想取得較大進步,那就必須改變思維。」
舊思維方式像在大腦中建立起的一面牆,只有推倒這面思維的牆,才能真正的改變自己,改變人生。
升級這3種思維方式,你的人生將開始越走越寬。
從固定思維到成長思維:
厲害的人都善於在主動失敗中成長
看過這樣一句話:「從不獲勝的人很少失敗,從不攀登的人很少跌跤。」
誠然,世上所有的成功都伴隨著失敗的經歷,除非積極面對,否則你不可能成為贏家。
不同的認知決定了不同的命運,一個人如何認知失敗也決定了他未來的成就。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就曾將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即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思維的人害怕失敗,把成敗當作定義自己的標杆,也成為了束縛自己的牢籠,逐漸封閉自己。
成長思維的人敢於主動嘗試,並將失敗作為一種成長的加速劑,利用失敗創造成功的路徑。
在生活中,那些厲害的人,從來都是在主動失敗中獲得成長。
有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網友生寶寶之後,一直在家全職帶孩子,她和其他寶媽一樣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份收入。
但是說到做,大家又開始擔心做不好。
只有這位網友開始執行通過育兒來賺錢的計劃。
她購買來很多繪本想要做租借生意,但是當客戶諮詢閱讀方法和相關知識的時候,她卻回答不上來,因此很多客戶都沒有了後續。
認識到問題後,她買來大量的書籍學習。
作為新手小白對於很多知識一知半解,學起來很吃力,經常被挫敗感打擊。
但她沒有因此放棄,而是積極面對,為了能夠解決自學的局限,她開始積極參加線下活動,向多位老師請教。
看著周圍「高手如雲」,難免失落,但是她相信這只是暫時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好的育兒師。
每次聽講座,她都積極參與互動,課後認真整理筆記發給老師,把老師標註錯誤的地方認真修改,然後舉一反三地說出來。
慢慢地,她成了眾多學員中最出色的一個,現在的她經常在線上和線下授課,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她,客戶也越來越多。
她說:「安於現狀的人永遠不會失敗,因為他們從不行動。想要改變自己人生,第一步就是主動,雖然過程難免經歷失敗,但卻是擺脫現狀最好的途徑。」
不把失敗當作成功的對立面,從失敗中領悟經驗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當你從消極的被動失敗到積極的主動失敗,便是從固定性思維到成長性思維的轉變。
從弱者思維到強者思維:
強者的人生永遠都有擇權
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說: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簡單來說意思是,弱者依附他人,期待別人的拯救;強者靠自己學得的能力成就自己。
生活中,有些人一旦陷入困境,便責怪家庭,抱怨命運。
而有些人,在困境中思考的是自己能做什麼,這就是強者思維。
電視劇《人生之路》中劉巧珍女兒瑩瑩被檢查出了先天性的心臟疾病。
當她得知上海可以治這個病的時候,她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背井離鄉的求醫之路。
到了上海後,劉巧珍一邊替女兒挂號,一邊努力生活。
她沒有隻靠丈夫,而是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付阿婆的認可,做保姆賺錢。
一次意外,丈夫馬栓在工地上出了事故,最終搶救失敗離開了人世。
這對於劉巧珍是一種致命打擊,面對急需用錢救命的女兒她很快振作了起來。
並在付阿婆的鼓勵下開起了麵館,為了幫助巧珍,付阿婆要為她墊付租金,面對阿婆的好意,巧珍還是婉言拒絕了。
她不願意連累付阿婆為自己買單,也相信靠自己也一定可以把麵館開起來。
不管生活有多艱難,巧珍從不抱怨,也從不憤恨,只會更加努力地生活,她始終堅信著,只要肯賣力氣,肯吃苦,在哪都能活人。
看過這樣一句話,強者永遠都有選擇,弱者永遠在等、靠、要。
即使是在逆境中,你也一樣有很多選擇,除非你願意,否則沒任何事情能傷害你。
當一個人相信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擁有選擇權的時候,便是從弱者思維進化到強者思維的開始。
從完美思維到疊代思維:
高手的成事策略是先完成再完美
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有這樣一句話:「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
只有去做才能體驗到真實的情況,有了反饋才能不斷地修正,成功就是在這樣良性的循環中建立起來的。
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在行動前反覆橫跳,害怕白費精力,糾結會不會有結果。
《海上鋼琴師》中這樣一句話:「阻止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東西。」
誠然,正是因為不確定性,所以行動也不會全力以赴,只對於那些確定了的事情有所行動,這就是完美思維。
而現實卻是,那些早早行動起來的人因為進入了疊代模式,問題在其中被一個個解決了。
粥佐羅曾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2018年當時他想要做自己的號,但是之前失敗的經歷讓他在該不該去做?能不能成中反覆糾結。
直到後來,他被脫不花的一段話擊中了。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贏。」
於是,說干就干,他開始寫帳號規劃:名字、定位、簡介……
5個月後,他的公眾號開始小有規模,有了廣告等業務,月入超過20萬。
一年後,團隊開始拓展,從自媒體到公司化轉型,累計收入達到千萬……
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地走到今天。他擁有了百萬粉絲,收入也翻了幾倍。
之所以立刻行動,是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準備。行動,體驗,修正是事情的必然發展規律,沒有行動就永遠無法完成。
我們常說認知決定行動,當我們把完美思維升級到疊代思維你就會發現,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也在持續行動中越來越近。
經歷過的人都懂得,不要等到「萬事俱備」才開始行動,用疊代思維,凡事先開局,然後從完成再到完美。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衝破思維的牢籠。
擁有成長思維,在主動失敗中尋求成長的機會;
擁有強者思維,即使身處困境依然可以找到出路;
擁有疊代思維,敢於開局並在行動中持續成長。
願你能夠早日突破思維的局限,為自己狹小的世界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
作者簡介:十月,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書(ID:kolfrc)
來源:富書
關於版權、合作和投稿,請聯繫現代與經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郵箱[email protected]
名師在線課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