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水銀體溫計,估計大家都感覺非常親切,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雖說近幾年市場上興起了多款新興體溫計,但是 歷史悠久的水銀體溫計仍然是「團寵」,無論是各大醫院還是居家自備,水銀體溫計幾乎都是首選,哪怕是咱這種有娃的家庭。
因為它不僅 便宜(一個才幾塊錢)而且 好用(容易消毒),最重要的是它 準確度高,所以一直深受青睞。
然而,它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就是 易碎,容易導致汞中毒。
近幾年,水銀溫度計幾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前段時間,一則 #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 的消息再次將「水銀體溫計」送上了熱搜:
一時間,網友們評論翻了天。
有人認為,水銀體溫計是所有體溫計中最準確的:
也有人認為,水銀體溫計使用起來弊大於利,早就該禁產了:
大家的困惑也很多,都用了三百多年了,怎麼說禁產就禁產?沒了含汞體溫計以後用啥?體溫測量不準怎麼辦?
後台留言也不少媽媽諮詢,今天C爸就給大家說說。
便宜又好用為什麼要禁產?
說具體禁產原因前,我們先看一個關於《水俁公約》的背景——水俁病。
水俁病的出現,讓水銀的危險性第一次充分地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這一事件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各國紛紛出台相應的水銀管控措施。
水銀學名「汞」,是常溫下以液態存在的金屬, 常溫即可揮發形成汞蒸氣,且溫度越高揮發越快。
汞具有神經毒性,吸入汞蒸氣可對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肺和腎造成損害,並可對心臟造成長久損害。
而且,汞及其化合物的產生、使用和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 嚴重時引起人類和哺乳類動物神經、免疫、生殖系統的機能紊亂,尤其對胎兒和孕婦有較大影響。
具體到一支體溫計上又會怎樣呢?
據悉, 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泄的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
而一般認為, 人在汞濃度為1.2-8.5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就會很快出現汞中毒,即使通風也需要一個月才能恢復。
此外,美國野生動物聯盟的一項數據顯示,一克汞經傳播後,可能使一個10萬平方米的湖泊中,所有的野生魚類污染至不安全食用標準。
我國作為世界上汞的生產大國,也是汞的消費大國,是《水俁公約》的128個簽署國之一,該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
其實,在我國頒布公告之前,水銀體溫計早就被很多國家所淘汰,所以說,水銀體溫計的去留早已不具討論性,只是時間問題。
打碎水銀體溫計如何處理?
如果你還在使用水銀體溫計,使用過程一定要格外注意和小心。
此前,武漢的王女士不慎將水銀體溫計摔碎,不但沒有正確處理,反而用拖布拖了拖地,結果當晚一家三口人頭痛肚子疼,經就醫確診是汞中毒。
用抹布、拖把來清理水銀是非常錯誤的方式,掃帚會把水銀變成更細小的顆粒,使其更容易蒸發,這樣會使汞濃度加速上升,成為導致汞蒸氣中毒的主要原因。
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
1、用濕潤的棉簽、棉棒、硬紙片迅速將散落在地上的水銀和玻璃碎片收刮到紙上,更細小的用膠帶粘,然後一併 放入可封口的瓶子中密封,玻璃、塑料均可,並加入少量水,防止水銀蒸發。
2、操作過程中, 全程避免手與水銀直接接觸,最好戴上橡膠手套。
3、由於水銀的揮發性, 就算已經收集完畢,也要打開窗戶,至少通風24小時。
4、為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收集好的水銀,千萬不能倒入下水道,會附著在水管中繼續揮發污染室內、也會污染其他水源,也不要丟於普通垃圾桶中,而是應明確標註好「水銀」字樣,放入有害垃圾桶內。也 可以直接交給環保部門、社區醫院等。
誤食水銀怎麼辦?
家有熊孩子,做事永遠在意意料之外,幼兒誤吞水銀的事件,時有發生。
今年9月24日就有陝西西安一名一歲幼童因咬破體溫計誤食水銀而被緊急送醫。
所以,日常使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果出現誤吞,第一時間就是催吐,減少水銀的吸入量,同時前往醫院就診。
沒了水銀體溫計用啥更好?
再過幾年就買不到水銀溫度計了,那用什麼測體溫更好呢?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體溫計,除水銀之外還有電子體溫計。
電子常見的又分 接觸式電子體溫計和 非接觸式紅外線溫度計(常見耳溫槍、額溫槍、顳動脈溫度計)。
01
電子體溫計
電子測溫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熱傳感技術來測量溫度,在使用方法上與水銀溫度計差不多。
適用年齡:0歲以上
優點:安全,精準度高,讀數方便、直觀。
缺點:不方便一般至少測量3分鐘,需要固定姿勢,小寶寶使用起來比較困難。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電子體溫計可以測量寶寶的 腋溫、口腔溫度和肛門溫度。
腋下時,需要緊貼感溫部位,穿太多、不配合、夾不緊,都會影響溫度測量。
口腔時,需要緊插於舌根部位雙唇緊閉測量,不適合太小的嬰幼兒(AAP 建議4歲以上可測量口溫)以及無意識、不合作的寶寶。
肛門時,如果孩子配合,肛溫是最為準確的,特別需要注意不要插入太深,一般1.3~2.5厘米,注意固定姿勢,測量過程中不能鬆開體溫計。且之前要在體溫計上抹好植物油、開塞露、凡士林潤滑油等,避免損傷孩子。
02
耳溫槍
額溫槍是靠 傳感器接收鼓膜的溫度來判斷體溫。
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
優點:測溫速度快,一秒即可讀數。
缺點:需要把耳道拉直測量,可能引發不適抵抗,6個月以下不可用。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把探頭伸入耳孔內,按下測量按鍵,角度需要對準鼓膜,如果耳屎比較多或沒有對準都會影響準確性。不建議小嬰兒使用,AAP的建議是用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因為耳道比較窄,測量結果不准。
03
額溫槍
適用年齡:0歲以上
優點:使用便利、快捷,測量速度快。
缺點:準確性容易受外界環境溫度、出汗影響。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大部分額溫計需要對著鼻樑上方額頭中央的位置測量,不同產品可能略有不同。
額溫槍對於小寶寶很友好,無論睡覺、醒著、玩耍等等,都可以一秒測溫,但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一種測量方式,所以使用上要更加注意操作正確。
04
顳動脈溫度計
適用年齡:3個月以上
優點:精度高。
缺點:操作要求高,非醫學背景可能難以準確找到顳動脈,且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導致測量速度較慢、測量數據不準確。
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將體溫計對準額頭兩側到耳上方進行測量。這裡是人頭部的主要動脈位置,而且非常貼近皮膚表層,是體表測量最準確的部位之一。
因此顳動脈測溫是除肛門測溫之外,最精準的方式。
(抓拍了DD一張,小嬰兒的血管還比較明顯)
不過要在正常室溫環境下測量,太陽直曬、寒冷戶外環境,都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具體用哪個更好,各有利弊。大家可以根據自家娃的情況來決定,比較乖、願意配合的,可以優先選擇電子體溫計,這也是很多醫院裡兒科的首選替代品,比較抗拒、尤其是生病時情緒更不穩定,那麼額溫槍更加方便。
但無論哪種,都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的,這樣使用起來才更安心。
其他體溫計測量不準怎麼辦?
很多使用其他溫度計的爸媽都經常吐槽一個問題:測量不準。
C爸比較直白的給大家分析下:
1、大勢所趨,以後水銀溫度計沒得買了,選替代品是必然。
就像前邊說的,已經不具備討論性,我們必須要選擇一個更適合的。
2、選對溫度計、並且正確使用,溫差不會太大。
上邊寫了各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大家同時參考著說明書,按要求測量,還是比較準確的。
3、一星半點兒不用糾結,而且體溫只是是否用藥的參考之一。
我也用不同體溫計給CC測量過體溫,正確使用的前提下,不同體溫計可能會存在0.3-0.5的溫差,但說實話,判斷孩子在發燒時需不需要用藥,體溫只是參考之一。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煩躁、哭鬧。
並不是體溫超過38.5℃就立馬要用退燒藥,不到38.5℃就死活不用。
要結合孩子的狀態,有的娃38.3℃就蔫兒、大哭大鬧;有的娃39度還吃喝玩不受影響,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就可以不用藥。
退燒藥的意義在於緩解孩子的不適而不是降低體溫。
所以真的沒必要死磕那個度數,兩害相權取其輕,這也是水銀溫度計大勢已去的原因。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兒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cc-bam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KdXjHUBgjj2xruVwc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