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學日,有一張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一群家長掛滿了學校圍牆,爭著多窺視自家孩子一眼。
但是,對於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們來說,開學日可能比高考日更重要,也更加殘酷。能否順利進入小學,決定了孩子能否接受到起碼的知識教育,能否得到必要的融合。
可以說,孩子一生的活動半徑和生活質量,都取決於能入學——還能成功留下來,並學有所成。
為了這個目標,家長和孩子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如何應對一系列難題,普校老師如何幫孩子平穩融入……今天,我們邀請了3位對這些問題頗有研究的嘉賓,做一次坦誠專業的分享。
Q1
自閉症孩子入學,難在哪
鐵蛋兒剛上一年級時,是存在感最強的人,每天我都能收到班上同學的小報告:
「鐵蛋兒上課時在過道上亂走。」
「鐵蛋兒又拿我的鉛筆了。」
「鐵蛋兒在教室亂塗亂畫。」
……
總結起來就是:不遵守課堂紀律,無法安坐,不會和同學相處,還有行為問題。
老師勸不動,管不住,最後通知我們退學。
那時候還沒有融合教育的政策支持,為了孩子有學上,我帶著鐵蛋兒從深圳回到了四川老家,在一家私立學校就讀。
根據我的觀察,這些孩子可以分成兩類:
一是比較安靜的孩子,他們喜歡專注做自己的事,雖然不聽課,但是不會打擾他人,也不會影響課堂。他們入學不成問題,難點在於學業成績和與同學交往。
二是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他們可能成績很好,但會擾亂班級秩序,影響課堂。
國家政策規定,無論普校特校,都要「零拒絕」。所以自閉症孩子入學已問題不大,難點在於留下來。
據我多年在普校和特校的工作經驗,阻礙自閉症孩子融入班級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交溝通障礙。
智力低下與怪異行為雖然有影響,但相對較小,唐氏綜合徵和發育遲緩孩子同樣有智力障礙,但能和同伴建立良好關係,配合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
反觀自閉症孩子,第一,他們我行我素,不太在意老師和同學的看法,既不利於個人學習,也可能影響課堂紀律;
第二,不懂得如何恰當表達,容易情緒崩潰或出現問題行為;
第三,缺乏社交互動的技巧,容易激化矛盾。如,明明是想和同學玩,卻拽人頭髮,將別人弄哭了。
建議家長送孩子入學前,先著重培養孩子聽從集體指令和恰當地表達需求的能力。
當然,學校對於特殊需要孩子的態度以及有沒有相應的支持政策也將影響孩子的入學。
Q2
孩子有自閉症,該不該向學校/老師坦白
鐵蛋兒在深圳上學時,還沒有確診,我們也無法向老師坦白,出現問題後,我們陷入了被動,最終被勸退。
回到四川老家,我們特地選擇了小縣城的私立學校,這裡學費高但學生少,且學生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整體環境會更包容。
同時,我們向老師坦白了鐵蛋兒的情況,並表示如有需要,我可以陪讀。我們也告訴老師,我們對孩子的成績不會有太高要求,不給老師壓力。
就這樣,鐵蛋兒坐進了教室。
我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學前,就把真實情況詳細告訴老師。
從幼兒園到小學,班級人數增加,老師對每個人的關心和照顧會相對減少,關注點也從孩子的行為習慣轉移到學習情況。
如果家長沒有提前說明情況,被老師發現了特殊之處,可能會簡單地當做紀律不好、習慣不好來處理。
建議家長跟老師說明情況時要包含:生活習慣,可能存在的刻板行為,喜歡的玩具,人際交往能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級實行電腦分班,提前告情況,可以避免學校把多個有障礙的孩子分在一起,減輕老師的壓力。
家長和學校或老師溝通時,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想著把孩子進了教室就萬事大吉。
一方面,班級學生很多,老師無法時刻關照某一個;另一方面,老師如果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特教知識,幫助自閉症孩子也會很困難。
我在普校做特教老師時,遇到自閉症學生上課經常晃動桌椅,逃避學習,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有融合支持的學校,老師還能獲得支持和幫助,對於沒有特教資源的學校里,家校配合就特別重要。
所以,兒子上學時,我第一時間就向老師坦白了孩子情況,羅列了孩子的特質,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此外,我還會邀請老師一起參加自閉症干預講座,送老師自閉症科普書籍,幫助老師了解自閉症孩子,學習自閉症干預知識。
Q3
如何拿下一舉拿下老師、同學和家長
對老師,我們要坦誠,並隨時保持溝通,協助老師解決孩子在校出現的所有情況。
班上的同學不投訴,一般家長就沒有什麼意見。
為了讓鐵蛋兒的同學接受他,我給班上的孩子買了很多零食。
此外,只要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我都會第一時間幫助解決,不管是不是鐵蛋兒的錯,我都會去道歉。
首先,家長一定放心地將真實情況告訴我們,大多數老師都能夠理解。不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會不知道怎麼處理,簡單地將行為歸為淘氣,孩子態度不好。
此外,我們還需要知道孩子出現干擾課堂等行為時,要採取哪些措施。靠老師自己摸索效率太低了。
比如我們班有個自閉症孩子奇奇,他性格很倔強,死活不肯做作業。家長說了,該打屁股打屁股,該打手心打手心,嚴厲對他才有效。
不過這個分寸,需要提前跟家長溝通。
在學校為自閉症孩子營造寬鬆的環境,核心要和班主任搞好關係,老師帶動同學,同學影響其他家長。
首先,家長得勤快一點,多幫助老師做一些班級事務。
比如,我們班要求每個孩子要把自己的名字貼在桌上,一個自閉症孩子家長就主動站出來說,她會把所有孩子的名字繡出來發給大家。
這樣一來,既和老師打好了關係,又帶著孩子跟班裡同學混了個臉熟。
其次,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或影響了別人,我們一定要勇於承擔,及時道歉。配合老師處理,取得其他家長的理解和諒解。
如果我們的孩子與同學起了衝突,家長仗著自己孩子特殊,不賠禮不道歉,普通家長這次或許會不計較,但下次會離得遠遠的。
Q4
如何「教」會老師和同學跟自閉症孩子打交道
這個方面鐵蛋兒的班主任做的比較多。
有一次,她發現鐵蛋兒被同學冤枉,就開了主題班會——責任與擔當。
會上,她告訴同學,一個班集體最重要的是團結友愛,鐵蛋兒是我們班的一員,大家應該幫助他,而不是欺負他。
「如果發現別班的人欺負他,你們還要幫忙打回去,打不贏找老師……」
這話雖然不太妥當,但卻治癒滿滿。
我會讓同學們知道自閉症孩子不一樣,但同時指出不一樣也沒關係。
開學後不久,我開了一次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主題班會。比如:小丁喜歡踢球,文文喜歡看書,藉此引出自閉症孩子浩浩喜歡在開開關關中找到樂趣……
我告訴孩子們,雖然喜好不一樣,但大家都是一樣的同學,所以希望浩浩在做自己的事情時候,大家不要嘲笑他。
小朋友們欣然接受,浩浩對新環境適應後,也沒有再時時刻刻去動各種開關。
想要大家接受和幫助自閉症孩子,除了老師和同學要行動起來,家長首先要注意培養孩子行為習慣。
曾經有個自閉症孩子上小學了,想要上廁所直接在校園裡脫了褲子就尿。其他同學看到了,就會反饋給家長、老師、校長,大家很容易對自閉症孩子產生不好的印象。
所以,準備上學之前,建議家長先評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行為規範,情緒調控能力,學業能力,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等。看孩子欠缺之處,然後再請康復師或融合教育老師出個針對性的個別化干預計劃。
Q5
如何平衡學業與校園社交
學業成績我們沒有要求,這一點也與老師溝通過。
社交方面,我會幫助鐵蛋兒維持一兩段友誼,在鐵蛋兒的成長中,有兩個特別好的同齡夥伴,一位是表哥,一位是小學同學。
表哥是親戚,會照顧和包容鐵蛋兒,一有機會,我就會讓他帶著鐵蛋兒玩。
這個小學同學,因為他的爸爸是殘疾人,因此特別明白和體諒鐵蛋,也願意跟他一起玩,我們也經常邀請這個孩子來家裡做客。
學業方面,對於這些特殊需要孩子,我們學校會制定專門的計劃,學期跟蹤表就是其中之一。
社交方面,我們班除了班長、中隊委員、小隊長等,還有一個特別的崗位——小助理。專門幫老師照顧自閉症孩子,比如用語言提醒他參加校園活動,保護他不受傷害等等。
這要根據孩子實際情況而定。教學大綱針對普通孩子統一設計,學業方面,如果孩子跟得上,自然最好,跟不上,家長也不必強求,保護孩子的情緒最為重要。
在鄭州,自閉症孩子的成績可不計入班級成績考核。
如果孩子跟不上,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針對孩子的能力水平,單獨設置教學目標。例如,孩子上了五年級,但數學能力還停留在三年級,老師可以給他布置一些三年級的作業。
為了保證孩子的課堂參與感,老師提問時,可以專門提問孩子能回復的簡單問題。
我們學校有資源老師會評估特殊需要孩子的能力,孩子能跟上的一些課程,如體育、音樂、美術,就在普通班級和大家一起上;學不懂的,如數學,我們就把孩子們挑出來,根據能力分組,單獨教學。
所以,對自閉症孩子來說,有支持很重要,我們希望有更多學校設置資源教室,培養資源老師,或者對普校老師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來幫助孩子設置個性化學習目標。
Q6
如何緩解自閉症孩子的就學壓力
幫孩子找到興趣。
鐵蛋兒從小就對鋼琴產生了興趣,看到《貓和老鼠》里貓在彈鋼琴,嚷嚷道,「我要學鋼琴,我要學鋼琴,我要學鋼琴……」
我們就為了他找了鋼琴老師,幾天後,鐵蛋兒就彈出一首完整的曲目,半年後就在學校登台演奏了《感恩的心》和《掌聲響起來》,收穫了掌聲和自信。
當難度開始增大,鐵蛋兒想撂挑子不幹,我們只能哄著、騙著、強制著,鐵蛋兒的琴越彈越好。
鐵蛋兒小學畢業後,我們回到深圳,靠著鋼琴的才藝和一點點幸運,鐵蛋兒進入了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習。
現在,鐵蛋已經可以獨立演出了,練琴也成了鐵蛋兒生活的一部分。
有了興趣並且取得一定成績,鐵蛋兒自信了許多,我們還利用他對鋼琴的興趣培養其他能力。
首先家長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如果有可能,給孩子定個學期目標、學年目標,並儘可能把這個意思完整傳遞給老師。
其次,老師不要把特殊孩子看得太特殊,尤其是跟其他孩子解釋時,儘量把特殊行為心態解釋得合理化,引導孩子們把自閉症孩子的行為「普通化」。
從我個人的經驗中,我覺得以下3方面很重要——
1 及時發現孩子問題並分析原因
很多自閉症孩子不善於表達,家長一定要每天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及時發現問題,比如他突然有小情緒或者睡眠明顯不好了,家長就要分析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後針對性地解決。
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始終和他在一起,他並不是一個人。
2 營造良好的氛圍
在班級里,家長除了規範孩子本身的行為外,也可以聯合班主任一起營造包容友愛的氛圍,比如告訴班裡的同學不要歧視自閉症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等。
3 讓孩子學會適當接受變化
很多自閉症孩子都比較刻板,容易給自己和周圍人帶來困擾。
我記得一個小故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但電影比較長沒放完就到了放學時間了,同學們都乖乖排隊回家,唯有一個自閉症孩子哭著鬧著一定要看完電影。
為了減少類似事件,我們要教會孩子服從規則,學會接受適當的變化,比如告訴他我們可以去電影院或在家繼續把電影看完。
-END-
采寫 | 梁雨 夏天
編輯 | 春桃 噹噹 主編 | 秦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