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七月十五下雨有預兆」,這一天下雨好嗎?看看農諺怎麼說

2021-08-22   小馬話三農

原標題:老人說「七月十五下雨有預兆」,這一天下雨好嗎?看看農諺怎麼說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中元節是道教名稱,在民間人們又將其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在佛教則將這一天叫做盂蘭盆節。中元節的誕生,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最初人們在這一天做祖靈崇拜和農事豐收時祭,古代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特別的重視,所以常常托於神靈的庇佑,雖然祭祀祖先在每個季節都有,但是人們對初秋祭祀祖先特別的重視,因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在祭祀祖先時,會將勞動的果實用做貢品,祈禱來年的收成。七月十五對於農民而言除了是祭祀的重要日子以外,這一天的天氣情況對未來的天氣變化以及來年的收成也有很重要的影響,老人常說「七月十五下雨有預兆」,那麼這一天下雨好不好呢?下面我們就從以下這4句農村諺語中來尋找答案吧!

一、七月十五雨淋淋,陰雨連綿十月半。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如果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陰雨天氣的話,那麼便意味著未來的降雨會很頻繁,會一直持續到農曆的十月十五才會結束。

農曆的七月十五,一般在處暑節氣前後,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夏季的真正結束,涼爽秋季的正式開始。我們常常用「秋高氣爽」來形容秋天的天氣,意思是秋天的降雨會逐漸變少,天氣將會以晴朗為主,但是並不是每年的秋季都是秋高氣爽的晴朗天氣,在個別年份里,秋季的降雨會像夏季一樣頻繁。在過去由於技術水平有限,人們並不能預測到未來的天氣走勢,但是天氣情況卻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有很重要的影響,人們發現,若是在七月十五出現降雨的話,一整個秋天的降雨會很頻繁。

對於農民而言,農民都特別害怕秋季陰雨綿綿,一是因為在進入到秋天后,農民種植的莊稼會進入到最後的生長階段,此時的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量減少,對熱量的需求量較大,所以持續的陰雨天氣會影響到農作物吸收熱量,此外如果田間濕度過大,還特別容易發生病蟲害,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二是秋季是收穫的季節,像我們華北種植的玉米,一般在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收穫,如果七月十五是陰雨天氣的話,那麼到玉米收穫期間出現降雨的機率會很大,玉米在收穫時最害怕遇到陰雨天氣,輕者會造成玉米減產,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玉米顆粒無收。所以不管是從農作物的生長還是收穫來看,七月十五下雨對農民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二、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田壟。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如果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雷雨天氣的話,未來出現大雨的機率會很大,雨水會多到連田間的田壟也會被雨水灌滿。

一般來說,只有在夏季才會出現雷雨天氣,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空氣局部產生強對流,大量的濕熱空氣劇烈上升,從而形成積雨雲。由於積雨雲只有在很強的對流下才會發生,所以雷雨天氣通常只有在夏季才會出現。按道理來說,農曆的七月十五已經進入到秋季,空氣對流減弱,出現雷雨天氣的機率降低,但是在七月十五很反常出現雷雨天氣的話,說明此時的天氣依然特別炎熱,這也說明影響我國的強熱帶高壓尚未離開,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強熱帶高壓的影響下,降雨天氣會很頻繁,並且很容易出現強降雨天氣,因此便有了「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田壟」的說法。

三、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秋季的澇旱由七月十五這一天的天氣來決定,如果七月十五是晴天,那麼整個秋季的降水會很少,容易出現旱災,相反如果七月十五是陰雨天氣,那麼整個秋季的降雨會很頻繁,出現澇災的機率會很大。秋天的收成如何由八月十五這一天的天氣來決定,如果八月十五是晴天,今年秋天的收成會很好,相反如果這一天是陰雨天氣,那麼今年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之所以會有「七月十五定旱澇」的說法,和上面這句「七月十五雨淋淋,陰雨連綿十月半」的原因一樣,在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下面我們來看「八月十五定收成」的意思。距離農曆八月十五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在過完了八月十五中秋節以後,距離秋收的日子是越來越近。八月十五是所有農作物進入到蠟熟期和完熟期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量最低,如果此時是連續的陰雨天氣,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正常的臘熟和完熟,如果此時農作物的生長受到影響,產量自然就會降低,相反如果此階段一直是晴好天氣,那麼農作物就能更好的臘熟和完熟,產量也就會升高,因此人們便總結出了「八月十五定收成」的說法。

四、大幹不過七月半,七月半晴還有八月干。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如果當年的三伏天降雨很少的話,那麼乾旱的天氣情況到農曆七月十五就會緩解,如果這一天仍然是晴天的話,那麼晴朗的天氣將會持續到八月十五,也就是說,伏旱不僅沒有解決,反而秋旱還會繼續。

三伏天不僅是全年最熱的階段,同時也是降雨最多的階段,不過在有些年份中,三伏天的降雨會很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伏旱,通常來說,伏旱會到農曆七月十五有所緩解,當七月十五是陰雨天氣的話,未來的降雨就會很頻繁,伏旱就會得到有效的緩解,不過當七月十五是晴天的話,說明副熱帶高壓在向南移動的時候,副熱帶高壓的北脊線又向北抬,從而出現晴朗少雨的天氣,氣溫不僅不會下降,反而還會有所升高,人們將這一現象叫做秋老虎,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一般會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有時甚至會長達兩個月,所以如果七月十五是晴天的話,那麼到了八月十五時天氣也會依然以晴天為主。

綜上所述,從這些俗語中我們可以知道,七月十五是未來天氣走勢的重要轉折點,這是因為七月十五正直夏秋之交,因此這一天的天氣如何,才會對未來天氣變化有所影響。在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七月十五的農村諺語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