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老人說今年「純金坐伏頭,連陰到立秋」,是什麼意思?

2021-07-10     小馬話三農

原標題:明日入伏,老人說今年「純金坐伏頭,連陰到立秋」,是什麼意思?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要入伏了。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空氣最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的伏有「伏藏」的意思,是提示人們在三伏天時天氣炎熱,我們要減少外出來避暑。三伏天雖然不屬於二十四節氣,但是卻像節氣一樣,對農業生產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民間關於三伏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純金坐伏頭,連陰到立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儘管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全年最熱的階段,但是由於三伏天的特殊推算方法,每年入伏的時間和三伏天的長短都不相同。三伏天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10天和20天兩種情況,中伏天的長短和夏至到立秋之間出現的庚日次數有關,如果有4個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便是20天。當中伏是10天時,三伏天就是「正常版」的三伏天,如果中伏時20天的話,因為整個三伏天有40天,所以被人們稱為「加長版」三伏天。在民間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按照這個方法推算,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是初伏和中伏的開始,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開始。

可能會有很多朋友對庚日這個詞語很陌生,其實庚日這個詞語來源於「干支紀日法」,干支紀日法是農曆的一部分,是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在過去人們用干支紀日法來記錄日序,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每60天為一周,循環記錄。庚在十天干中排第七位,有庚的日子就是庚日。

三伏天之所以會從庚日開始,是因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五行相生相剋,從秋到冬依次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自然循環。因為夏季對應的是火,而秋季對應的是金,火克金,金害怕火,所以金就不敢出來,就要藏起來,三伏的伏就是指藏起來的意思。十天干也和五行相聯繫,庚日對應的五行中的金,因此入伏就要從庚日開始。氣溫越高,需要潛伏的時間就越長,通常情況下,潛伏的時間一般在20-30天的時間,所以入伏就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末伏則是從立秋的第一個庚日開始。

在了解了三伏天的由來後,「純金入頭伏」這句俗語也就能很好理解了。在干支紀日法中,除了十天乾和五行相對應以外,十二地支也和五行相對應,俗語中的「純金入頭伏」指的是入伏當天的十二地支屬五行中的金。按照「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從夏至到入伏,一共會出現三個庚日,只有入伏當天十二地支是金時,才是「純金入頭伏」。在十二地支中,子亥對應的是五行中的水,寅卯對應的是木,午、巳對應的是火,辰、丑、戌、未對應的是土,申和酉對應的是金,也就是說,只有庚申日酉庚日才是「純金入頭伏」。

明天是初伏的第一天,是申庚日,因此老人才會說今年是純金入頭伏。這句「純金入頭伏,連陰到立秋」的意思是,如果當年入伏是純金的話,那麼在入伏後降雨天氣會特別多,一直到立秋以後降水才會有所減少。

入伏時三伏天的第一天,在過去由於農民幾乎是靠天吃飯,而三伏天又是農作物生長的最關鍵時期,所以三伏天的天氣如何,直接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以及產量。之所以在農諺中會說「純金入伏頭,連陰到立秋」的說法,是因為在五行相生中,金生水,金屬放置在空氣中不久,金屬表面就會有水滴形成,所以金對水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古人認為,入伏當天是金屬性的話,有利於降水的形成,而三伏天本來就是降雨比較多的時期,因此便有了這句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俗語。對於農民而言,三伏天降雨量充足的話,對農作物的生長會有好處,因此人們認為,今年莊稼的收成會很不錯,是一個豐收年。

在民間關於三伏天的俗語還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三伏天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初伏有雨,伏伏有雨」,意思是如果在初伏是陰雨天氣的話,那麼在整個三伏天中的降雨會很多,伏伏有雨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能很好的說明三伏天的降雨情況。還有「伏里有雨,囤里多米」,意思是如果三伏天的降雨天氣很多的話,那麼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時,家家戶戶的穀倉中都會裝滿糧食,是一個豐收年。還有「淋伏頭,曬伏尾」,意思是如果在入伏出現降雨的話,那麼降雨天氣一直持續到中伏尾,到了末伏時天氣才會放晴。

明天就是三伏天了,三伏天的到來,也意味著最炎熱季節的到來,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會進入到「上蒸下煮」的環境中。入伏後,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大量出汗會導致生中的鹽分大量流失,因此在入伏後我們要多喝水,以及新鮮的瓜果蔬菜來補充身體所需水分,除此以外,還要減少戶外活動,以免中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6724030_12041588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