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將至,老話「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一線指的是啥?

2021-06-16     小馬話三農

原標題:夏至將至,老話「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一線指的是啥?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還有5天我們就要迎來夏至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是夏季的第4個節氣,在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因此在夏至節氣這一天,北半球將是全年白天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在夏至節氣過後,太陽的直射點慢慢向南移動,白天的日照時間開始縮短,在民間關於夏至節氣後的白天光照時間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俗語中的一線指的是什麼呢?

夏至在古代又叫做「夏節」、「夏至節」,據記載,夏至是二十四節氣最早被確立的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古人在順應農時的同時,又通過對天體運行的觀察,通過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總結而來。在公元前七世紀,先人在用土圭測日影時發現,在6月21日前後,日影的影子最短。在《恪遵憲度抄本》中這樣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節氣的名字也就因此而來。

夏至節氣是我國最早的節日之一,在清代之前,在夏至節氣這一天全國會放假一天,人們會回到家中和親人團聚暢飲。在夏至節氣這一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夏至吃面的傳統,在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意思是在冬至時大家要吃餃子,而到了夏至時就要吃麵條。聽老人說,在夏至這一天之所以要吃面,一是因為夏至後天氣會越來越炎熱,很多人會因為天氣炎熱而變得沒有食慾,麵條在煮過之後再過一遍涼水,配上豐富的配菜,瞬間就會勾起人的味蕾。二是夏至節氣前後正是小麥的豐收季,在新糧收穫以後,因此夏至吃麵條還有「嘗新」的寓意。三是在過去古人會用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等習俗來迎接夏至節氣的到來,因此在這一天人們要吃麵條來祭奠神靈。

在知道了夏至節氣吃麵條的習俗後,我們再來看俗語「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意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夏至節氣這一天吃了夏至面後,白天的時間會慢慢縮短,夜晚的時間會逐漸增長。一天短一線是指白天光照的時間在縮短,那麼一線指的是多長時間呢?

聽農村的老人說,「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中的一線指的是農村婦女在做針線活時,用一根線的時間。上了歲數的朋友都知道,在過去人們穿的衣服和鞋子,並不像現在似的在商場裡直接買做好的成品,而是母親一針一線手工縫製而成。婦女在縫衣服和鞋子時,會根據自己的習慣來扯一根長度適中的線,線的長度一般在一米左右,人們發現,在夏至後,白天的時間在不斷減少,每天減少的時間和人們用一根線的時間相差無幾,用一根線的時間差不多在2-3分鐘之間,所以夏至後,每天白天的時間一般為縮減2-3分鐘左右。

在一些地方還有「吃了夏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看到這了可能會有很多朋友會問,上面剛說夏至後白天的時間會縮短,怎麼現在又有「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其實這句俗語也是反應夏至後的白天日照時間,不過這裡的一線並不是指白天的時間在減少,而是指日晷的影子在夏至後會增加的意思。

前面說到,夏至是二十四節氣最早確立的節氣,是古人根據日晷的影子最短的時候來確定的夏至節氣。因為在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因此位於北半球的我國在夏至節氣這一天白天的日照時間是最短的時候,也正是如此,物品的影子在這一天也是最短的時候。在夏至節氣過後,隨著太陽的直射點不斷向南移動,白天日照的時間慢慢增加,日晷的影子也在逐漸變長。俗語中的「一天長一線」在這裡並不是指固定的距離,畢竟各個地區的日晷長度大小不同,影子的長度也不相同,因此一線在這裡是泛指,指日影的長度每天都在加長,但是加長的幅度卻很小,就像線一樣細。

雖然在夏至節氣這一天,白天的光照時間最長,隨後白天光照的會慢慢縮短,但是夏至節氣並不是全年最熱的時候,這是因為夏至後,由於陽光毒烈,降雨天氣增多,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要遠遠超過散發的熱量,因此在夏至後,氣溫還會逐漸上升,一直到三伏天時到達最高值。等到三伏天結束後,隨著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小於散發的熱量,氣溫會逐漸降低。

我國是飲食大國,在民間關於飲食的講究有很多,除了夏至要吃麵條以外,在三伏天時也有吃麵條的講究,在民間有「初伏的餃子,中伏的面,三伏的烙餅卷雞蛋」,中伏是整個三伏天最熱的階段,在中伏時之所以要吃麵條,是因為中伏天氣炎熱,人體散發的熱量較大,人們要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吃其他食物會讓人越吃越熱,而過涼水的麵條會給人們在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涼爽,因此在中伏時也要吃麵條。

夏至節氣馬上就要到了,這幾天氣溫也一天比一天高,很多地區還出現了黃色高溫預警,因此大家在飲食和出行時要多加註意,以免中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2384638_12041588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