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慈禧傾心名伶楊月樓:替他整理脖領,翌日被賜毒酒

2023-08-03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46歲慈禧傾心名伶楊月樓:替他整理脖領,翌日被賜毒酒

1881年,46歲慈禧召梨園名角譚鑫培、楊月樓等唱戲,戲演完了,慈禧叫旁人退下,唯獨留下一個楊月樓。

她瞧見楊月樓跪在地上驚慌的模樣,突然笑了:「離我近點,你脖領有些亂……」

慈禧的這位秘密情人楊月樓,是當時京城中有名的京劇武生。

他五官英俊,體魄魁梧,舞台上扮相漂亮英武,文戲武戲俱佳。

同治年間,楊月樓赴上海演出,當地兩個戲園子丹桂園和金桂園爭著聘他,甚至不惜對簿公堂。他演出時,觀眾們蜂擁而至,戲園裡滿坑滿谷,博得了滬上眾多女子的愛慕。

文學家袁枚的孫子袁翔甫曾在《申報》撰寫《竹枝詞》曰:「金桂何如丹桂優,佳人個個懶勾留;一般京調非偏愛,只為貪看楊月樓。」

然而,風流人物楊月樓卻因慈禧的寵愛,招來殺身之禍。

此事還要從慈禧看戲說起。

據說,慈禧最喜歡看那些卿卿我我、兒女情長的戲碼,這天,她又擺駕暢音閣聽戲。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太監為她端來一小碗冰酪。當楊月樓登台亮相時,慈禧正將一匙冰酪送入口中。

她抬眼一瞧,只見那台上的男兒,眉眼間英俊瀟洒,「雖豐軀幹,而面瑩潔,每著胭脂,帶雨桃花,無斯艷麗」。

唇齒間冰酪陣陣沁涼,慈禧卻感覺心底一股莫名燥熱。

戲演完了,慈禧給台上台下的人都分賞了小銀元寶,轉頭卻在當差的小太監耳邊低語了幾句。

小太監傳旨:「楊月樓留下,其餘人等出宮。」

楊月樓一聽,心裡一驚,恐怕是剛才戲演得不好,惹得太后惱怒。他見眼前地上有一跪墊兒,連忙邁前一步,雙手一抻長衫,跪在墊上靜靜等候。

慈禧見狀,慢條斯理叫他起來回話。楊月樓只得站起身來,垂首侍立一旁。

這時,慈禧又向旁邊揮揮手,一眾宮女和太監全部退了下去。

見周圍沒了旁人,楊月樓心裡越發害怕,「撲通」一聲又跪倒在地,不敢抬頭,卻聽見慈禧咯咯笑了起來:「你離我近點。」

太后旨意,楊月樓不敢不遵,只得斗膽向前挪了幾步。

不料,慈禧卻說:「再跪近些,這幾天我耳背。」楊月樓又向前挪了幾步,距離慈禧約有三四尺遠。

此時,他大氣不敢出,只能低著頭,眼睛盯著地面一處。

過了一會兒,只見一襲華服搖曳著走到他身邊,慈禧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你脖領有些亂了……」

楊月樓只覺得一雙羊脂般滑膩小手正在自己的脖頸處摸索,他嚇得一動也不敢動。不多時,就覺一個沉甸甸的東西從脖領處滑進了衣服里,楊月樓仍然不敢動彈。

這時,慈禧發話:「退下吧!」楊月樓連忙起身跪安,退出大殿。

來到大殿外,楊月樓急忙用手掏出衣服里的東西,竟是黃綢緞包裹著一根刻有花草的細長金條。

他滿心疑惑,絲毫沒察覺竹簾外一個人影一閃而過,那是慈安太后的一名心腹太監,專門盯梢。

這太監見慈禧單獨留下楊月樓,就悄悄繞到竹簾外偷看,將二人的一舉一動看了個究竟,隨後便將此事稟報了慈安。

第二天一早,楊月樓家,一名不速之客到訪。

來人正是慈安身邊的老太監,他冷著臉邁進楊家大門,楊月樓連忙跪在地上接旨。老太監攤開黃紙念道:「慈安太后聖旨,賜楊月樓御酒一杯,欽此。」說完就將一杯酒遞給了楊月樓。

楊家人料到凶多吉少,老的少的頓時哭成一團。

楊月樓此時反倒冷靜,他自知是昨日進宮給慈禧唱戲出了事,遂叮囑幾個孩子以後學什麼都成,就是再也不要學戲了,還告訴孩子們要好好替他孝敬老人。

說罷,他又給父母跪下磕了三個頭,這才將手裡那杯毒酒一飲而盡。沒多時,一代當紅武生楊月樓便眼含熱淚,七竅流血而死。

這事很快傳到慈禧那兒,慈禧火冒三丈,可一切都已晚矣,從此便在心裡恨上了慈安。

這則故事被記載在《北京典故大觀》這本書里,屬於清朝野史。

其實,關於慈禧和楊月樓的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叫做「「慈禧塌上之楊月樓」。

光緒帝幼年繼位,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但慈安對權力並無貪念,一切只慈禧說了算,於是慈禧在宮中日益跋扈。

當時,梨園名伶楊月樓被慈禧召進宮演戲,卻被慈禧一眼看中。之後,慈禧便經常召他進宮,甚至留他在宮中過夜。

一次,慈安來到慈禧宮中,慈禧剛巧不在,無意中撞見楊月樓睡在慈禧床上。慈安大驚而退,不叫慈禧的宮人聲張。

慈禧回宮後知道醜事敗露,嚇得心驚膽戰,馬上賜一碗杏酪給楊月樓,逼他吃下再出宮。楊月樓回家後不久便暴斃。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激起了慈禧對慈安的恐懼和殺心。

這則故事被記載在《清宮瑣聞》一書,摘自葛帔道人的《雲海樓隨筆》。

如果說,與虎謀皮終要付出代價,那麼,睡在慈禧塌上的那個楊月樓屬實死不足惜。

只是可憐了那個伏在慈禧腳邊戰戰兢兢的楊月樓,卻是被無辜卷進了內廷爭鬥的漩渦,草草丟了性命。

*本文史料參考出版書籍《北京典故大觀》、《清宮瑣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文推薦

大年初一慈禧進膳,鞭炮不能停,鞭子滿地抽,四金剛五百羅漢伺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85cfe5d4b03d1bd9fbd5bb9bf0eb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