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那是二戰後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整個兩伊戰爭打了8年時間,參戰的雙方那是筋疲力盡了,損失慘重了。
但是即便如此,當時的伊朗其實並不想停戰,霍梅尼還要繼續打下去,他要徹底幹掉伊拉克。但是最終還是在1988年,被迫發表聲明接受聯合國的停戰協議,正式宣布結束戰爭。
但是霍梅尼事後卻一直在說,這其實是一杯毒藥,還必須喝下去,從這也可以看到,霍梅尼並不想停戰。那麼既然如此,霍梅尼為何1988年,霍梅尼突然接受停戰呢?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有三個原因,迫不得已而為之了。
兩伊戰爭,整個大部分時間,伊朗那都是處在最不利的境地。首先,剛剛歷經革命,內部混亂,而且歷經大清洗,整個國家急劇的動盪,所以開戰條件就不如伊拉克。
其次,伊朗當時被孤立,不但整個阿拉伯世界孤立,而且世界範圍內也都孤立伊朗,因此,整個環境也不好。
第三,當時西方支持伊拉克,這對伊朗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西方那是有錢有武器,支持誰誰就有優勢。而伊朗伊斯蘭革命後。
在人質事件影響下,跟西方那是基本上決裂了,成為死敵,所以這對伊朗那也是不好。所以整個8年戰爭,伊朗都很被動,死亡損失都很大。
但是霍梅尼絲毫不在意這點,他反而認為犧牲和貧窮都是偉大的,而實踐傳播伊斯蘭革命,將伊拉克拉到政教合一更加偉大。
所以一直在苦苦支撐兩伊戰爭,使得本該幾個月內就能結束的戰爭,足足打了8年時間。因此,霍梅尼的想法,那就是跟伊拉克干到底,干到伊拉克滅亡為止。
但是,到1988年8月20號,霍梅尼態度180度轉彎,突然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三個原因。
第一,化學武器。
薩達姆其實打到1982年,就基本打不動了,要和談停戰,但是霍梅尼不願意,才又打了6年。但是到1988年,薩達姆撐不住了,於是想盡一切辦法,要霍梅尼接受停戰,所以開始最大密度的使用化學武器。
在1988年,薩達姆為了逼迫伊朗停戰,開始在伊朗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使用次數非常密集,多達幾十次,造成伊朗傷亡慘重,慘不忍睹。
而且伊拉克還威脅,如果不停戰,繼續大規模的使用。而伊朗根本不知道薩達姆還有多少化學武器,這對伊朗來說那是亡國之危了。
第二,美國參戰。
在兩伊戰爭中,美國一直都是幕后角色,一直在暗中支持伊拉克打伊朗,給伊拉克錢財,給武器,甚至給化學武器的材料,這對伊朗來說並不可怕。
但是到1988年,美國不但向伊朗發射了飛彈,還打下了伊朗的一架客機,造成290多人死亡。對於伊朗來說,美國參戰或者要乾死伊朗的步伐在加快,一旦美國和伊拉克合併作戰,伊朗亡國不遠了。
第三,內部的極大壓力。
在當時伊朗面臨的內外交困和民不聊生下,伊朗教士階層的有識之士,還是看到了危險。
所以當時霍梅尼的左膀右臂,以拉夫桑賈尼和哈梅內伊為首的教士階層,向霍梅尼寫信,要求停戰。這對霍梅尼來說,那是壓死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如果整個教士階層反對自己,那麼戰爭就沒有意義了,自己位子都保不住,還打什麼。所以在化學武器,在美國,在教士階層的三大壓力下,霍梅尼不得不重新考慮停戰的事。
所以在1988年8月被迫宣布停戰,結束兩伊戰爭,但是對他來說,這是喝了一杯毒藥。可想而知,如果不是當時壓力實在給的太大,霍梅尼不可能同意停戰的。
歡迎關注【揭秘歷史的頭條】,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兩伊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