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的痛經 原來是因為這個病!

2022-06-23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忍無可忍的痛經 原來是因為這個病!

許多女性都遭受過或正在遭受著痛經的折磨,其中大多數人認為痛經是正常現象,喝點紅糖水、熱水袋捂一捂就好了,無須在意。果真都是這樣嗎?近期,經期痛得直不起腰來的方女士來到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婦科門診,對周素芳主任說:「周主任,我每個月的例假幾天都快痛死了,而且還越來越痛,吃什麼藥都沒有效果,折磨得我痛不欲生!」周素芳主任仔細詢問病史並做了相應檢查後,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需手術治療。目前,方女士已通過微創手術治療順利出院,術後複查,月經來潮已無明顯痛經。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周素芳主任介紹,它是指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異位生長的子宮內膜形成一個病灶,出現痛經、不孕等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的分布無規律性,可以生長在卵巢、腹膜、輸尿管、腸管、子宮體等,也會出現在腎臟、肺、胸膜,甚至手臂、大腿等處。育齡期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患病率高達10%-15%,其中40%-50%的患者合併不孕。但這種常見的、高發的婦科疾病卻很少被重視,甚至有人從未聽說過。

那麼,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哪些臨床表現呢?一,痛經。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典型的症狀,呈繼發性伴進行性加重,常於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經期第1天最劇,以後逐漸減輕,至月經乾淨時消失;二,月經異常。可以表現為月經過多或者周期紊亂。造成月經異常多數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卵巢功能有關;三,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不孕率高達40%~50%;四,疼痛。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出現有周期性尿頻、尿痛、血尿。子宮直腸陷凹、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引起性交痛,經期排便次數增加、疼痛,甚至有周期性少量便血;腹壁瘢痕及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則出現周期性局部腫塊及疼痛;異位內膜侵犯和壓迫輸尿管時,可出現一側腰痛和血尿,但極罕見。

周素芳主任介紹,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方案,因病情的輕重,患者的年齡和生育情況而有所不同。如病情較重,或表現為重的痛經,或盆腔檢查發現有肯定的內膜異位結節,就必須採取藥物或手術治療。

周主任提醒,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需注意預防。一,適齡婚育:對晚育婦女,尤其是伴有痛經者,應儘早生育;二,藥物避孕:已有子女或暫無生育計劃的女性,若有痛經,可選擇口服避孕藥,即可避孕,又可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三,防止經血逆流:月經期間,禁止一切激烈的體育運動及重體力勞動;經期避免性生活;儘早治療宮頸黏連等並發經血瀦留的疾病。(趙愛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672b24e7a39e560503027145b9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