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界中「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020-09-18     塞上曲

原標題:歷史學界中「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我國近代史學家孟森在其《明史講義》中,開篇就有「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這句論斷。從字面意思上看,孟森的意思是,從夏商周之後,歷代王朝之中,只有劉邦建立的西漢和朱元璋建立明朝最為正義,是完全靠劉邦和朱元璋個人本事開創的。那麼,孟森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是想表達什麼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其實,孟森在「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這句話之後,還說:「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說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意思是劉邦和朱元璋出身都十分低微,在當時那個講究出身的社會,劉邦以匹夫之身,鋤暴秦,繼而擁有天下;朱元璋以匹夫之身,剪暴元,繼而開創帝業。劉邦和朱元璋這種立國的方式在歷史當中是一個特例。

縱觀我國古代王朝的更迭,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是前朝勛貴的身份,在有立身資本或獨攬大權之後開創帝業的,比如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原先是周朝的諸侯國,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等人之所以能夠肇造天下,完全得以於其在前朝的身份。從這一點來看,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那簡直是異於眾人,當在歷史中留下顯赫的一筆。

「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說的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起事的本意和初衷,意思是劉邦和朱元璋都起事於義軍,當時分別正值秦朝末年和元朝末期的黑暗統治時期,社會凋敝、民不聊生。劉邦和朱元璋起事最初之目的完全是為了剪除暴秦和暴元,匡扶正義。可是說,明太祖朱元璋和漢高祖劉邦在立國的過程中打出的旗號都是非常正義的

縱觀我國古代歷史,很多時候王朝的興替,並不具有正義性。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建立司馬氏建立的晉朝,被後世之人一度稱之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的王朝。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隋文帝楊堅建立的隋朝,宋太祖趙匡胤建立的宋朝,這些都是為一姓之尊貴而行天下之大不韙之事。俗話說:「英雄起於阡陌,壯士拔於行伍」。孟森之所以這麼推崇劉邦和朱元璋,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YJn3QBLq-Ct6CZqJ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