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埃及旅遊部開設虛擬旅行,畫面太美,還有貴族皇后為你講故事
當地時間4月3日,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宣布,每晚7點會通過其社交媒體網絡組織一系列考古遺蹟的虛擬遊覽,主題名為「Experience Egypt」(體驗埃及),讓宅家抗疫的民眾如臨其境般領略古埃及文明的細膩和生動。
「體驗埃及」系列虛擬遊覽宣傳視頻截圖
首日亮相的是位於尼羅河西部盧克索城的底比斯貴族墓群中的Menna陵。墓室主人是新王國時期第十八朝的高階書記官Menna,點擊進入虛擬游畫面就能看到一幅精美的壁畫,上面描繪了他和家人日常起居、乘坐紙莎草筏在尼羅河狩獵等生活畫面,點擊圓形標示,還能看到具體的文字介紹。
Menna墓室虛擬導覽細節
為了增加趣味性,第二天上線的導覽中,社交媒體編輯以 梅里桑克三世皇后的語氣,「說」了一段歡迎辭,誠邀觀眾一睹她的人生風采。她是胡夫國王的孫女,赫特菲勒斯二世皇后,她被埋葬在吉薩大金字塔附近的岩石墓中,是被認為的古埃及墓葬中最精緻的墓葬之一。
3d導覽中出現的虛擬版梅里桑克三世皇后
在3d導覽中,官方還設置了一個虛擬版梅里桑克三世皇后,同時外接了一段動畫講解,可以聽聽「她」對自己生平的描述。
虛擬版梅里桑克三世皇后動畫講解 截圖
這段由哈佛大學吉薩研究項目組特別製作的6分鐘左右的視頻相當精彩,還原了墓穴、壁畫的各個細節,史料詳實,畫面精美。
虛擬游的內容每晚都翻花樣,但無一例外都是世界文明和藝術的瑰寶。像位於埃及蘇哈格附近的 紅色修道院,它不僅是埃及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基督教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得名於其建築材料的顏色,外牆是用紅磚組成的,這些牆壁用了青銅鑄模覆蓋,所以底部要比頂部厚很多。十五世紀的阿拉伯歷史學家Al-Maqrizi為這座修道院命名,傳說法國外交官、羅浮宮首任館長多米尼克·丹農曾在拿破崙征戰期間來此參觀。如今,紅色修道院對藝術和建築歷史學家而言非常重要,包括整個地中海地區,它是唯一一個集希臘、羅馬和古典時代遺特色的建築、雕塑和油漆的遺存的珍貴文物。
紅色修道院3d導覽慢鏡頭視頻截圖
除了旋轉、縮放等導覽功能,3d版還有一個播放按鈕,慢鏡頭掃描一個個空間,可以暢遊整個修道院,看到精巧的建築和裝飾,還有莊嚴神聖的祭壇以及無數聖物。
「體驗埃及」每個景點的虛擬導覽開頭都很炫目,從建築立體模型360度展示過渡到入口,一下子就能激發觀眾走進去看看的衝動。比如最近一次上線的 巴爾庫克的陵墓建築群(Mosque-Madrassa of Sultan Barquq)。
炫目的開頭動畫
建築群始建於1386年,包括了一座清真寺、教經學院、帶有敞廳的庭院和陵墓,是埃及具有眾多精美建築和裝飾元素的建築奇蹟。儘管一般在開羅老城區的旅遊路線都會經過這裡,但通過科技手段,人們得以看到實地遊覽時看不到的精細的內部裝飾。
巴爾庫克的陵墓建築群建築內景和裝飾細節截圖
截至發稿,埃及累計確診1322例新冠確診病例,累計死亡病例85例。埃及中央銀行於上月底發布聲明,旅遊業是埃及外匯的主要來源,占本國GDP的比重超過10%。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埃及旅遊業和航空海運行業已遭受巨大損失,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航班暫停後,埃及旅遊業每月的損失將達10億美元。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及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pNbWHEBrZ4kL1ViKq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