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為」尊「黑為「貴」《清平樂》里話宋瓷

2020-04-23     鳳凰藝術

原標題:在熱播劇《清平樂》中欣賞宋瓷的素雅

目前熱播的劇集《清平樂》,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逐漸把控朝政到殫精竭慮愛民治國的故事。通過這部劇不僅可以簡單了解一下這段宋史,同時也可以根據布景及道具了解宋代的宮廷器物,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宋代生活美學,今天我們簡單說說宋代瓷器的素雅。

熱播劇集《清平樂》

以青為」尊「,以黑為「貴」

這部劇集AB君只追到第8集,劇中出現的瓷器較多的都是青瓷,也有一兩次黑瓷的露出。按用途分多為文房、茶器和食用器,雖然劇情出現有祭祖的儀式,但未拍攝祭祀具體環節,所以也未曾看到禮器。青瓷作為最早的瓷器品類在兩宋進入盛極時期,宋人更以「『汝窯為魁』,其中青瓷最為精緻」。由此可以看出青瓷在宋代是很高的地位, 所以劇中使用大量的青瓷是合理的。

《清平樂》劇集截圖

這張劇集截圖中文房瓷器有三足樽承盤、印盒、渣斗、香薰爐和燭台。三足樽承盤應與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劇中只有三足樽承盤卻沒有三足樽,也許是個疏忽。

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故宮博物院藏

點茶、薰香、插花、掛畫是宋代文人四雅事。香道在宋代也發展到鼎盛,融入了日常生活,無論官民各個階層都在用香,且官方也燒制了不少的瓷香爐,發明了許多與香道精神一致的香印。作為大宋的「官家」,批閱札子,作詩寫對自然不能少了這薰香。宋代的香爐大致可分為封閉式和開敞式,劇中的屬於前者(因為有蓋),我們現在一般稱封閉式的為熏爐,而稱開敞式為香爐。

北宋至金 鈞窯天青釉三足爐

成交價:HKD 60,000

拍賣時間:2019年11月29日

香港蘇富比

在該劇中,喝茶的鏡頭中出現瓷器也頗多。宋人愛茶,且全民愛茶,所以從宮中到酒肆,都會有茶器的出現。宋代人不僅愛喝茶,更愛鬥茶,所以茶盞托成為必不可少的器物(關於盞托與鬥茶的關係,請翻閱之前文章) 。鬥茶的激烈,也刺激著黑瓷的迅猛發展,各窯口都在燒制黑瓷。在第一集中少年趙禎與少年韓琦初次見面,一起在蜜餞果子店討論誰是欺負人的源頭時飲茶品餞使用的黑瓷屬於民用範圍,可見當時黑瓷的廣泛普及程度。

《清平樂》劇集截圖

北宋 耀州窯黑釉托盞一套

成交價: HKD 1,121,000

拍賣時間:2017年10月2日中國嘉德香港

《清平樂》劇照

南宋 建窯兔毫「天目」盞 配十五/十六世紀 琉球黑漆嵌螺鈿盞托

成交價:GBP 1,085,000 (約960萬人民幣)

拍賣時間:2018年5月16日

倫敦蘇富比

宋代黑瓷中兔毫為「貴」,這個貴不僅是物以稀為貴,也是使用者身份尊貴的象徵。宋《方輿勝覽》記載有「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可見當時,毫色有異的黑盞價格不僅高,還很難能得到。黑盞的盞托一般是漆木的,也有和青瓷一樣有盞與托配套的,從劇中無法判定出茶器是哪些窯口燒制的,但無論是湖田窯、鈞窯、龍泉窯、磁州窯、汝窯等窯口目前都有盞與托一套的流傳。

《清平樂》劇集截圖

北宋 青白釉托杯一套

成交價: HKD 41,300

拍賣時間:2018年4月2號

中國嘉德香港

《清平樂》劇集截圖

北宋 鈞窯天藍釉托盞一套

成交價: HKD 472,000

拍賣時間:2017年10月2日

中國嘉德香港

宋代瓷器為何那麼「素」?

《清平樂》劇中出現的一些食用器則更為豐富,碗、盤、碟、執壺與溫碗等均有出現。不過仔細觀察,即使出現頗為豐富,依然「素」的可以。

《清平樂》劇照

美學觀的形成與思維水平的提高是密切相關的,宋代產生的審美特點和之前各朝代有很大區別,這和宋代提倡理學有密切關係,宋代文人提倡溫厚、篤實、含蓄,反對輕視詭譎 、奇峻和張揚。這對文化藝術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理學思想在這個時期對陶瓷器物的形制、風格產生了綜合而又深層的影響,即在造型上傾向瘦長、規整 、典雅、平易、樸質 、嚴謹,紋飾、色釉上崇尚含蓄、清淡 、典雅 、溫潤。

宋 青白釉花卉紋碗二件

成交價 :HKD50,000

拍賣時間:2019年11月29日

香港蘇富比

宋 青白釉刻纏枝花卉紋花口碗一對

成交價:US 12,500 (約8.9萬人民幣)

拍賣時間:2017年3月5日

紐約蘇富比 我們仔細觀察劇中出現的瓷器各種造型比例,你會有從視覺上感覺恰到好處,增一分,減一分都不可取。另外各造型的曲線更接近自然狀態,對稱且均衡。現在可見流傳的宋瓷,即使是以刻花著稱的耀州窯青瓷,刻花方面雖看似只用簡單的線條組成,大體能感知細節的存在。一旦仔細觀察,就會更多去探索圖形的結構部分,逐漸「多樣性統一」的概念就瞭然於心。

宋 青白釉帶蓋執壺及龍泉青釉蓮瓣紋碗成交價

成交價 :HKD100,000

拍賣日期:2019年5月31日

香港蘇富比

北宋 湖田窯花口注碗

成交價: HKD 224,200

拍賣日期:2017年10月2日

中國嘉德香港

宋代瓷器的素雅也和當時整個社會的科學技術和統治者的審美情趣有關,每一種器物的造型及裝飾從誕生到成熟,都會經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摸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器物造型及裝飾不斷發生變化,由模糊清晰,最後由單純的實用性到實用性與審美性相契合。無論是青瓷還是黑瓷,都經過唐、五代的不停專研到宋代才能昌盛。而後來的青花瓷,在唐宋時期已有雛形,但因技術有限,也均未受統治者喜愛,到了元代才開始逐漸興盛。最近幾年大熱的琺琅彩瓷,也是由於清康熙帝的執著沉迷,經過多年努力才創燒成功。

宋仁宗時期會有劇中這些瓷器嗎?

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宋代極少勤勉節約的皇帝。如劇中展露頗像天青色汝窯的整套餐具、茶具及文房用品,AB君認為可能不會大批出現。兔毫盞的出現卻比較合理,為什麼呢?

《清平樂》劇照

首先,宋仁宗時期是處於宋代汝窯發展的中期(也是北宋中期),汝窯還未有天青色這種釉色。「青為貴,粉青為上,天藍彌足珍貴」是民間鑑別汝窯釉色的一種說法。汝窯的天青色據說是宋徽宗做夢,夢到了雨過天晴,天空呈現出的顏色,他在醒後便要求窯工按照雨過天晴的顏色燒造瓷器。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與宋仁宗之間相隔3位皇帝,37年的時間。

北宋至金 鈞窯月白釉蓮苞式水盂

成交價:HKD 68,750

拍賣日期:2019年11月29日

香港蘇富比

其次,汝窯的燒造是非常昂貴的,汝瓷胎質細膩,工藝講究,並以名貴的瑪瑙入釉。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作為勤儉的宋仁宗趙禎未必會去大批燒制昂貴的汝窯(僅為AB君自己臆想)。 蔡襄在其1050年問世的著作《茶錄》中記載:「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宋仁宗1063年離世,從時間上可以佐證劇中出現的兔毫盞倒是比較合理,而青瓷可能是其他窯口燒制的。

宋 定窯刻蓮紋碗

成交價:HKD 112,000

拍賣日期:2019年11月29日

香港蘇富比

由於遼金對北宋的侵略,導致北宋官窯到現在還是個爭議話題,具體北宋宮廷的使用器到底是哪些僅憑後期少量文獻記載也無法具體考證。不可否認的是《清平樂》劇中還原宋代宮廷的生活用器,對於想要了解宋代文化藝術的讀者有非常好的引導作用。宋代是一個文化藝術登峰造極的時代,從熱播劇集中去了解這段歷史及當時的文化藝術都是娛樂之餘獲取知識的好方式。各位讀者是否喜歡宋瓷的素雅,來投個票吧!

左: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現藏於台北故宮

右: 清乾隆 粉彩䕫龍番蓮紋如意足海棠式折沿花盆連托一對

(圖片來源藝術商業,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U59pHEBfwtFQPkdCH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