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14日 · 潯陽魚席和鄱湖魚宴

2022-10-14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14日 · 潯陽魚席和鄱湖魚宴

2003年10月14日,九江賓館推出鄱湖魚宴。

地點:

南昌

類別:

餐飲

「潯陽魚宴」獲獎證書 圖源:《九江美食》

2003 年 10 月 14 日,九江賓館的廚師們創製出了一席《鄱湖魚宴》。製作者是該賓館餐飲部的劉正和、熊金平、伍鴻斌、單燦華、王全穩等烹調名師。該宴在 2003 年 10 月於南昌市舉行的 「第十三屆中國廚師節〞上獲得金獎。

資料來源:《九江美食》

上一回在《九江十大特色小吃》中聊了小吃,今天講講九江的特色宴席。

宴席者,指因習俗或社交禮儀需要而舉行的宴飲聚會,是社交與飲食結合的一種形式。宴席有高中低檔,低者典型的是農村的婚宴,以當地土菜為主,經濟實惠第一;中檔是隆重些的私人宴請和商務招待,更注重風味特色,一般應包括地方名菜;高檔就不必說了,講究的是場面與食材的昂貴。考察一個地方的飲食特色,低檔宴席最合適;評判一座城市的餐飲水平的代表菜式,中檔足矣。九江本地沒有什麼特別的山珍海味,野生動物現在又不讓吃,走高檔路線也只能做些蘿蔔上雕花之類的功夫活。

圖源:《九江美食》

近幾十年來,公認的聚本地風味特色為一體的代表性宴席,是由九江一批頂級廚師創作的潯陽魚席,也叫鄱湖魚宴。魚席者,魚之宴席,魚宴者,魚之宴席,潯陽和鄱湖也沒什麼差別,不會有人關心盤子裡這條馬上就要被肢解的魚是鄱陽湖還是賽城湖的。全魚宴席上的冷碟、熱炒、大菜、羹湯以及點心餡料都以魚、蝦、蟹為主料烹制而成。注意,不是一魚幾吃。

九江地處江河湖泊之濱,魚類品種繁多,資源相當豐饒,水產亦成為千百年來當地人民的重要食物來源。近代的九江商業貿易發達,商賈雲集,也帶來了各地的飲食風俗與烹飪技藝,結合本地的漁業優勢,使九江以魚為餚的特色足以在江西獨樹一幟。

為了宣傳推廣本地的飲食特色,1984 年 1 月,九江舉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九江地方傳統名菜表演大會」。以著名老廚師廖濟彪、曹俊新為首的「潯廬餐廳」、「東風餐廳」的廚師們集體製作的「潯陽魚席」首次亮相,轟動一時。廖濟彪師傅的故事,之前在《九江名廚廖濟彪與廬山會議招待工作》中作過介紹。

圖源:《九江美食》

「潯陽魚席」的主料均採用本地水產,據稱其用料考究、烹飪精細、造型別致、搭配和諧。筆者未能找到 1984 年的「潯陽魚席」菜單,據某些文章聲稱(其實都是互相抄的),1987 年 7 月出版的《簡明中國烹飪詞典》記載有該宴席的菜單,包括:

四冷碟:萬年青、酥鯽魚、魚鬆堆、鹽水蝦

四熱炒:煎魚餅、花棍魚、捲筒魚、芙蓉魚

六大菜:金錢魚肚、繡球桂魚、網油桂魚、冰糖魚脆、明月桂魚、紅酥鯽魚

顯而易見,這不可能是宴席菜單,沒有湯羹和點心,六個大菜中有三個桂魚,金錢魚肚大多也用桂魚為主料,沒有鱔魚、蝦蟹一類,不符合基本的宴席配菜原則。這份菜單更像是獲獎菜品前幾名的羅列。筆者懷疑,1984 年的潯陽魚宴就是這麼搗鼓出來的,各位名廚做自己的拿手菜,都是魚就行,堆在一起就搞出個魚宴的噱頭。

翠竹粉蒸魚 圖源:美食吧

在《九江美食》一書中還介紹了一套潯陽魚席(鄱陽宴)的菜單,湯羹、點心、水果齊全,菜名也頗有創意,比如浪里白條、阮氏三雄、水滸辣魚、江州甲魚等等,讓人不明就裡。這魚宴或許是擺在潯陽樓上,客人吃飽喝足後,還能在牆上寫點什麼。

九江的烹飪大師們後來又創造了「潯陽魚席」系列宴席,包括以能仁寺為主題的山水風光席,以及喜慶宴、福壽宴,還有以四季食材搭配的春夏秋冬四季席。菜品甚多,筆者就不一一羅列了。看那長長的菜單,其中有些食材不像是本地的,比如鮑魚會不會產在鄱陽湖裡,筆者也吃不准。山水風光席是其中最有文化特色的、最講究的宴席,能將能仁寺與全葷的魚宴聯繫到一起,的確要有相當的想像力。

鄱湖魚宴(可能) 圖源:《游遍江西——九江》

2003 年 10 月,九江賓館餐飲部的劉正和、熊金平、伍鴻斌、單燦華、王全穩等烹調名師,參加了在南昌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廚師節」,他們帶去了一席「鄱湖魚宴」,菜單如下:

彩拼(主題食品雕刻):鄱湖明珠——石鐘山

四冷碟:「石鐘四寶」 (糟魚、河蝦、毛花魚、魚糕)

六熱菜:炸銀魚排、蝦茸香馬蹄、花石魚丸、白澆鱅魚頭、茄汁桂魚仔、粉蒸翠竹鮰魚等。

湯羹:蟲草燉甲魚。

點心:侯鳥王國、薺菜魚餅

「鄱湖魚宴」獲得了本次廚師節金獎,中國烹飪協會在當年 10 月給九江賓館頒發中國名宴證書。

現在再用「鄱湖魚宴」的名稱顯然不合適,鄱陽湖和長江都禁捕了。 2003 年參賽的時候為何不用「潯陽魚席」而啟用全新的「鄱湖魚宴」這一名稱?筆者猜測是為了創新。對比「潯陽魚席」和「鄱湖魚宴」的菜單,竟然沒有一道菜是相同的,也沒有一道是當年九江振興菜館和潯廬餐廳的傳統名菜。顯然,這些所謂的宴席,不過是廚師們顯露手藝,搞評獎弄出來的花活。

剁椒雄魚頭 圖源:湘菜館

筆者研究過飲食文化,也走過江西所有城市,品嘗過各地的特色菜,可以肯定地說,九江廚師的烹魚水平,江西第一,不弱於長江流域的大多數城市。但九江對餐飲方面的總結推廣實在是不敢恭維,被評為十大贛菜之一的九江菜的代表——剁椒雄魚頭,實際是湘菜。幾十年來,一批名廚搞了幾套全魚宴席,你問問九江老百姓,誰能說出其中的一個菜名?

不管拿了什麼證書和金獎,這種所謂的宴席就不能用來做宴請。誰都知道,不可能全魚席。以十道菜為標準的宴席,筆者見識過全羊宴、全海鮮宴、全素席,從未聽說過全淡水魚席。這是正常人的口味、嗅覺所決定的,淡水水產的土腥氣重,吃多了必須用豬牛羊肉或蔬菜澱粉類食材做調和,一場宴席上點三四樣淡水魚就了不得了,全來的話,屬貓都受不了。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d77e706f48f8171d346b8989bcca0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