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城故事 | 董純樸——父親的求學路

2023-12-16     馮曉暉

原標題:潯城故事 | 董純樸——父親的求學路

」潯城故事」收錄講述百姓生活的散文、紀實類文章。本系列在「潯陽敘話」公眾號上首發,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自媒體網站上同步轉載。歡迎原創作者投稿,聯繫方式見自動回復。

家居修水安峰村的父親在修水、武寧縣中完成初中教育後,受「耕讀傳家」傳統思想影響的奶奶大力支持他繼續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希望他將來能夠有個好的前程。這時,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決策,需要家庭經濟條件貧窮的父親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進行慎重考慮。

董泉龍

民國時期,與全國其他省份,特別是與其他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相比,江西的師範教位居前列。

「廬山鍾靈毓秀,九師桃李芬芳」。九江師範的前身是宋代大儒周敦頤創辦的濂溪書院,位於廬山北麓,甘棠湖畔,長江之濱,是江西省創建較早的師範學校之一。雖然學校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環境幽雅,交通便利。為保證師範生的生源質量,民國時期中等師範生取消選送辦法,一律改為憑考試錄取。對考生的質量要求很嚴、很高,除一般學業考核外,對學生的操守亦十分重視。凡發現有劣跡者一律擯棄不取。

國民政府1944年頒布《全國師範學校學生公費待遇實施辦法》規定:師範生除保證金外,免交學費及圖書體育醫藥衛生等雜費;膳食(包括主食費副食費)全部由學校供給,但主食費得依照規定數量撥發公糧;所用各科教科書由學校供給;此外師範生還可以根據各地不同情況享受制服費、材料費、參觀費、旅費等雜費的補貼。

不同學校的學費和生活成本有所不同,其中學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每年是學生最大的開支之一。九江師範學校不收學費、膳宿費也很低、學生畢業後即可擔任教師、有穩定的收入等特點引起了父親的興趣。1949年8月,父親經過努力,選擇並考進了這所性價比很高的學校。

國民黨政府在抗戰勝利之後,繼續發動國內戰爭,導致各省繼續陷入戰亂經濟遭到進一步破壞。高等師範學校由中央財政支持經費尚缺,各地省立、縣立中等師範學校的經費情況可想而知,教育部關於中等師範生的待遇規定也只能是一紙空文。

據統計,1948年各地師範生可領的主食並不足夠,副食費津貼每月只二十幾萬元,膳食的大部分還需自己負擔。至於書籍制服及工藝材料費由學校發給的恐怕絕對沒有,師範生每一學期所負擔的費用,雖還沒有過正確的統計,但是絕非清寒的青年所能負擔卻是鐵般的事實。以1947年的物價標準,300塊錢買不到一塊肥皂,8000塊錢買不到一尺白布,由此可見中等師範生們在求學時依然需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

一燈如豆,四壁清輝。父親在九江師範讀書時生活非常的困難,只好通過在校內利用課餘時間幫工會抄寫、送信來補助一些學雜費。1950年,因學校動員和個人生活困難,走出校門,參加工作。學校鼓勵學生全面發展,突出特長。音樂、美術教育,是培養和發展師範生藝術綜合能力的最佳途徑。父親在校學習期間,在繪畫、音樂、書法、篆刻等方面的素養提高得非常快。

董泉龍(右一)和同學練習拉小提琴

在學校美術教學中,素描是提高學生繪畫藝術水平的基礎課。學校開展的美術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除在室內作畫外,經常為學生提供野外寫生機會。九江眾多的美景,成為父親提高美術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的絕佳地方。

為了開拓自己的藝術視野、提高藝術素養,父親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篆刻各種技法。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父親對書法篆刻藝術有了一定的認識,重點練習自己的眼力和腕力,努力提高鐫刻水平,經常利用閒暇時間篆刻出一些或線條圓潤流暢、或樸拙端莊、圓潤勁秀的印章作品,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自身的篆刻審美取向。

董泉龍篆刻作品

師範學校的學生唯一出路是刻苦學習,考個好成績,爭取畢業後謀取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在校園裡,父親的思想很活躍,性格耿直、忠厚,人緣好,能夠自強自立、吃苦耐勞。青年學生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重點發展對象。解放初期,九江師範學校是九江市新民主主義團組織發展團員的重點區域。經過多次革命運動的錘鍊和考驗,校內一批進步青年已日趨成熟。九江市委派幹部在校內傳播馬列主義,不失時機地先後從學生骨幹中選擇一批優秀者加入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

父親在校學習期間,個人人生視野得到拓展,思想得到升華,知識面有了很大擴展,內在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他向青年團組織提出了入團申請:「我這次堅決申請入團是為了加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洗滌過去一切糊塗的思想,做一個新中國有作為的建國人才。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今日的青年團是為了樹立革命的人生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改進過去不良的作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到底,所以我堅決申請入團,以便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前進」!

由於個人各方面表現突出,學習成績優異,父親於1950年6月光榮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九江師範學校讀書期間,是父親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從對新思想的追求,到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為他後來成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投身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董純樸(作者像)

【作者簡介】董純樸,男,江西九江修水人。山東警察學院副教授。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有《中國成人教育史綱》《中國警察史》《中國警察教育史》《董純樸文集》等。

【讀後記】九江師範學校的歷史沿革特別複雜,合併拆分極為頻繁。可以說,九江師範學校並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復合體,它的歷史就是九江中等師範教育的近代史。這所學校的故事,參見《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9月13日 · 九江師範與九江中師教育史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2bcfb66d433af9ce0fb04f25d624e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