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央行公布了《2023 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結論是「未來三個月,17.5%的居民打算購房,這一比例大幅高於2022年四季度的16%」。
除此之外,報告還有其他令人「驚喜」的數據——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減少3.8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3.3個百分點。
該說不說,央媽是懂語言藝術的。要是換成我,從這組數據中看出來的只會是:
未來三個月,82.5%的居民不打算購房,76.8%的居民不願意多消費,81.2%的居民不準備多投資……
可能,這就是格局上的差距吧。
央行每個季度都會出儲戶調查報告,其實站長本來是不太關注這事的。但前兩天新的調查結果出爐後,業內不少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恨不得把它當成樓市回暖的絕佳信號。
這可就讓我不得不出來潑潑冷水了。
首先,我們判斷一個調查問卷是否真實,最重要的肯定是調查對象的普及性。而央行這個調查報告的對象,來自全國50個調查城市的400個銀行網點,每個銀行網點隨機抽取50名儲戶,在全國湊出2萬名儲戶。也就是說,這個調查在設計時就已經排除了沒有儲蓄的窮人。
這就像記者在春運列車上採訪,問大家「都買到火車票了嗎」,結果發現每個人都買到了票,於是歡欣鼓舞地說:「太好了,看來每個人都搶票成功了!」
整個火車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另外,就算忽略調查對象的倖存者偏差,我們直接看數據——問及未來3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時,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為:教育(28.4%)、醫療保健 (27.6%)、旅遊(24.0%)、社交文化和娛樂(19.9%)、大額商品(18.9%)、購房(17.5%)、保險(14.1%)。
看完簡直默默無語兩眼淚,傳統的「醫療教育買房三座大山」竟已分化至此,教育和醫療成了重頭,買房反而只微弱領先於保險。
教育對應的是育兒成本,醫療對應的是養老壓力,這兩塊支出占比過大,鬼都知道擠壓的是中青年。而這群人把更多的錢拿去雞娃、贍養父母,也意味著他們買房的幾率會進一步坍縮。
如果教育成本太高,會逼退國民生育慾望。另外,教培行業稅率是3%,對財政貢獻不算大。更何況很多家長給孩子請一對一家教、小班課都是跟老師直接付款,壓根兒不產生稅費。醫療就更不用說了,公立醫院不需要繳稅,其他醫藥行業基本上也是3%的稅率,而且很多地方還有稅收優惠。
這麼算下來,還是房地產更香——不光有契稅、個稅、增值稅、印花稅等等;房企土拍拿地的大額資金更是直接進了地方的錢袋子;買房人申請房貸後,月供里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利息,源源不斷地給銀行提供優質資金;而且後續還有房地產稅箭在弦上,隨時可以進一步變現。
所以你用腳後跟想,也能猜出高層會向哪個方向發力嘛。
針對樓市,從高層到地方近期已經出台了很多措施,目的還是要救,只不過得救得有技巧。要保持樓市平穩生存,不上呼吸機,不進ICU;同時也要讓整個行業記吃又記打,不能像前幾年那樣大而無當,四處募資圈地,一旦爆了雷,既還不上錢,又交不出樓。
最近最新的新政,就是自然資源部聯合銀保監會出台的「帶押過戶」措施。具體是指,已經抵押的房產買賣轉移時,不需要提前歸還舊貸款、註銷抵押權,就可以完成過戶、再次抵押和發放新貸款等手續,實現不動產登記和抵押貸款的有效銜接。
這個新政可以解決以前二手房買賣時的一個痛點:如果你要賣掉自己仍在還貸的房子,就需要先籌錢還貸、辦理不動產抵押註銷,再辦理不動產轉移,然後買家申請新貸款、辦理新的抵押權登記,一整套流程干下來,絕對是成本高、時間長、流程繁瑣。而「帶押過戶」改革後,不光省事,還能省錢。
為啥省錢呢?因為以前籌錢還貸(也就是「贖樓」),很多人都要依靠第三方金融公司去借過橋資金。過橋資金當然不能白借,費用和資金使用時限相比堪稱暴利。而且對於金融公司來說,這買賣絕對安全,借錢給你不需要擔心,你手裡有房子壓著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好賺的生意是不是誰都能去干?當然不是,市面上的金融公司想接到銀行的業務,總得有點本事,這些公司都是哪路神仙,想必不用站長拆解,你自己也能蒙出個四五六。
一旦「帶押過戶」全面實行,金融公司這躺賺的生意形同廢掉,銀行不但沒了油水,還得辛辛苦苦給二手房業主白忙。這誰干啊?
前陣子提前還貸潮風行的時候,銀行搞出了排隊預約,就是怕優質貸款出清。現在買家賣家直接轉移貸款,雙方在同一個銀行還好辦,萬一在不同銀行,那就意味著賣家的貸款都要騰出去,業務流失,不共戴天。
這個政策初衷是好的,對於買家賣家來說都有利無害,唯獨傷害了銀行。所以,推行起來的阻力也在銀行。
當然,縱有千般難,也擋不住二手房業主拋售的決心。
58同城和安居客4月3日發布報告顯示,3月全國重點監測65城中,二手房新增掛牌房源量環比上漲了7.6%,其中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城市都有明顯增長。北京3月網簽22192套,讓人看到了點小陽春的意思,但這背後還有二手掛牌量10.6萬套的大池子。
很多人分析認為,二手掛牌量大,折射出的是改善性需求的集中釋放。誠然,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也別忽略其中炒房客、多套房持有者逃頂的可能性。
市場略微熱乎點,套現自救的人就會聞風而動,這是人之常情。
未來「帶押過戶」推行起來,逃頂就會更加方便。如果能把自己供不起或者不看好的房子轉移出去,讓別人去還貸,這份幸運,不亞於抽中上上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