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了蘇舜卿的投湖自盡,才明白劉墨林的遇害另有隱情

2024-01-17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雍正王朝:看懂了蘇舜卿的投湖自盡,才明白劉墨林的遇害另有隱情

雖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在《雍正王朝》中,這麼多的情侶也好,夫妻也罷,真正稱得上郎才女貌的只有一對,那就是劉墨林跟蘇舜卿。

劉墨林這個小伙子不用多說,可謂風流倜儻,英俊瀟洒,才華橫溢,玉樹臨風……再多美好的詞彙堆到他頭上都不為過。畢竟能被皇上欽點探花,那才華,那樣貌,自不必說。

蘇舜卿這個小姑娘同樣很優秀,雖然被迫躋身妓院,但一直守身如玉到遇到劉墨林。不僅模樣在劇中屬上上乘,其文化程度在眾女子中也出類拔萃。畢竟都能跟新科一甲第三名的劉墨林過招,且不落下風,自然不差。

可是,為什麼他們的愛情之路布滿荊棘,又為何最終雙雙殞命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難怪蘇舜卿要投湖自盡,你看看她丈夫究竟是被誰害的?

一、

蘇舜卿在劇中的出場次數並不多,但僅有的幾個畫面和對話表明,她是一個戀愛腦,為了愛情不管不顧的那種。

按理說,作為京城最有名的歌伎,王孫公子趨之若鶩的對象,蘇舜卿可謂是閱人無數。就逢場作戲來講,也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對待感情早該是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

可惜,在雍正二年,眾學子進京趕考期間,她遇到了風流倜儻的劉墨林!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連隆科多的大公子花五千兩銀子都搞不定的蘇舜卿,跟劉墨林才見兩面就送出了一血。當時就把老鴇子給氣壞了,一邊罵她是小浪蹄子,一邊哀嘆自己虧大發了。

那麼,咱們就得好好思考一下了,劉墨林究竟哪裡好,怎麼就莫名其妙獲得蘇舜卿的芳心,輕輕鬆鬆便取了一血呢?

前文書咱們也提到了,會試結束以後,王文昭、尹繼善、劉墨林三個好朋友去逛了窯子。

說來也巧,蘇舜卿那天本來要收攤子,說自己設置的琴棋書畫四關,估計是沒人能破了,還是她身邊的一個小丫鬟建議她再等等:

「小姐,再等等吧,今兒個貢院裡都散了,沒準啊,會有幾個真才實學的來咱們這兒散心呢?」

同時,結束會試的王文昭、尹繼善、劉墨林正在商量待會兒去幹啥,面對劉墨林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尹繼善調侃道:

「幹什麼,總不成去找蘇舜卿吧?」

二、

沒想到,劉墨林竟然沒有否認這件事,還笑著說了一句:

「知我者,尹兄也!」

蘇舜卿作為京城知名的歌伎,早已在眾位才子中廣為流傳,只可惜要見她一面是要花很多銀子的。所以,尹繼善才會問劉墨林,是不是你家裡又給你送銀子來了?

是啊,就你劉墨林是順天府的,離家近,不像我們啊,窮光蛋一個。

但是,劉墨林直接予以否認,是啊,就算家裡給送銀子,也不可能供他逛妓院啊。隨後,他說出了很經典的一句話,那就是:

「沒有錢能見到她,那才算是真風流啊!」

那麼,劉墨林是怎麼沒花錢,見到的蘇舜卿呢?

按照原著的說法,劉墨林是花了七十兩銀子,才有幸目睹蘇舜卿的芳顏。在劇中,老鴇子也提到過,隆科多家的大公子更是花了五千兩銀子,也未能俘獲蘇舜卿。

但是,劉墨林這個窮小子,雖然沒花錢,但是卻破了蘇舜卿設下的四關。正因如此,才讓隆科多的大公子懷恨在心,將其投訴到巡城御史衙門,才有了後面的諸多波折。

那麼,蘇舜卿究竟相中了劉墨林哪裡,為什麼那麼多達官貴人拿不下的她,卻主動投了劉墨林的懷抱?

其實很簡單,因為蘇舜卿的擇偶標準,全都在她設下的四道難關裡面。不管是誰能破了這四關,都代表通過了蘇舜卿的考驗,不僅僅能與其相見,還會獲得她的芳心,甚至以身相許。

三、

那麼,蘇舜卿設下的四關都有哪些玄機,為什麼只有劉墨林給破了?

《雍正王朝》未刪減版中有劉墨林闖四關的內容,但是現在的版本都被刪掉了,找不到了:

第一關的題目是用一根琴弦彈奏曲子,劉墨林玩著就過了,這恰恰證明他是一個懂音律之人,而這種人往往比較浪漫,有著獨特的情懷。

第二關是一盤殘棋,劉墨林更厲害,是採用盲下的方式贏得了棋局。所謂的盲下,就是劉墨林背對著棋盤,通過口述棋子的走向來下棋。這證明劉墨林不僅棋藝高超,而且記憶力也超群,更關鍵的是這種盲下的方式,還頗具觀賞性。

第三關和第四關是書畫關,劉墨林更擅長了,書寫到興頭上,最後一筆是用辮子甩上去的,大氣磅礴。最後更是從一張薄如蟬翼的紙上作畫,劉墨林也輕鬆駕馭。

按理說,通過了四關,就有機會見到蘇舜卿,也可以享受她的服侍。但剛才也提到了,隆科多家的大公子花了那麼多錢,都沒能見美人一面。結果劉墨林這小子不花錢就能見面,偏偏他還不見,你說氣人不氣人?

要不說劉墨林這人太狂妄呢,他也是技癢,就是單純的想闖一闖關,但真闖過去了,他又放棄了美人的獎勵。

這樣一來,不僅會招致他人的嫉妒,同時也增加了蘇舜卿對其的好奇,甚至會激發她的征服欲,是啊,這到底是個啥樣的奇人啊?

四、

畢竟那一天的事情鬧得很大,後來劉墨林「落榜」的消息傳到蘇舜卿耳朵里後,她帶著敬佩加愧疚的心理,把自己補償了出去:

「我都知道了,全是因為我,讓你失掉了前程!」

那麼,劉墨林違規逛窯子,還被舉報到巡城御史那,並最終告到了李紱那裡,他為什麼還能安然無恙參加殿試,並最終被欽定探花呢?

其實也很簡單!

除了之前我們提到過的,他跟王文昭和尹繼善背景深厚,跟老十三胤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外。更重要的,劉墨林去逛窯子的事既是不幸,又是萬幸,因為他得罪了隆科多一家。

此時的隆科多,因為諾敏欺君的事,正被皇上架在爐子上烤呢。當時他在銷毀跟江西官員的來往帳簿時,發現少了兩萬兩銀子,一問才知道是被大公子拿去花了。

鏡頭一轉,他就開始訓斥大公子,說拿著家裡銀子逛窯子,還跟人家(劉墨林)爭風吃醋,自己啊早晚死在他手上!

結果大公子頂了一句:

「你自己因為諾敏的事,在皇上那兒失了寵,能怪我嗎?」

雍正帝因為朝中無人可用,才舉行的這次恩科考試,其目的不僅僅是選拔學問淵博的人才,更是要選拔能站在自己這邊的人才。

跟隆科多對著乾的人才,可不就是自己正要找的人才嗎?

所以,雍正帝才會對李紱說,讓劉墨林繼續參加殿試,末了還抱怨一句:

「小題大做,隆中堂家裡的人,管得也太寬了吧?」

五、

劉墨林何等聰明,已經得罪佟家大公子的他立馬就敏銳的察覺到,要想順利過關,就得拍比隆科多更厲害人的馬屁!

正因如此,他才會在殿試時,刻意表現,想方設法吸引雍正帝的注意力。與此同時,不忘拍皇上的馬屁,說皇上每天批閱的奏摺都在萬字以上,自己算什麼?

甚至於在隆科多發飆,訓斥他放肆時,還不忘繼續拍皇上馬屁:

「追比聖賢,本是讀書人的願望。」

可以說,這兩下馬屁,不管是力度還是方位,甚至手法都讓雍正帝十分享用,臉上的喜悅之情藏都藏不住。

因為劉墨林在大殿之上,都毫不吝嗇的對皇上大加稱讚,不惜再次得罪隆科多等人。這也表明,劉墨林絕不是隆科多,或者老八胤禩的人,也跟他們走不到一塊去。而且,此人性格剛硬,聰明又狡猾,還懂得借勢,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所以,劉墨林的才學是否出類拔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雍正帝相中他了。

偏偏老八胤禩和李紱他們又不肯錄用劉墨林,這無疑更印證了雍正帝的猜測,此人乃大才啊,朕豁出老命也得保啊:

「朕在這些考卷里,親自閱過一個考卷,寫得很好,卻被你們給刷了,據說還是因為這個考生去漱玉院那件事……」

說白了,殿試時,所有的考卷雍正帝都看了,好壞還不是自己說的算。更重要的是,自己已經表明過態度,逛窯子沒事,可你們還是不聽。

六、

這種行為在雍正帝看來,可不僅僅是拒了劉墨林那麼簡單,更是在扇皇上的臉啊!

是啊,你們到底什麼意思,故意跟朕作對不是?

「為什麼真正犯了國法的人,那麼多人不遺餘力的要去保,而對這麼一個考生,就是因為去了一趟漱玉院,那麼多人不遺餘力,非要將他榜上除名!」

這邊雍正帝帶著老十三胤祥和一個會唱小曲兒的秦順兒,舌戰老八胤禩和李紱等人,那邊的劉墨林已經跟蘇舜卿私定了終身。

之前也談過,劉墨林的家庭背景也很深厚,他因為逛妓院被刷下來之事,實在是丟盡了家族的臉面。所以,他才會頭懸樑,以盆中水為鏡,喃喃自語:

「爹、娘,我對不起你們!」

因為沒臉見爹娘,他才會跟蘇舜卿商量好了,先給蘇舜卿贖身,隨後倆人去江南,誰也不認識的地方過日子。

為此,蘇舜卿還衝老鴇子表態:

「我既然跟定了他,就一輩子也不會回頭了!」

可惜,造化弄人啊,雍正帝最終還是力排眾議,欽點了劉墨林為探花。當消息傳到劉墨林耳中時,他根本就不敢相信,因為榜單早就出了,自己根本沒上榜,不會有人惡作劇吧?

而蘇舜卿呢,卻一把抱住劉墨林,說了一句:

「我好怕!」

是啊,她當然怕啦,本來可以繼續釣金龜婿,就因為知道劉墨林落榜了,才將自己送了出去。

七、

可若是劉墨林高中了,那他倆身份有別,註定就得分開,而蘇舜卿剛送出的一血,可就打了水漂,畢竟那時候又沒有修補術。

劉墨林也知道蘇舜卿在想什麼,所以第一反應是自己不去當什麼探花,可架不住蘇舜卿勸,還說自己會等他回來。

結果,等到劉墨林面聖后回來,蘇舜卿不見了!

隨後,他就去找了老十三胤祥,跪在面前說著自己寧可不當官,也要蘇舜卿。劉墨林可是自己跟皇上力排眾議點的探花,怎麼可能放他走。所以,老十三胤祥又派人查封了妓院,以「逼良為娼」為由,將蘇舜卿「救了」出來。

但,這時候的劉墨林還是沒辦法跟蘇舜卿在一起,雖然她不再是妓女了,可賤籍身份還在。以至於雍正帝給劉墨林封官,並欽點他跟自己下江南時,他提出了消除賤籍的請求。

還是那句話,自己選的人,再難也得給他鋪平道路。

就這樣,雍正帝藉此機會,竟然廢除了延續上千年的賤籍制度。劉墨林滿頭大汗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蘇舜卿,說皇上已經恩准他們結婚了,到時候三皇子弘時還來主持婚禮。

蘇舜卿聽完,「嗷」的一聲,竟然是幸福的暈過去了……

劉墨林深受皇恩,他除了死死靠在雍正帝一邊,別無選擇。他也成了雍正帝最信任的大臣,這種信任也遠超同樣文人出身的張廷玉,孫嘉誠和李紱。

甚至於,在孫嘉誠跳出來彈劾年羹堯之時,雍正帝就是派劉墨林去調查這背後是不是老八胤禩在搗鬼?

八、

但有句話說得好,權力和義務是相應的,劉墨林在享受雍正帝寵愛的同時,也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個代價不僅僅是無條件替皇上辦事,還要能背鍋,甚至關鍵時刻需要獻出生命。

大家想一下,劉墨林這麼受皇上重視,甚至於都想把他培養成第二個張廷玉。可是,在劇中,作為前輩的張廷玉幾乎跟劉墨林沒有交集,倆人也沒啥交情,這是為何?

很簡單,張廷玉是一個相當謹小慎微之人,雖然位居高位,但也時刻在接受雍正帝的考驗,對其行為也是零容忍。所以,他永遠都是一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模樣,生怕做錯一件事,晚節不保。

而李紱、孫嘉誠、劉墨林作為文人代表,都曾經頂撞過大人物。比如在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李紱就頂撞過老四胤禛,後來還跟田文鏡槓上了。孫嘉誠更厲害,上懟皇上,下懟大臣,氣急了連上天都敢懟。

但李紱是有私心的,這一點從他送三王爺胤祉雞血石就能看出來,他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是勢必要替士紳說話的。

而孫嘉誠,確實是忠臣,但是有一點很特別,那就是,雖然他懟過那麼多人,但是朝中的文武百官對他沒有絲毫牴觸,甚至是稱讚有加。他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不管是政敵還是朋友,劇中老八胤禩唯一一次動手打人,也是為了教訓對孫嘉誠出口不遜的官員。

但是,劉墨林就不行了,他幾乎得罪了除皇上以外的所有官員!

九、

究其原因,那就是劉墨林這人啊,說話辦事太沒有原則,對雍正帝是極盡奉承,變著法的拍彩虹屁!

這一點跟人家孫嘉誠就完全不同,人家不會逢迎任何人,甚至對有恩於自己的張廷玉也是如此。所以才會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遇害後,大家自發的給搭靈堂,祭奠。

劉墨林就有點不務實,早在殿試時,這個特性就展現出來了,從政後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便舉一個例子:

當時他跟著雍正帝去江南巡視,到了江蘇地界後,有一次雍正帝打算去拜菩薩。他就說了,自己不會去拜的,也希望皇上別去,面對質疑,他來了一句:

「皇上是現在佛,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雍正帝雖然受用,但還反問了一句,朕不拜過去佛說得過去,那你呢,為啥也不拜?

要不怎麼說人家會拍馬屁呢:

「臣天天拜著現在佛,因此,不拜過去佛!」

隨後又巴拉巴拉,說皇上推行新政,是普度眾生,妥妥的慈悲為懷的佛。可想而知,雍正帝聽了得多受用,那笑的那叫一個燦爛,八顆牙都露出來了。

有時候,我們很難分清誰是忠臣,誰去奸臣,那大貪官和珅平時在皇上面前,就跟劉墨林差不多。換你是皇上,也會喜歡這種人,而不喜歡孫嘉誠那種,動不動拿上天來脅迫皇權,跟自己唱反臉的人,即使心裡很明白,你是忠臣。

十、

因為跟皇上走的太近,也導致很多時候,劉墨林都被推出來當了擋箭牌!

比如河南罷考一事,雍正帝就派了弘曆跟劉墨林去的,回來後弘曆交差,說什麼就算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他也要斗到底。

雍正帝心疼兒子,當然不希望弘曆跟讀書人斗啊,所以大殿之上把劉墨林拉出來了:

「劉墨林,你剛從河南回來,你來回答他們的問話!」

劉墨林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哪有皇上和王爺把矛盾往自己頭上推的,還嫌自己人緣不夠差嗎?

好在,他也算聰明,知道拉弘曆來撐腰:

「我這有個價目表,是我和寶親王詳查出來的……」

結果,被弘曆白了一眼,明顯不高興的樣子!同樣,在後面劉墨林彙報數據的時候,在場的官員,包括張廷玉在內,臉色都不正常。

等到雍正帝利用劉墨林,將清流一派徹底打倒之後,為了安撫他,還特意叫他一起喝酒,還要給他升官。劉墨林心裡苦啊,不僅老師李紱不接自己的敬酒,連好朋友王文昭都不搭理自己了:

「皇上,科甲朋黨一案,微臣的老師殺頭的殺頭,革職的革職,微臣卻反而得到升遷,微臣何以立朝為官,何以在世為人?」

事實上,雍正帝不僅利用劉墨林監視百官,後來派他跟弘曆下江南,同樣有監視弘曆的意味在裡面,畢竟這種事,雍正帝之前可沒少干。

這就給劉墨林出了難題,將弘曆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彙報皇上吧,得罪儲君。不一五一十彙報吧,又有負皇恩,一旦被皇上猜忌,也是離死不遠,難啊。

只可惜,弘曆這人也是心狠手辣的主,畢竟被監視的滋味不好受。所以,劉墨林究竟是被弘時殺的,還是被弘曆殺的,已然說不清了。

當然,關於劉墨林的死因,我們之前已經詳細闡述過,這裡就略過。

只可惜了蘇舜卿,作為一代名妓,本想跟劉墨林去江南安安穩穩過日子。結果硬是給推上了探花老婆的位置,還因為有違禮法這事鬧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丈夫為了報恩,在朝中的日子很艱難,連個朋友都沒有,末了,還莫名其妙死了。

最後蘇舜卿心如死灰,縱身跳湖的那一刻,不知道雍正帝事後追封的一品誥命夫人是賞賜,還是諷刺……

當然,圍繞劉墨林身上的謎團,還沒說完,因為篇幅原因,我們下回換個角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