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經路上,唐僧師徒一般情況下很少惹事,往往都是各路妖魔鬼怪們刻意找事。要麼想吃唐僧肉吧,要麼想要唐僧元陽,要麼就是故意找茬,給取經團隊製造了很多麻煩。
但也有例外,唐僧師徒經過五莊觀的時候,鎮元大仙派出了清風明月兩位弟子送上了兩顆人參果。結果被豬八戒瞧見,於是慫恿孫悟空去偷了幾顆,並在事情敗露之後,一氣之下推翻了人家的果樹,釀成大禍。
可是,面對清風明月哭哭啼啼向師父告狀,訴說人參果樹被推翻的事,鎮元子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呵呵勸他倆別哭,自己會去收拾孫悟空。
那麼問題就來了,自己的仙樹被推倒,鎮元子為什麼一點都不著急呢?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46期:人參果樹被推倒,清風明月嚇得夠嗆,為何鎮元大仙卻一點都不急?
一、
孫悟空推翻人參果樹這事啊,還真不能怨清風明月,確實是唐僧師徒無理在先。
當初清風明月遵守師父的命令,特意打下來兩顆人參果送給唐僧吃,理由是唐僧乃金蟬子轉世,而金蟬子曾經在盂蘭盆會上給鎮元大仙遞過茶。
唐僧畢竟肉眼凡胎,不能識得這果子是寶貝,又見這人參果長得像個剛出生三天的小孩子一般,清風明月怎麼勸都不行,就是不吃。畢竟這果子放時間久了就會僵住,失去了效果,本著不浪費的前提,人家這倆童子一人一顆,就啃了起來。
卻沒想到,他們倆的談話聲正好被隔壁做飯的豬八戒聽到了,回頭他就去找了孫悟空,理由也很「充分」:
「那童子老大憊懶,師父既不吃,便該讓我們……」
按照豬八戒給出的理由,既然有好果子給師父,師父不吃,那也得給徒弟吃啊。既然你倆無情,自己偷吃了,也就別怪俺們師兄弟無情,偷你幾顆果子了。
既然是偷,那自然就是不怎麼光彩的事,被人家找上門也就情有可原了。面對清風明月的指責,唐僧卻把這件事想簡單了,他認為道個歉這事就能過去,所以面對孫悟空的否認,他還勸:
「徒弟息怒,我們是出家人,休打誑語,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個禮罷,何苦這般抵賴?」
師父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孫悟空自然也就不再狡辯,承認了偷果子的事實。
二、
但問題壞就壞在豬八戒那張嘴上,清風明月說孫悟空偷了四顆,豬八戒卻說只吃到三顆,這樣一來,雙方又吵起來了。
還是那句話,唐僧並未意識到人參果的貴重,孫悟空同樣沒有意識到人參果樹更加珍貴。本著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為了出一口惡氣,硬生生將鎮元子的果樹給毀了:
「這童子這樣可惡,只說當面打人也罷,受他些氣兒,等我送他一個絕後計,教他大家都吃不成!」
等到清風明月把房門鎖起來,孫悟空並告知推翻果樹的真相後,唐僧依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還埋怨孫悟空,說偷了人家東西,就讓人家罵兩句好了,何必推翻人家的樹呢:
「若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
隨後,問題還沒解決呢,這唐僧師徒四人,竟然跑了……
等到鎮元大仙從元始天尊那聽講回來,見大門四開,還想誇獎一下清風明月呢。說這倆弟子平時太陽都照屁股都不帶起床的,今天怎麼這麼早就開了門,地面都打掃乾淨了呢?
結果進了五莊觀門後,才發現了不對勁,等到喊醒清風明月後,得知了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但是,鎮元子得知人參果樹被推翻之後,既不惱,也不怒,更不著急,反而勸清風明月:
「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打倒了寶樹,你可認得那些和尚?」
三、
後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孫悟空再厲害,也逃不出鎮元子的袖裡乾坤,最終誇下海口,說自己可以救活果樹。
鎮元子一聽這話,樂了:
「你若有此神通,醫得樹活,我與你八拜為交,結為兄弟。」
就這樣,他們倆以三天為期限,孫悟空開始四處奔波,窮儘自己的朋友圈去找幫手救治果樹。他先找了三路神仙,一路是蓬萊仙島的福壽祿三星,一路是方丈仙山的東華帝君,再一路是瀛洲海島的九老。
但很可惜,這三波神仙都救不了果樹,但他們也都給出了自己的理由,福壽祿三星說:
「若是大聖打殺了走獸飛禽,蜾蟲鱗長,只用我黍米之丹,可以救活。那人參果乃仙木之根,如何醫治?沒方,沒方。」
東華帝君說自己有一粒九轉太乙還丹,這顆丹確實能治療世間的生靈,但唯獨醫不了樹。若是凡間的樹,倒也有效果,但五莊觀的人參果樹,就治不了了。
瀛洲的九老說話更乾脆,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都沒講自己能醫治啥,直接就拒了:
「你也忒惹禍,惹禍!我等實是無方。」
最後孫悟空找到了觀音菩薩,菩薩開口一句話,就讓孫悟空把心放在了肚子裡:
「你怎麼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
隨後,觀音菩薩掏出了玉凈瓶,並告訴孫悟空,這裡面的甘露水能救人參果樹:
「我這凈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
四、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擁有人參果樹的鎮元子不會醫治果樹,反而是遠在南海的觀音菩薩能治樹呢?
事實上,孫悟空也挺納悶,即使觀音菩薩說了自己能救人參果樹,他還是不相信,問菩薩有沒有證據?
於是觀音菩薩就說了,說當年太上老君曾經跟她打過賭,老君將菩薩的楊柳枝給拔了去,扔進了煉丹爐里,給烤成焦炭了:
「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
就這樣,觀音菩薩用甘露水,讓孫悟空等人扶起果樹,輕輕一灑,人參果樹竟然起死回生,連掉落的人參果也重新回到了樹上。鎮元子呢,也履行諾言,送走菩薩和福壽祿三星後,跟孫悟空結拜了兄弟。
故事到這裡基本就結束了,但我們剛才提出的疑問卻還沒有解答。那就是,回過頭來看整個事件,鎮元大仙一直是不慌不忙的存在。按理說,自己最最珍貴的寶樹沒了,早就該傷心欲絕,痛哭流涕了。而他卻面帶微笑,不僅笑呵呵勸清風明月別哭,還很開心的跟孫悟空他們做「炸油條」的遊戲。
若是人參果樹根本救不活,那麼就算綁了孫悟空,就算油炸了唐僧也無濟於事啊?
若非鎮元子這種地仙之祖級別的大神,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就只有一個解釋了。也就是鎮元子的人參果樹其實並不難醫治,而且能治好這棵果樹的人不止觀音菩薩一個。
五、
在央視《西遊記》中,萬般無奈的孫悟空曾經回到了靈台方寸山,打算找自己的恩師菩提祖師幫忙。
只不過那裡已經結滿了蜘蛛網,斜月三星洞也荒廢已久,最終孫悟空扶著一棵大樹喃喃自語,懊惱萬分:
「終生果然不再見我……終生果然不再見我……」
躲在暗處的菩提祖師見此場景也動了惻隱之心,問孫悟空知錯了嗎?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菩提祖師隔空給了孫悟空一個指示,那就是去找觀音菩薩。
雖說這段劇情在原著中並沒有,但不代表菩提祖師就沒辦法醫治果樹,事實上能治療這棵果樹的神仙大有人在,並不止觀音菩薩一個。
為什麼這麼說?
在我讀書的時候,有一部電視劇非常吸引我,叫《神醫喜來樂》。畢竟演的是俺老家滄州的事,所以我對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十分熟悉,看了不下五遍。當然,這部電視劇還有續集,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
在第二部里,珍妃娘娘病了,光緒帝著急萬分,不管是宮裡的太醫,還是民間的大夫,只要能給珍妃治病,他都請了一個遍,可惜珍妃的病還是沒治好。
是珍妃的病很難治,這些醫生醫術不行,治不好嗎?
並不是!
因為後來進宮的喜來樂就發現了珍妃娘娘的病因,但是他也不敢說出真相,只是變相通過食為天的老闆娘給珍妃娘娘做了一段時間的菜,治好了病。
六、
那麼,珍妃娘娘究竟得了什麼病,讓那麼多太醫束手無策呢?
很簡單,餓病!
因為珍妃娘娘得罪了慈禧太后,平時沒少挨罰,身上也被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這也就算了,慈禧太后還不准珍妃吃飯,導致其營養不良,身體虛弱。
但這種事,太醫們能說嗎,他們還要命不?
同樣的道理,在《西遊記》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青牛精那裡。要知道他手上的這個金剛圈,並非第一次出現,早在當年孫悟空對戰十萬天兵天將時,太上老君就使過。
當時孫悟空正在對戰二郎神,雙方勝負不分,在南天門外看熱鬧的一群神仙就開始出餿主意,尤其是觀音菩薩,想拿玉凈瓶砸孫悟空的頭。結果被太上老君攔住了,說菩薩那玉凈瓶乃瓷器,扔下去就碎了,還是用金剛圈吧:
「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
那時候太上老君就說了,這個金剛圈可以套諸物,等到取經路上,又出現一個拿圈子套諸物的妖怪,天庭眾神就算一次也沒見過老君騎牛,這個明晃晃的金剛鐲總見過吧?
更匪夷所思的是,孫悟空找上天庭,玉帝都親自點名排查了,硬是沒排出青牛精來。別跟我說玉帝真不知道底下的妖怪來自何處,如來佛祖都知道怎麼回事,作為大天尊會不知道?
七、
也就是說,福壽祿三星也好,東華帝君也罷,亦或者瀛洲九老,很有可能他們也有辦法醫治果樹,但是又不敢治。
而鎮元子呢,自己家的果樹,自己當然有辦法治啦,不然他早就慌了。
之所以鎮元子不能自己醫治,道理也很簡單,哦,人家鎮元子把保時捷停在路邊停車位,你不長眼,開車不看路,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吧,「咣嘰」一下子懟上去了。請問,是鎮元子自己掏錢修車呢,還是讓你這肇事者找人給人家修車呢?
同樣的道理,你孫悟空把人家保時捷給撞了,跑去找哥們兒給修車。這些哥們兒雖然也懂修車,但畢竟不是百分百有把握恢復原樣,敢給鎮元子修嗎?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鎮元子在難為孫悟空,你跑過去充大尾巴狼,給治好了果樹。請問,你的地位是否能撐得住鎮元子和孫悟空這麼大的人情,要知道大恩大仇,況且還是你不清楚他們倆到底什麼情況的前提下。
更重要的是,這些神仙心裡犯嘀咕啊,鎮元子何許人也,不就是一棵果樹嗎,他完全有能力治好,為啥還請我來呢?
是啊,誰知道這背後有啥利益關係,那還是別蹚這趟渾水了。
就像後來在小雷音寺,孫悟空也是找了一圈大神求助,又是真武大帝,又是國師王菩薩的。開始倆人都想幫忙,結果一聽是小雷音寺的黃眉怪,立馬就沒空了,只象徵性派出幾個手下。
八、
說白了,鎮元子搞的這一出,就是跟觀音菩薩聯合起來考驗孫悟空的,不然的話觀音菩薩不會莫名其妙來一句,為什麼不早點來找她?
而鎮元子跟孫悟空的結拜,貌似他吃了虧,其實不然!
因為鎮元子的地位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高,別聽清風明月吹牛,說什麼只拜天地,不拜三清,事實上他根本無法跟三清相提並論。
不然的話,孫悟空應該問的不是拜不拜三清了,而得跑天庭問問三清,你們怎麼不拜鎮元子啊?
清風明月說:
「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
而孫悟空當齊天大聖的時候:
「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
他倆的地位其實差不多,鎮元子見到觀音菩薩降臨,也得慌忙出來迎接,每說句話,都得鞠下躬。
說到底,還是編制問題,鎮元子在天庭並無一官半職,甚至連仙籙都進不了,更沒有參加蟠桃會的資格,那自然比不了身為五方五老的觀音菩薩,甚至齊天大聖孫悟空。
說白了,當初豬八戒當天蓬元帥的時候,隨便派一個手下到五莊觀,那鎮元子都得站起來敬酒!至於福壽祿三星,為什麼對鎮元子極盡誇獎呢,是因為他們仨啊,其實也沒編制。只不過頂著一個專家的榮譽頭銜,喜歡混吃混喝,其實沒啥實權。
不然的話,豬八戒也不會罵壽星是奴才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