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聊了聊戰機飛行員的自衛武器,很多國家給飛行員都配發了長槍。比如美國給飛行員配發的是GAU5A卡賓槍,俄羅斯配發的AKS74U,英軍也用了L22卡賓槍。今兒來聊聊俄軍給飛行員配的一把新衝鋒鎗:PP2000衝鋒鎗。
2019年的時候,俄羅斯宣布將給飛行員配發PP2000衝鋒鎗作為自衛武器。以往俄軍飛行員配發的都是AKS74U短突、APS衝鋒手槍、PM手槍。而這幾款槍面臨的問題就是,AKS74U只適合一些直升機,以及一些座艙大一點的戰機,尺寸在那放著,而APS這類衝鋒手槍操控性並不好,PM手槍威力還是個問題。那麼,弄一個比較好的微沖,則變成了一個更好的選擇。帶肩托,可控性變得更好,尺寸還要小。
PP2000用的是簡單的自由槍機、閉膛待擊的原理,採用的擊錘迴轉擊發方式。用的是9*19mm手槍彈,也可以使用7N21和7N31穿甲彈。摺疊槍托後,尺寸只有340mm,展開後長度是555mm。
其實這種衝鋒鎗最早並不是專門為飛行員準備的,而是一些特種部隊、安保人員之類的。主要給一些防暴部隊、特種部隊作為近戰武器使用,比如清樓什麼的,尺寸小,在樓梯裡面轉身方便,再不就是一些保鏢之類的,小型衝鋒鎗非常利於隱蔽,塞到西服里就行了。而給飛行員裝備,是在這把槍誕生十幾年後,才做的決定。
這把槍的槍機框是從機匣頂部延伸出來的,並且沿著槍管有個導杆,在射擊過程中,槍機框來回運動,看上去有點像AK47的活塞杆,實際上並不是。這個導杆前端,有一個可以翻折的拉機柄。不用的時候,這個拉機柄可以折到和槍管一條水平線上,避免勾住一些東西。而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向左或者向右翻折,這樣可以適合左撇子使用之類的,也可以左右換手操作。
拉機柄向左
拉機柄向右
雖然這把槍平台小,但是拓展性依舊可以。在機匣頂部,有一小段導軌,可以安裝一些光學瞄準鏡之類的東西。與此同時,這把槍還是保留了準星、照門,標尺射程只有100米,對於衝鋒鎗來講,有效射程也就這樣了。
在這把槍的扳機護圈前方,有個類似95的前握把,用於雙手持槍射擊時握持使用。並且在這個握把底部,也有一個安裝槽,可以在上面安裝戰術燈之類的配件。並且這把槍的扳機護圈非常大,主要原因還是俄羅斯比較冷,戴手套的情況比較多,扳機護圈大的目的是更適合戴手套使用。
這把槍採用的是20/30/44發的三種彈匣,國外有人說,44發是秉持毛子一貫的火力至上的原則。但是這把槍射速並不是特別快,專門做了減速處理,射速可以控制在每分鐘600發左右。
這把槍主要配發的對象還是一些執法部門,搜房子、攻樓什麼的,一些比較狹窄的樓道、走廊比較適用。再不就是一些安保人員使用,畢竟你陪著一些政要們出去,在鏡頭面前,背著一把AK74還是不怎麼合適的。這種小衝鋒鎗,塞到西服、大衣裡面尺寸剛好合適,火力也比較猛,遇到什麼危險,掏出來就是一梭子,對比手槍來講,效果要更好,近距離的火力壓製作用也會更強。這東西能壓住對方,讓政要們上車跑路就行了。
再不就是配發給飛行員,飛行員落地後,會面臨多種情況,配發一桿可以全自動發射的衝鋒鎗,怎麼都比手槍更有用。面對零散的敵軍,或許能夠給自己增加一線生機。作為自衛武器來講,也是足夠用的。當然,要是被對方几十人包圍,再怎麼也沒用了。
之前聊美帝的GAU5A的時候,有朋友就說了,你面對對方几十人圍攻,什麼槍都沒用。這話是沒錯,但是,戰爭這種事情,也不可能只考慮絕境,也要考慮有一線生機的情況。不可能因為絕境情況比較多,就放棄了一線生機的選擇對吧。萬一你面對的只有一兩個人呢,是不是還可以拼一下?
這把槍在2018年的時候,又推出了一個民用款的OTs126,大體上就是在原槍的基礎上,去掉了全自動射擊,延長了槍管,加上了一圈帶戰術導軌的護木,機匣尾部增加了一個可伸縮槍托,並且這槍托可以兼容AR15的槍托。畢竟,這貨要賣給美國人。
雖然這把槍其貌不揚的,但是我還是覺得,沒有多少人能夠拒絕的了下面這種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