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當成工兵鏟用的迫擊炮,蘇德戰爭期間的VM37輕型迫擊炮

2023-01-12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可以當成工兵鏟用的迫擊炮,蘇德戰爭期間的VM37輕型迫擊炮

二戰剛剛爆發的時候,蘇聯人為了增強班組火力,開發了一款多功能的輕型迫擊炮VM37迫擊炮。這款迫擊炮的特點是,迫擊炮的底座和炮管是一體的,當迫擊炮用的時候,充當底座,不當迫擊炮用的時候,可以當成一個鏟子用。而這種腦洞還算可以的迫擊炮,僅僅服役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就從蘇軍部隊里開除了。今兒來聊聊蘇聯二戰時期的鏟式迫擊炮。

德國在1939年計劃發動二戰之時,東方的毛子頓感大事不妙,感覺戰爭氣氛越來越濃了,著手對自家軍隊進行重整,又是擴軍又是開發新武器的,VM37迫擊炮就是這一時期誕生的。

而毛子用這個東西的想法很簡單,迫擊炮畢竟要構築陣地,在地面起碼要找平才能架炮,而輕型迫擊炮要的就是輕便,一個人操作的,拎個工兵鏟多少有點累贅,乾脆讓這迫擊炮充當個鏟子用,反正炮管可以當鏟把,把底座改成鏟子就可以了。地面弄好,就可以打開鏟子,將迫擊炮架起來了。平時不用的時候,這玩意兒扔工具箱裡就行了。

本來吧,蘇軍是有槍榴彈這麼個東西的,但是毛子覺得槍榴彈射速太慢,操作還相對麻煩,不如迫擊炮來的快,一發接一發的打就可以了。而且,槍榴彈那東西,當發射的時候,就不能開槍了。這就又堅定了毛子開發小型迫擊炮的想法。

而這玩意兒從立項到誕生,前前後後就用了幾個星期時間,1939年8月這玩意兒就通過了測試,9月就投入使用了。前後也就兩個月的時間,就從立項到裝備了。等到1939年底的蘇芬戰爭,這玩意兒就正式投入戰場了。蘇芬戰爭中,毛子就吐槽這東西,但是沒人在意。

VM37迫擊炮全長65公分,鏟子大概是19*15cm的尺寸,炮管和鏟子靠一個旋轉鎖環連接,內部有一個固定擊針,外面有一根支架,架炮的時候靠那根支架底部戳在地上固定。這東西總重1.5公斤,使用37mm炮彈,射程是60到250米之間。

之前說了,這款迫擊炮是單兵操作的,尺寸重量都正合適,再加上一條容納15發炮彈的彈帶,一個蘇聯大兵可以很輕鬆的攜帶,還能帶一把槍。

這迫擊炮沒有瞄具,甚至連水平儀都沒有,想調節射距,只能靠感覺來,憑感覺前傾和後仰。而且固定上面,就一根棍子就固定了,根本就不穩。這就導致這玩意兒精度奇差。之前說了這東西使用的時候需要手扶,毛子很貼心的在炮管上加了個帆布。

VM37迫擊炮的那個鏟子,當鏟子用的時候,非常容易損壞,很容易在架設前就直接把底座弄壞了。而且,這鏟子又小又薄,冬季那個天寒地凍的狀態,根本刨不開已經凍死了的地面,起碼得有個鎬。並且,這個鏟子即便沒在刨地的時候損壞,使用中也是打著打著就容易變形。

這迫擊炮的炮彈非常輕,不到一斤的重量。而這迫擊炮還是底部固定撞針的,這就又導致這玩意兒對射角有要求,最低45度,低了就容易打不出去。放低了的話,動能不夠,容易撞完也打不出去。

而VM37迫擊炮最讓人頭疼的一點是威力不足,尤其是冬天。早在蘇芬戰爭之時,蘇軍就吐槽這玩意兒一旦打到雪裡面,就只能聽個響,彈片什麼的容易飛不出雪堆,然後殺傷力就沒了。毛子士兵的意見是,這東西適合用於騷擾敵人。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蘇聯在9月份要求每個月生產10000門VM37迫擊炮,到12月之後,又要求生產10萬門。而早在10月份,蘇軍炮兵委員會就炸毛了,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不行不行不行,這玩意兒就是個垃圾。蘇軍上書一頓批鬥,大體上就是VM37打不准、威力小、還比較脆,容易壞,使用起來並不方便。

這VM37迫擊炮的最終結局,是1942年2月份蘇聯國防委員會下令將整個VM37系列從軍隊正式編制裡面移除,你們愛用就用,不用就封存。這玩意兒到最後一共只生產了15000門,快速的撤裝了。

本來毛子想弄一個類似於本子擲彈筒一類的武器,結果,自己造出來這東西實在是太渣了。而毛子這邊迫擊炮什麼的也夠用,索性這玩意兒該不要就不要了吧。而這VM37迫擊炮的最後一次使用記錄,是在1943年,也僅僅是個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d8936675499487204f2356802d4fd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