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教書27年老班主任的心聲:
孩子進入中學之後,您一定是充滿期待並心懷忐忑的吧!
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配合學校和老師,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並取得優異成績呢?
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沒有什麼固定的公式或者答案的問題。
但是,我作為一個教齡已經27年的數學教師,陪伴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風風雨雨一路走來,有一些經驗和體會想在這裡與家長交流。
下面就家長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即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學業成績,給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01
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態度決定一切!」,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往往不是他的學習基礎,也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態度,也就是他的心理狀態。
中學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衝動,敏感,熱情有餘而判斷力不足,他們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甚至出現逆反心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謹慎選擇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讓孩子們適時解惑,順利成長!
我們不要因為對孩子存在過高的期望,而最終逼得孩子失去應有的自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要期望孩子瞬間就能攀登高峰。
路,總要一步一步地走,我們要有耐心陪孩子一點一點進步。
「你的努力我能看到!」,這才是家長應該常做的,而絕不是永無止境的不滿足。
孩子考了三十名,還希望考二十名,考了二十名還要求前十名……
孩子真的很累,而且優異的成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一個勁地用一些狠話「激勵」,而要多一些理解和讚揚!
有個男孩子,非常聰明,但是不肯好好學習。
我找他談話,鼓勵他說:
「只要每天努力一點點,下次考試就能進步幾個名次」。
他冷淡地說:「那有什麼用,我無論考多少名,我媽都不會滿意的,她會有更高的要求」。
還有一個女孩找我訴苦:我心裡很難過。
我跟媽媽說:一輪複習開始了,我從現在開始要努力學習!
我媽媽立刻來了一句:我才不相信你呢,你什麼時候說話算數過。
這個孩子立刻陷入沮喪。
或許,這個孩子曾經並不怎麼努力,可是,我更相信她是真的想開始努力學習了。
雖然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她下決心的那一刻一定是真的,為什麼不肯用另一種態度相信她呢?
家長完全可以說:「我相信你,寶貝,加油!」那將是另一個效果。
作為老師,我只能告訴孩子:「你媽媽那麼說,是在激勵你,她只是擔心你沒有足夠的恆心堅持下去。其實,聽到你要努力學習,她比誰都高興!」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被信任都是最大的動力!
我曾經讓班裡的學生自己辦了一份數學報《非常1+2》。
他們有的負責插圖,有的負責謄寫,有的負責排版,各顯身手,把報紙辦的有聲有色,學生們寫的小論文有的在雜誌上發表,令許多老師都感到很驚訝。
其實,你只要給孩子一片藍天,他們就一定能展翅飛翔!
02
少說多聽,做孩子的朋友
有的家長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居高臨下對孩子指指點點。
覺得自己啥都明白,啥都懂,啥都正確,而孩子哪兒哪兒都不完美,都有欠缺。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不肯再和你好好交流。
你就很難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就無法跟孩子溝通。
其實,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樣成熟和老練,更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樣有足夠強的自控力。
孩子有孩子的特點,我們要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心情,他的困惑,他的煩惱,永遠不要用不屑的語氣,小瞧孩子跟你說的任何事情。
因為,你眼裡的那些小事,在孩子的世界裡,或許就是了不起的大事。
我們要認真傾聽,然後再尋找機會因勢利導。
就在今天下午,我問辦公室的同事,如果讓你給學生家長一些建議,你們以為那些建議最好?
老師們不謀而合,異口同聲地說:
多做少說,注意傾聽,做孩子的朋友。
當我們和孩子因為某些事情意見不一致時,要擺平心態,放下身段,好好溝通,而不是想方設法去說服他。
當你利用家長的身份和威嚴最終強制性「說服」他的時候,看似你贏了,實則你輸了。
被父母尊重和理解的孩子,永遠是最積極最上進最幸福的孩子!
他們的世界裡永遠不會有孤單,他們永遠有堅強的後盾,這樣的孩子,前程怎麼會差呢?
03
要捨得批評孩子
我發現有很多家長「不敢」批評孩子。
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孩子錯了,也不敢說什麼,因為怕孩子不高興。
我們確實要尊重孩子,信任和讚賞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可是,他們畢竟年齡小,自制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差,受到的各種誘惑多。
當他們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就該嚴厲地批評指正,這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些事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父母該堅持原則的時候必須毫不猶豫地堅持。
你可以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各種特長和愛好,允許交自己喜歡的朋友。
但是,無論怎麼玩都不能耽誤正常的學習,無論有多少理由和藉口,荒廢學業永遠都是不允許的。
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家裡既是無法無天的「霸王」,又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巨嬰」。
他有他應該享受的權利,但也有他應該擔負的義務——責任和擔當是孩子必須具有的品質。
04
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我見過很多的家長,不肯用心陪伴孩子。
發現孩子成績下滑,就給孩子找個輔導班,覺得只要自己捨得花錢,就算是盡心了。
小學初中高中,只知道把孩子塞到託管班和輔導班。
其實,讓孩子發生根本改變的絕對不是補習班,你見過幾個孩子是在補習班裡變得出類拔萃的?
你只是花錢買一份心安罷了。
當然,如果孩子因為某些客觀原因落下一些課程,是一定要上補習班的。
或者有些孩子突然想好好學習,但基礎太差,找人補習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父母必須知道,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陪伴不是約束和干涉,不是時時待在孩子身邊,而是你的心要始終和孩子的心息息相通。
這個世界上,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交流。
無論多忙,都要留出一些時間用心陪伴我們的孩子。
05
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
幫助孩子做好各學段銜接
對中學生來講,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家長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自覺意識和自控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些孩子在小學一直處在優越的環境中,受到家長老師的寵慣和讚揚,然而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尤其發現比自己強的人很多,之前的那份「優越感」蕩然無存,於是從自信走向了自疑或自卑,學習成績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經過緊張的複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學校,他們一下子覺得自由了,產生了「鬆口氣」想法,於是被束縛的玩心全釋放出來,入學後無緊迫感,往往放鬆對學習的要求,等他們發現自己成績下降時,半個學期下去了,再想追趕就困難了。
家長要重視各學段的銜接問題。
首先,讓孩子端正心態,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刻苦努力的昂揚鬥志,不偷懶,不耍聰明,不走捷徑,要知道,「勤奮才是最好的捷徑!」
其次,假期中要提前讓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預習,把之前沒有學習而又要用到的一些知識補習一下,為順利度過中學學習生活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