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性消費時代,錢應該花在哪些地方?

2019-11-13     微笑書寫青春

又是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全民狂歡購物節,無數的消費者陶醉在這個折扣滿天飛的時刻,用最少的錢買最優的商品。正是這樣的消費熱情,帶動了中國雙十一的線上銷售規模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驚人的消費成交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眾盲目的消費心理。
我們現在的消費更注重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消費本身給我們的精神帶來的愉悅感。關於這種盲目消費的行為,究其原因是我們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方式出了問題。如果一味消費,而不懂投資,不會理財,富有和貧窮只有一步之遙。

那麼,與普通人相比,富豪們是如何消費的呢?

「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電影《大腕》中的這句經典台詞,雖然是戲謔,但卻反映了千禧年前富豪們的消費觀。富豪們用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方式標榜自己的身份,以維繫在社會圈層中的地位。比如購買奢侈品、豪車代步。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凡勃倫曾提出這種消費模式叫「炫耀性消費」,專指那些用於炫耀社會地位和身份的實用性消費。
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和消費能力的提升,豪車名表、名牌包等各種以前的「高端」消費品變得日益大眾化,標誌社會地位的作用逐步弱化。富人階層消費的重心從人們看得見的奢侈品牌轉移,進入到一種「隱秘的炫耀」的消費模式中。越來越多的富裕階層開始選擇不那麼炫耀式的生活,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費越來越趨於低調。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他常吃漢堡包,衣服也只買打折的,他的車平平無奇,售價不過10萬元,而他最喜歡的手錶是一種特別老式的電子表,售價僅僅10美元。巴菲特每天的早餐只用2-3美元,只穿一種版型的西裝,他對穿衣有句名言:一件衣服要是穿不到3年,就不要買。再看看世界上最年輕的富豪扎克伯格,他永遠都穿灰色T恤和套頭衫。

2018年,在Reddit上一篇題為《炫耀性消費已終結,現在是無形消費時代》的爆款文章,適時把握了國外富豪消費觀念轉變的動向,美國的精英階層們已經不用奢侈品炫富了,他們有了更高級的方式。
富人階層避開了過度的物質消費,把越來越多的財富投入更優質的教育、最好的醫療保險、文化等「投資性消費」領域。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伊莉莎白•科瑞德-霍爾基特在她的新作《昂貴的小幸福:關於有志階級的理論》中就分析了美國當代社會富人階級消費觀念和行為的變化:相比於中產階級把大量的錢花在購買傳統的奢侈品上,現代的高收入群體更願意把錢花在教育、醫療、食品等看不見的方方面面。

富人階級從注重炫耀性消費到注重隱形消費的轉變已經發生。數據顯示,在教育、育兒、SAT補課班、政治和其他諸如此類的隱性消費上,美國的富人階級比其他階級更捨得花錢,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隱性消費的比例開始明顯上升。

從炫耀性消費到投資性消費,這一趨勢在國內富裕人群中也已經開始顯現。近年來,國內富豪的消費觀念也在逐漸發生改變,他們的主要關注點由物質的享受轉為精神層面的提升,把大筆資金投向文化、教育、退休和醫療等無形消費領域。根據全球最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此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富人受「地位」驅動的消費觀已經變淡,中國富裕階層在繼續消費以證明他們富有的同時,也已經將藝術品收藏和旅行作為他們花錢的方向。中國富裕人群對藝術品收藏的熱情達七成,越來越多的人收藏投資頂級藝術品,並由此積累財富。

近年來,中國富裕人群對子女教育投入的比重也在不斷擴大。胡潤研究院2019年9月發布的「2019中國超高凈值人群消費價格指數」顯示,名校教育價格連續13年上漲,是所有統計品類中漲幅最大的一項。除了企業家願意就讀商學院課程之外,對子女教育的投資也是高凈值人群的一大核心需求。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興富有階層選擇送子女出國留學,而且留學年齡日趨低齡化,他們希望子女能夠從小獲得最優質的教育,站在更高的起點放眼整個世界。
炫耀性消費本身就是終點,而健康、教育、養老等非炫耀性消費都是為了提升生活質量,改進下一代的社會流動性。對於今天的富裕階層而言,選擇非炫耀性消費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社會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Ji4Y24BMH2_cNUgcJ4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