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投資者如何進行投資理財規劃?

2019-11-08     微笑書寫青春

巴菲特在2013年股東大會上說:「投資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一類人是專家型投資,花費很多時間進行研究分析,成為非常了解企業的投資專家;另一類人是業餘投資者,由於忙於其他工作,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研究分析股票。如果你只是一個業餘投資者,沒有投入多少時間研究分析,千萬不要試圖像專家型投資者一樣進行投資操作。」

這無疑揭示了業餘投資者在風險控制和投資產品選擇方面與專業投資人有巨大差距。本文針對業餘投資者的定義、投資現狀、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並對業餘投資者如何進行投資理財作出建議。

一、業餘投資者的定義

投資者如何定義自己是專業還是業餘呢?是按照投資的時間?還是按照投資收益率?還是依據自己過去所受到的教育?

我認為有三個標準可以參照:一是你用於研究投資項目的時間與專業投資者一樣多嗎?二是你收集企業信息與分析企業的能力與專業人士有差距嗎?三是當投資出現虧損你的態度和情緒像專業人士一樣好嗎?四是你的長期投資收益像專業人士一樣穩定優秀嗎?如果你不符合上述四點要求,那麼我認為你是一名業餘投資者。

二、業餘投資者的投資限制因素

1、風險把控能力不足

以我國股市為例,業餘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以「散戶」的角色存在,他們對於資產升值的慾望較高,當股市行情看漲時就會將家庭資產由銀行轉向股票市場。這樣雖然能滿足一部分理財投資的需求,但股票、基金和期貨等高風險金融理財活動波動性較大,經常會出現「套牢」或「賠本」的狀態。業餘投資者由於缺乏理性,在進入市場前沒有進行很好的信息收集和風險評估,往往結果就是血本無歸。

2、從眾消費心理

人的天性是從眾,如投資者可能觀察某股很長一段時間,猶豫中的業餘投資者往往是因看到周圍的人都賺錢了,才會跟風買入,而這時股價已經處於高位,我們高估了股票繼續上漲可能性。相反,即使是買到了價格合理的股票,可是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眾多,也不存在一支股票是穩賺不賠的,但試想如遭遇連續下跌,看到周圍的人都拋了,是不是就拿捏不住了,也跟風拋售。結果拋了不久,股票大漲了,從而懊悔不及。

而作為專業投資者,平時大量的針對性學習訓練和實踐經歷使他們面對股市的漲跌早已處變不驚,反而能逆勢投資,人取我棄,人棄我取。可是,無論是穩定的投資選擇能力,還是穩定的應對能力,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和實踐磨練。而對於業餘投資者來講,一次投資的錯誤就可能造成家庭日常生活水平的下降,並且克服從眾心理,意味著要做出與大多數人相反的決策,如果沒有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的積澱,這很難做到。

3、投資交易頻繁

業餘投資者與專業的投資者相比最大的投資特點就是操作頻繁。就像業餘球手完全沒有一套比賽模式,亂打一氣,最後都是輸在失誤過多上,而專業球手不會亂打,一步一步按套路打,沒有機會不會輕易進攻搏殺,先保不輸,再等機會求勝。類似,業餘投資者沒有做好長遠打算就貿然投資,頻繁的交易使交易費用吃掉了盈利的很大比例,或者是購買主動型股票基金,隔三差五又贖回再申購,結果管理費吃掉了收益的很大比例,又或者去買私募基金,管理費加上業績提成,又吃掉了收益的很大比例,最終導致收益不佳。

4、資產狀況不佳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投資方式有股票、債券、房地產、保險、基金、貴金屬等業務,針對業餘投資者來講,投資資產的薄弱也是制約投資收益率的一大因素。如不動產投資是過去十年里收益很高的投資選擇,但進行不動產的投資要求相對太高,對於單個業餘投資者來說經濟狀況不允許,即使購買了房產,也是多用於居住,無法進行資產套現。而且資產的受限不僅僅制約了可投資的項目,也限制了資產組合的可能性,使風險多集中於某個領域,無法進行分散。

三、業餘投資者如何理性投資——投資組合

1、進行投資組合

作為業餘投資人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投資的穩賺不賠,況且人類是十分感性的生物,在面對經濟收益波動時,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理性。因此業餘投資者要想實現投資理財收益的穩定就需要進行投資組合,這樣就能有效地彌補某項投資失誤所造成的損失。

從個人投資理財的工具看,不同的投資工具有不同的風險,且收益和風險呈正相關關係。但是,在投資理財組合中,通過選擇適當的投資工具和合適的投資比例,進行組合投資,可以實現提高投資收益穩定性和擴大收益的目的。當然,也有一些業餘投資理財者擁有較多的資產,可以承擔更高的風險,故此他們可以選擇快速增值的投資工具進行投機套利,即傾向於選擇收益較高、風險較大的投資工具進行搭配組合。因此,在選擇個人投資理財策略時,應重點考慮個人實際情況,看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是否符合投資預期。

2、制定投資計劃

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是個人進行獨立投資還是在專業人士幫助下進行投資,我們首先做的都應該是構建一個投資計劃。在這個投資計劃中我們應該詳細地考慮我們自己所願意承擔的風險、投資的目標。我們要明白「高收益」對應著「高風險」,必須考慮實現你的投資目標意味著多承擔多大的風險,有多少損失的可能。而且業餘投資者進行組合投資時,不僅要考慮單一投資工具的風險狀況,還要結合投資工具自身的特點考慮投資組合的短期、中期和長期情況,按照不同期限的投資方式進行均衡分布,考慮投資工具期限或者說進行流動性組合,這可以實現個人投資理財的預防功能,實現長期的投資收益穩定。

所以說業餘投資者在投資理財時,應結合投資工具的自身特點、投資者的現實情況,如資產水平、個人風險偏好、個人生命周期等因素進行組合投資,以確保投資的保值增值,儘可能獲得最大穩定資產效用。

3、選擇適合的投資理財工具

個人投資者在明確進行投資組合目標的基礎之上,首要考慮的就是投資工具的選擇,可以通過了解各種投資工具的特徵,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來制定投資組合。由於個人進行投資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資金的保值增值,所以我們可以將投資工具主要分為兩大類,即保值型投資工具和增值型投資工具。

保值型投資工具包括儲蓄、保險和債券。儲蓄作為一種基礎性投資理財工具,具有變現性強、獲利性低、安全性高的特點,個人持有一定的儲蓄可以滿足個人日常生活消費和應急所需,保證資產流動性。保險在個人投資理財中是為轉移風險而進行的資產配置,是對未來損失進行的一種財務分擔安排,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常見方法。保險的類型有保障性和理財型,可以滿足不同的投資要求。債券在個人投資理財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安全性高,收益性穩定,到期收回本息的特點。個人投資債券主要依靠價差獲得收益。

增值型投資工具包括股票、投資基金和房地產投資。其中,股票是個人投資理財中收益高、風險大的工具,收益源於資本利得和紅利分配,同時股票具有較強變現性,可在資本市場上自由買賣,但價格影響因素較多,所以收益具有不確定性。投資基金是以組合形式進行投資的方法,通過對中小投資者的資金進行組合分散投資,集中中小投資者的分散資金投資更多的債券、股票等,通過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而房產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既是消費品同時也是投資品,只是近年來更多家庭把其當成了投資品。但房地產投資的流動性差且會占用較多資金所以在投資理財應該進行審慎投資。

4、根據生命周期進行組合投資

格里克於1949年提出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論,雖然個人投資理財可選擇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我們在投資時要考慮到我們正處於生命周期中的哪個階段,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投資理財策略,做好投資理財。具體包括:

第一,青年階段,年齡大約為20歲~28歲,剛剛步入社會,事業剛剛起步,父母身體素質較好,投資理財認知水平還較低,財務能力偏低,也不穩定,所以選擇投資理財策略的目的旨在增加資產,可承受中高程度的風險,可以選擇成長型投資工具進行組合配置,如20%-30%的股票、40%-60%的債券和基金、10%-20%的保險和10%的儲蓄;

第二,成長階段,年齡大約為 28歲~45歲,投資理財意識初步形成,事業趨穩,但是由於組織了家庭,尤其在有小孩後,孩子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而且隨著父母年齡增長,作為子女也需要準備一部分資金。因此這一階段生活壓力較大則需要選擇相對風險較低、穩定的投資,一小部分的投資失敗都會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因此可以選擇穩健性的投資組合,例如30%-40%來購買教育基金或教育理財型保險,20%-30%的基金或債券,10%-20%用來為孩子和自己購置保障性保險和10%的儲蓄;

第三,黃金階段,年齡大約為45~60歲,是投資理財的高峰期,財務能力最高,事業穩定且面臨退休轉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出現醫療支出以及支付孩子組建家庭的必須費用,所以這一時期進行投資理財時應該注意其流動性,而且他們的投資理財目的是實現資產穩健增值,所以應該選擇穩健型投資理財產品進行組合,如 40%~60%的基金債券、10%-20%的股票、10%-20%的儲蓄和10%左右的保險;

第四,退休階段,年齡約為 60 歲以上,隨著人生前期的財富積累,投資理財意識已經成型,財務能力中低,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保本,選擇保本型投資產品進行組合,如 5%-10%的股票、50%-60%的債券和基金和30%-40%的儲蓄。

5、選擇信譽高的理財平台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國民知識水平的提高,操作靈活、收益性高的線上理財與網際網路投資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同時也暴露了一些缺點,如一些 P2P 借貸平台打著「高收益,零風險」的旗號圈錢,最終卻沒有兌付能力紛紛跑路,害得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所以面對各種投資理財app,我們應該始終保持理智。

這就要求我們全面了解投資平台的相關信息,比如在app或官網查詢相關成交數據,包括投資額、累計發放收益、累計投資人數等。或者觀察平台產品的投資期限和預期收益,看是否有長期的投資產品,並留意其產品的預期投資收益,如果平台中無長期投資方式,且產品的收益率遠遠高於市場中的同類產品,我們應該提高警惕,放棄投資。再者,我們可以上網查詢有無工商認證,分辨平台安全性,挑選相對靠譜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及平台。

四、結束語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這句膾炙人口的話語絕非危言聳聽,但如果盲目地處置自己的資產,不但不會得到一個較好的收益回報,反而會損失更多。作為業餘投資者,我們應以組合投資為主,根據個人所處生命周期的和自身的投資目標制定投資計劃,了解常見的投資方式,協調好投資理財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問題,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理財,這樣我們才能通過投資理財來提高個人的生活質量,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

想深入了解「股權投資項目」「固定收益投資項目」,可以私信小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XFxSm4BMH2_cNUgUh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