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影像診斷是最重要的檢查和醫療輔助手段之一,患者到醫院看病,總免不了用到超聲檢查診斷。由於超聲檢查具有實時、無創、無危害、圖像富於實體感、接近於解剖真實結構等優點,其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泛。
在超聲診斷中,超聲探頭是唯一接觸人體的部分,有些探頭甚至接觸無菌部位,極易被污染。
然而,部分臨床醫務人員認為,醫用超聲探頭接觸患者完整皮膚,使用一次性保護套就能起到隔離作用,存在無需對醫用超聲探頭進行消毒的錯誤認識。
一、探頭污染研究
為此,某研究團隊對探頭污染進行研究。該團隊對北京市5家醫院超聲科已清潔、消毒完成的體外超聲探頭和陰道超聲探頭進行採樣、檢測。
最終的結果讓人憂心。
從這5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採集到體外超聲探頭173份,菌落總數超標率90.17%,8份體外超聲探頭上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1份探頭上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採集陰道超聲樣品63份,菌落總數超標率98.41%。
由此可見,醫院超聲檢查使用的體外超聲探頭及陰道超聲探頭細菌污染嚴重,衛生狀況堪憂!
實際上,超聲探頭在醫療機構使用過程中反覆接觸人體皮膚、黏膜或存放容器,並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診療過程為帶菌過程,存在醫院感染風險,亟待尋求合適的方式進行消毒滅菌。
二、常用消毒方式分析
就目前來看,探頭消毒方式有很多種,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四種:
1、使用消毒耦合劑
醫用超聲耦合劑是在超聲診斷和治療操作中,充填或塗覆於超聲探頭、治療頭與人體組織之間,用於透射超聲波的中介媒質。很多醫院會採購大量消毒型耦合劑,配合紙巾對探頭進行消毒。
然而,消毒型耦合劑作用時間比較短,無法達到消毒效果;使用成本較高,增加了患者的費用負擔,長期以來為患者所詬病。
2、普通衛生紙巾擦拭
國內大部分醫院使用超聲探頭接觸患者後,通常使用普通衛生紙巾擦拭,主要作用是擦掉殘留在超聲探頭上的耦合劑。
超聲探頭通常需塗抹凝膠介質的耦合劑(非殺菌型),該凝膠又容易沾染細菌,可能導致醫院感染暴發。使用普通衛生紙巾擦拭探頭上的耦合劑,只能帶走一部分細菌,如果不進行下一步的消毒處理,醫用超聲探頭仍可作為傳播感染的媒介。
3、一次性保護套
經陰道超聲探頭因為需要接觸患者陰道黏膜,為避免交叉感染,一般採用一次性保護套,但是用完後不對探頭進行消毒處理,直接接觸下一例就診患者陰道黏膜,發生交叉感染風險較高。
若操作過程中一次性保護套出現破裂,甚至有可能導致性疾病傳播的風險。
4、消毒濕巾
消毒濕巾具有清潔與消毒同步、方便、快捷的優點,常用於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
然而,國內大部分臨床使用的消毒濕巾含有乙醇,有刺激性氣味,且容易導致探頭受損,影響圖像質量,也不是最佳的消毒方式。
5、超聲探頭消毒器
超聲探頭消毒器是利用280nm 紫外線進行消毒、滅菌的儀器,具有光譜單一、照射均勻、殺菌徹底、快速消毒、操作方便等特點,適用於各種超聲探頭的消毒。
與其他消毒方式相比,利用超聲探頭消毒器,極大地縮短了探頭消毒的時間,30s達到中水平消毒效果,60s完成高水平消毒滅菌效果,工作效率高,輕鬆實現了國家要求的「一人一用一消毒」,能有效降低因探頭污染而造成病患感染的幾率。
經3次重複試驗表明,東紫科技超聲探頭消毒器開啟照射30s,對物體表面自然菌、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龜分枝桿菌及枯草芽胞桿菌黑色變種的殺滅對數值>3.00,符合《消毒技術規範》(2002年版)的要求,可見超聲探頭消毒器消毒效果最佳。
除了消毒效果好,東紫科技超聲探頭消毒器還有很多優點:
1. 創新:創新使用紫外線LED產生的高頻低波長的冷紫外光消毒方式;
2. 快速:60s完成高水平消毒滅菌效果,方便又高效,實現「一人一用一消毒」;
3. 安全:物理消毒,對聲透鏡、探頭外殼無損傷;
4. 環保:紫外線LED消毒技術壽命長、耗電低、綠色環保;
5. 智能:輕輕一放,全自動完成消毒,操作十分便捷;
6. 靜音:特殊隔離全靜音工作方式,不產生噪聲干擾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