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喂養陷阱多,新手父母5種坑儘量避免踩

2020-10-07     銀花育兒

原標題:寶寶喂養陷阱多,新手父母5種坑儘量避免踩

原創 銀花育兒 2020-10-07 11:06:22

文/銀花

有了寶寶後,對爸媽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科學,可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的喂養問題往往是頭號煩惱的問題。

雖然科學喂養聽起來不錯,但是現在信息繁雜,需要父母們去甄別,才能給予孩子真正的科學喂養。

而下面幾種喂養陷阱,是家長們最易踩的坑:

一、寶寶喝水去火,但6月齡內喂水不如不喂

在我的工作中,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有時就聽到「經驗人士」這樣說:

寶寶尿黃了,這上火了,喂點水吧;寶寶舌苔厚,上火了,喂點水吧;寶寶眼屎多,喂點水吧,因為水能去火。喝水可以防止寶寶上火,這好像成了很多人的共識。

其實6個月內的寶寶不用喂水,母乳里有足夠的水,即使是配方奶粉喂養,只要正確沖調,配方奶里也是有足夠的水的。

在我國衛健委給嬰幼兒的喂養建議里,也明確說過:

嬰兒6月齡內應純母乳喂養,無需給嬰兒添加水、果汁等液體或固體食物,以免減少嬰兒的母乳攝入,進而影響母親乳汁分泌。

6個月內不建議喂水的原因是:

寶寶胃容量本來就小,尤其是新生兒,幾勺水就可能占掉了新生兒胃口的一大半,水能給寶寶帶來的是飽和感,卻無法帶給寶寶營養和熱量,喝水會導致吃奶量減少,可能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加上寶寶腎臟發育不完善,水的攝入也可能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

如果奶量充足,寶寶渴了餓了,想喝奶時就喂寶寶,寶寶是不會缺水的。

因此,正常情況下(寶寶生病脫水的情況除外),純母乳寶寶在六月齡添加輔食之前,是不需要額外喂水的,等寶寶添加輔食了,可以適量喂點水。

二、米湯做輔食超級有營養

寶寶6個月了,準備加輔食了,可是婆婆說沒有什麼比米湯更有營養了,到底該不該聽她的?

米湯,在一些地方被稱為「米油」,被認為是營養中的精華。而給寶寶喝米湯,也是被認為是非常有營養的。

其實,米湯的蛋白質含量低,主要成分是水和澱粉,它的能量和營養密度很低,以米湯做輔食,寶寶基本上就是喝水喝飽了,是無法從米湯中吸取足夠的營養和能量的,尤其是滿六月齡後,寶寶從母體內獲得的鐵已消耗殆盡,需要強化鐵的食物,很顯然米湯不是首選輔食。

通常兒科醫生都會推薦強化鐵的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因為這種輔食可以強化鐵且不會引起寶寶過敏。

三、用果汁代替水果

有家長認為果汁很健康,酸酸甜甜好入口,寶寶也喜歡,加上擔心寶寶發生哽咽等問題,所以更傾向於給寶寶喝果汁。

可是,當水果榨汁後,很多營養都流失了,比如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果汁中只剩下大量的糖分和水,長期喝水果汁容易導致寶寶肥胖、增加患齲齒的風險。此外,喝慣了果汁的孩子也不容易接受白開水,長大了只願意喝有味的飲料和水,也為孩子未來的健康埋下了隱患。

1歲前的寶寶不要給他喝果汁,即使滿周歲了,每天攝入的果汁量也不要超過120毫升,更不能拿果汁當水喝。

因此,給寶寶喝果汁,不如給他吃水果。

四、寶寶不愛吃蔬菜,用水果代替

不愛吃蔬菜,是很多寶寶的常態。但有的父母覺得,寶寶不愛吃蔬菜,索性給他吃水果好了。但是蔬菜和水果各有各的好處,都是寶寶需要的。

蔬菜粗纖維含量很豐富,利於腸肌蠕動,不易引起便秘;蔬菜中的無機鹽含量也較高,能夠保證寶寶攝取生長發育必需的鈣和鐵。

因此,如果寶寶不愛接受蔬菜,家長要想辦法讓寶寶接受,比如改變蔬菜的性狀,做成餡、做成麵食讓寶寶接受。

五、寶寶滿6個月就能吃鹽了

我認識一位阿姨炫耀說:「兒媳婦原本不讓她在孩子的輔食里加鹽,可是她給加鹽後,孩子吃的特別香,兒媳婦一看孩子吃得香,後來也不阻止她在孩子的飯里加鹽了。」

很多人覺得,寶寶添加輔食就可以吃鹽了,所以給寶寶做的輔食總願意放鹽。

據研究表明,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內,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鈉含量是非常低的,6個月前完全可以通過母乳來滿足這需求,6個月後可以通過繼續母乳或逐漸添加的無鹽輔食中獲得,所以天然的食物是完全可以滿足寶寶對鈉鹽的需要。

並且過早給寶寶加鹽,也會有這樣的危害:由於小寶寶腎臟發育還不健全,從小鈉鹽攝入過多,無法把體內的鈉鹽充分排泄出去,易造成體內鈉離子過剩,加重腎臟負擔。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孩子攝入鹽過多,不利於寶寶心血管的發育,過早接觸人工調味品,會影響孩子味覺發育的過程,形成重鹽的飲食習慣,還容易帶來成年高血壓等疾病。

世上99%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真正的愛肯定是適合孩子並對孩子有益的,甄別喂養方式,寶寶吃得科學、健康了,才能更加茁壯成長!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FqmDnUBLq-Ct6CZLU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