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好久沒去看電影了,最近聽說《哪吒之魔童降世》廣受網友們好評,帶著一種好奇,也趁著暑假有空,在上周末帶女兒去看了這部在豆瓣上評分很高的電影。
原本只把抱著一種陪孩子看電影的心情去的,但看完電影之後,完全顛覆了我曾經對哪吒等人的固有印象。
這部電影里有好多感人的鏡頭和精彩的對白,都深深觸動了我。
看完《哪吒》,方才知道孩子成長不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且行且珍惜。
很多觀眾都被影片中哪吒的那種不認命精神所打動,但更打動我內心的卻是哪吒父母——李靖夫婦對哪吒的那份濃濃的親情和所呈現出來的良好家風。
哪吒不是平常孩子,據說是魔丸轉世。在眾人眼裡,他天性頑劣,脾氣暴躁、性格孤僻、總愛給人添亂。
種種壞習慣於一身的哪吒很不幸成為不被周圍人認可的壞少年。
如果這個少年生長在一般家庭,估計就會從此沉淪下去,長大之後真的就可能成為品質惡劣的人,人生將永無出頭之日。
但幸運的是,哪吒有一個既講原則又深愛自己的父母。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對李靖夫婦的認識,2019版本的李靖夫婦,堪稱為人父母的良好典範。
李靖夫婦對孩子是一種無私的大愛,是溫暖孩子、化解堅冰的強大力量。
但只是光懂得愛孩子,還不足以能夠改變孩子身上的那些惡習。
在我看來,真正厲害的還是李靖夫婦主導的良好家風。嚴愛相濟的家風,不僅有愛,還有基本的規則,硬是把曾經的不良少年哪吒引回到了做人的正道。
在李靖夫婦良好家風的影響教育下,哪吒終於涅盤重生,從被村民唾罵的「小魔丸」,變成了一個救萬民於水火的大英雄。
李靖夫婦的家風,是促使哪吒最終逆天改變命運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就是良好家風對孩子的巨大影響。
家風良好,孩子的三觀才能正;孩子的三觀正了,TA在未來才能走得更長遠。
我們在影片中看到,哪吒不被周圍的人待見,被大家罵作是會帶來災禍的妖怪。
村民們無意識地就給哪吒貼上了一個壞孩子的」標籤「,面對這樣的標籤,哪吒感到一種巨大的無助和惶恐之感。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自然就聯想到當下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又何嘗沒發生過類似村民的」貼標籤「舉動呢?
比如,一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孩子被貼上「差生」標籤就是最常見的現象之一。
那些所謂的差生難道就不是大人貼標籤的犧牲品嗎?
父母們或許沒有意識到,這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是巨大傷害。
在知乎上某網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被貼差生標籤的心情:
那是一種失望、自甘墮落和無能為力的落敗感。
當被人貼上了「標籤」,就連上可入天、下可入地、武藝高強的哪吒都無法忍受,更不要提那些凡夫俗子、可憐無助的孩子了。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
「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而且孩子就像是一張空白的畫板,而標籤是一個具有導向性的指示。「
也就是說,當父母給孩子貼上差生標籤,孩子就真的以為自己是差生了,大多都會放棄自己的努力。
而當父母給孩子貼上一個積極正能量的標籤,孩子就會不自覺地產生這方面的心理暗示,不斷朝著標籤所指的方向轉移。
正確做法是,父母儘量多對孩子積極和正向的鼓勵和支持,這將促使孩子越來越優秀!
在影片中,我還看到一個戳心的鏡頭:百忙之中的哪吒母親難得抽空陪孩子踢毽子,就把很少笑的哪吒樂壞了。
在哪吒過生日時,為了讓他高興,日理萬機的李靖放下將軍的身份,挨家挨戶求著村民們來參加兒子的生日宴。
這些都是李靖夫婦以父母的身份對孩子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溫暖的愛。
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如果沒有父母的陪伴,難以想像哪吒以後會成為什麼樣子。
連神通廣大的哪吒都需要父母的陪伴,更不要講世俗的普通孩子了。
學齡前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如果錯過這一關鍵時期,將對親子關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響。
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大都缺乏安全感,難以和父母建立正常的親子關係,這就為以後產生一系列教育問題埋下隱患。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管再忙再累,父母每天也儘量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陪孩子。
父母的陪伴,才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才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天下沒有不能教育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帶女兒看完這部《哪吒》,我只覺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