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代 | 潯城往事——琵琶亭逸事

2023-02-08     馮曉暉

原標題:陳新代 | 潯城往事——琵琶亭逸事

說明:「潯陽文史」系列發布老一輩九江文史專家們的文章,為的是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廣泛傳播。除修訂個別標點,適當添加分段和圖片外,編者不對文章做更多修改。為尊重原作者,文章首發於「潯城敘話」公眾號,再由編者的公眾號「馮曉暉」轉發。

本篇選自2020年出版的潯陽文史參考資料叢書《潯陽逸聞》。

陳新代(作者像,編者攝於2022年10月)

白居易在潯陽江頭夜送客,寫下了名作《琵琶行》。後人為紀念,在九江龍開河西岸建有琵琶亭。曾是九江遊覽勝地,許多名人如唐朝的元稹、宋朝的蘇東坡、周弼、白玉蟾等都到過琵琶亭,並留下了他們的詩篇。

原文配圖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 年)夏,岳飛之子身為朝散大夫的岳霖,被召去京城杭州,乘船路過第二故鄉江州,引發思念,加上天氣炎熱,便停船在龍開河上岸,也來到琵琶亭上休息,擺酒小酌。這時,一位算命先生過來,岳霖就請他為幾個家人測字,都還測得准,岳霖一高興,請他同飲。

飲酒間,算命先生忽然問岳霖:最近看到邸報(朝廷傳知朝政和新聞的報紙)沒有?原來邸報登了淳熙十六年正月末,宋孝宗將皇宮裡的德壽宮改名為重華宮。四天後的一月初,又下詔退位讓禪於太子,即宋光宗。為巴結新皇上,大臣們上書請以光宗的生日為重明節,得到詔准。算命先生說:「重華、重明都不是好名字,'重'字拆開來,就是二千日,這個兆頭很不好!「岳霖不敢聽這議論皇家的話語。急忙起身,酬謝了算命先生之後把他打發走了。

原文配圖

不料過了數年,宮廷里發生了一件事情,恰恰印證了這位算命先生的話。原來光宗登基後,身體虛弱,疏於朝政。皇后李氏驕橫恣肆,挑撥光宗父子關係。紹熙五年(1194 年)六月,太上皇孝宗突然駕崩,光宗稱疾不出。一時朝廷無主,人心惶惶,幾位大臣和內宮商議,請吳太后出面,舉行禪位大典,讓之前未被冊立太子的光宗第一個兒子趙擴繼位,史稱宋寧宗。而光宗還蒙在鼓裡。大典第二天,新皇帝參拜他才知道。雖是惱怒,但木已成舟,只能將錯就錯。

宋光宗從淳熙十六年二月初登基,到紹熙五年七月稀里糊塗退位,按日子算,剛好 2000 天。正應了琵琶亭那位算命先生的予言。這件奇事被經歷此事的岳霖之子岳珂記錄下來,寫下了《琵琶亭術者》這篇筆記。筆記最後,岳珂感嘆:這究竟是天意命運呢?還是偶然的巧合?九江琵琶亭,也因這起逸事而在歷史上留下了記載。

原文配圖

後來的琵琶亭歷經廢興,幾度毀建,僅在明清時期就有萬曆間兵巡道葛寅亮、雍正間兵巡道劉均、乾隆間關督唐英進行過重建或修茸。1918 年日本出版的《支那省別全志》地圖上(見附圖)載有琵琶亭的具體地址,而後來的民國地圖上,這位置上的琵琶亭卻變成了宣化宮。由於圖上同時標有租界,這個變更的時間應是 1918 年至 1927 年之間(1927 年租界已被收回。宣化宮及民國地圖亦見附圖)。再到後來,這個宣化宮也蹤跡全無。

原文配圖

1988 年 3 月,九江市政府在九江長江大橋東面復建新琵琶亭,占地 3300 多平方米,近年又在擴建。現已成為九江城區內一處著名風景區。

讀後記:陳老師的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件逸事。岳霖是岳飛的第三子,是岳飛故事的收集與編撰者,也可以說他是岳飛傳奇的重要推手。

在《九江歷史上的今天》系列中,筆者也寫過一篇琵琶亭,和陳老師的維度不同,偏重於講述新琵琶亭的修建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照來讀,您可在網上搜索《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7月3日 · 潯陽江畔琵琶亭》),或關注筆者同名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eec470b2a33ba4da035376c51039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