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多鄰國英語測試在深圳成功舉辦第二屆校長論壇閉門會,論壇主題為「AI時代,未來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挑戰與創新」。
深圳萬科梅沙書院校長竇連輝參加論壇和圓桌討論,並在論壇中做如下分享: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需要思考的,不僅是如何將學生送到合適的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如何能為未來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對於國際化基礎教育體系而言,完整的培養那個邏輯是要求學校既要懂得大學的選拔標準,也需要理解社會的發展需求,兼顧眼前與遠方。
本次校長論壇閉門會議是多鄰國英語測試成功舉辦的第二屆,作為全球首個數字化留學英語水平評估測試,多鄰國英語測試的考試成績已經得到全球超4500所院校項目認可。
回顧舉辦校長論壇的初衷,多鄰國英語測試中國區市場發展負責人萬昕介紹說:「中國的國際高中以及公立高中國際部的校長們,對國際教育的理解與見解是非常全面的、具有戰略性與前瞻性的,我們希望通過校長論壇這個平台,將國內有影響力的深耕行業多年的校長們專業的、真實的聲音,傳遞給海外名校的招生官們,促進雙方對彼此的了解。」
萬科梅沙書院成立於2015年,是由深圳市萬科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辦,並經深圳市教育局審核批准,具備開展高中國際課程實驗資質的民辦國際化學校。
2018年,高端藝術項目萬科梅沙書院·藝術學院成立,專業與學術並重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壁壘,成為大灣區乃至全國全日制中學的藝術教育典範。
書院目前開設三大課程體系:中美融合課程(US Track)、中英融合課程(UK Track)和藝術方向(VMAA,即萬科梅沙書院·藝術學院)。
萬科梅沙書院秉承「創造成就未來」的校訓,致力於培養具有中國精神的世界公民和領袖人才。
竇連輝校長既是名師也是優秀校長,擁有豐富的國際教育教學和管理經驗。
在介紹書院辦學理念時,竇連輝校長重點介紹了「高度銜接、多元選擇、全人成長」三個代表書院的關鍵詞,表示「通過三大課程體系以及內部保障、外部提升和全面覆蓋聚焦學生學術基礎,通過全面支持、中國文化傳承、生涯規劃和行為引導聚焦個體發展,通過社區參與、校園活動和學生組織聚焦集體價值,最終實現培養具有中國精神的世界公民和領袖人才的育人目標。」
01
應對升學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竇連輝校長始終認為,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需要培養出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為未來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但在國際化基礎教育階段,將孩子送到優秀的世界名校入讀也是我們的核心任務之一。客觀而言,在完整的教育培養邏輯中,我們既要看遠方,即社會的需求,也不可避免地要完成當下的任務,即考慮孩子的升學之路。
面對近日多所海外高校採取了標化成績可選的政策,竇連輝校長認為無須過度擔心,他強調:我們一直希望知道大學衡量學生的入學標準是什麼,但其實無論大學給出了什麼標準,我們都應該有信心與之「適配」,只是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以這次標化成績的可選擇性為例,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對學生評估標準的重新考量,及時做出調整。
02
呈現個性化選擇
強調天分與努力
在談到學校應如何調整培養方式以增強學生應對不確定性的技能或能力時,竇連輝校長建議學校在實現學生個性化選擇呈現的基礎上,使用適當的評估方式佐證學生的天分和努力。
此外,竇連輝校長還指出,學生在應對升學的不確定性時,要有一些必備動作,比如準備語言成績,了解自己的GPA趨勢等,也應該考慮到如果取消標準化成績後,用什麼材料替代成績呢?雖然這些情況都是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數據也一定是招生官在兩分鐘內能所能看到的材料。
接下來,學生還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呈現自己的個性化履歷,給招生官一個錄取的理由。因此怎樣展示自己的選擇路徑,如完整的職業規劃、專業選擇及高中階段的課程選擇;怎樣添加輔助材料,突顯自己在這個領域上的天分和努力等,都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