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拼高考,要麼卷留學?一群愛折騰的孩子,終於找到了一條避開內卷的道路

2023-10-26   外灘教育

原標題:要麼拼高考,要麼卷留學?一群愛折騰的孩子,終於找到了一條避開內卷的道路

看點 儘管今天的教育類型越來越多元,但無論是高考還是留學,似乎都離不開應試的趨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致極學院應運而生。作為一所由一批企業家創辦並與海外多所大學合作的學校,致極學院提供適合中國孩子的博雅教育,並免除了升學之憂。這所學校,會成為中國學生突破內卷的一條新路嗎?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Jennifer 編丨Chelsea

今天的教育類型很多元,既有較為傳統的公立教育和民辦教育,也有高大上的國際化教育、雙語教育,還有更為靈活的小微創新教育...

可是,為什麼如此豐富的選擇,依然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深陷內卷的疲憊?

原因不難發現。所有選項幾乎都指向兩條殊途同歸的「出口」——要麼拼高考,要麼卷洋高考。

儘管內容和形式不同,但是都需要學生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將自己打磨成某一規則體系所認可的「優勝者」,儘可能早地為升學和申請做準備。這些年,國際化教育也開始了應試的趨勢。

但不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都適合這樣的賽道。那些個性突出、愛折騰、有自己成長節奏的學生,他們的出路在哪裡?那些更擅長體驗式學習,有很強的創新精神,卻苦於和應試型學霸一起捲成績的孩子,更適合他們的教育環境在哪裡?

前幾天,外灘君探訪了一所非常特別的新學校——致極學院,它的出現,或許能給孩子和家庭一條嶄新的出路

它是著名管理學者肖知興教授聯合國內一批優秀企業家所創辦的一所微型大學,已經和海外多所大學取得合作,採用「1+3」模式,學生畢業後可以將學分轉往海外合作院校並繼續升學。

目前,致極已經和海外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本科項目,包括美國的舊金山大學、聖路易斯大學;英國的杜倫大學、利茲大學、卡迪夫大學;澳洲的雪梨大學、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等海外十餘所大學,其中不乏世界排名前100、甚至前20的學府。

作為海外高校在中國的聯合校區,這在國內屬於首創。對於中國家庭來說,致極無異於提供了一個有別於傳統高考和國際升學的新選擇。

令人欣慰的是,那些在現有教育體系里身處邊緣、感到格格不入的學生,不僅有了承托自己的出口,更有可能在這裡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一群愛折騰的孩子

與一所小而美的「微型大學」

外灘君到訪致極學院的下午,宛如置身一座藝術空間。這座坐落於上海虹橋國際展匯的學校,沒有傳統的校園和圍牆,它所在的建築群落,既有中國傳統的審美意境,又融合了先鋒設計理念。

致極學院

探訪期間,外灘君遇到了幾位剛剛下課的學生。他們過往的求學經歷,或許是很多致極學生們的一個縮影。

來自昆明的Daniel ,是一位身高超過1米9的壯實男孩,愛好戶外運動,對設計感興趣。來到致極之前,他經歷了一段極其坎坷的求學歷程。

Daniel說,自己最早在一所體制內學校讀書,壓力很大,作業都寫不完,他只能熬到凌晨兩三點先睡覺、五六點再爬起來補作業,幾乎崩潰。

於是,他轉學去了一所提供國際高中課程的培訓機構。可是這裡的學習氛圍並不好,很多「擺爛」的學生。之後,他又在一所位於泰國的國際學校待了一段時間......

顛沛流離的求學路,讓Daniel變得迷茫。終於,在父親好友的推薦下,他偶然了解到致極學院。

「剛來這裡,就發現這裡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模式,很不一樣。我真正意義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知識終於能留在我的大腦裡面,不再是左耳進右耳出。」 這一次,他感覺自己終於找對了地方。

Daniel(後排中間)和致極的夥伴們

和Daniel一樣,來自鄭州的Robin也是一位傳統教育的「出走者」。初中開始,他就休學在家了。

他描述自己休學前最無助的那段時間:內心充滿恐懼,經常窩在房間裡不出去。也不去上學,每天早上在房門外給父母留一張紙條——「我睡得晚/肚子疼/反胃,今天去不了學校了,你們幫忙給學校請個假吧。」。

父母不能理解,他為什麼如此排斥學校。Robin的苦悶無處訴說,他不是一個適合傳統教育的孩子,在應試教育的環境里,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甚至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休學後的Robin,入讀了一所小微創新學校,算是徹底和傳統的求學之路告別了。接下來的幾年裡,他重新定義自己另類的「高中生活」,自學感興趣的課程、做義工、探索適合自己的成長步調。

有了海外求學的目標後,Robin遇到了致極學院,成為一名預科生(為成為致極大一新生做過渡),在這裡展現出越來越多的自主和自洽:他成功競選班長、做校園主持人、參加歌唱表演,正在計劃寫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

重新煥發自信的Robin

就這樣,雖然創辦時間不長,致極已經吸引來了非常多元化的學生。他們可能來自國際化學校、公立學校、創新學校、海外高中,求學經歷也千奇百態。

「多元」的背後,也有一些共性:他們有想法、有內在的激情、不安於現狀,甚至不滿足於做應試教育的優勝者。

就好像致極的首屆學生,魚丸,這位貴州女孩,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在高考中斬獲高分,被一所重點本科錄取。

在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她卻失望地發現,大學裡的課程非常落後,老師用5年前的ppt照本宣科,身邊大部分同學都在混日子,應付著無聊的課。「難道千辛萬苦通過高考,就是為了來混張畢業證嗎?

感到巨大心理落差的魚丸,決定休學,去追尋自己嚮往的成長方式。她一邊在公眾號上寫作,一邊做背包客環球旅行,在創新學校做義工...這些經歷,讓她日漸清楚自己想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最終來到了致極。

魚丸在尼泊爾徒步

就像豆瓣上引起諸多討論的#逆社會時鐘#小組。社會約定俗成的人生節奏,好像在教育上也有,比如按部就班讀書、考學,最後18歲上大學。可是,人生境遇各不相同,總有一些脫離傳統節奏的學生,試圖探索自我,走出自己的步調。

正是為了給這些孩子們一個自我實現的地方,一個通往未來的可能,領教工坊的聯合創始人肖知興教授,聯合一批志同道合的企業家,創辦了致極學院。

著名管理學家、領教工坊學術委員會主席

肖知興教授

它給學生提供了一條不同於「高考和洋高考」之外的道路,結束在致極的大一學習後,可以選擇前往美、英、澳、新等國十幾所合作院校留學,最終拿到海外高校受認可的學位證書;也讓學生在一個更開放創新的空間裡,專注於真正的學習和成長,發掘自己的夢想。

曾任教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肖知興教授,曾花了五年時間去聯繫國外的大學,以自己協助創辦上海紐約大學的經驗和資源,歷經困難,終於得到了美國多所大學對致極學院作為它們的一年級學分的認可。

據悉,未來幾年,還會陸續有世界各地的大學加入致極的合作版圖。

適合中國孩子的博雅教育

為留學提供「軟著陸」

這樣一條不同於傳統升學的學習路徑,不僅幫助孩子們繞開了海外申請的窄門,還能讓學生在出國前做好學術上的準備,實現海外留學的「軟著陸」。

這些年,留學生在海外面臨的學術挑戰,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美國常春藤盟校發布的數據顯示:進入哈佛、耶魯、康奈爾大學等14所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最終退學率高達25%。被勸退的原因也相對集中,學術不誠信和學術表現差各占近半。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還指出,過去幾代中國學生通常憑藉出色的成績和獎學金進入國外大學。然而,現如今的中國留學生往往來自富裕家庭,他們的真實學業水平和應對挑戰的能力並不一定特別突出。

為了幫助學生儘快適應海外大學的全英文學習環境,以及高強度的學術壓力,致極開設了十門高水準的博雅課程,聘用知名大學的學者教授,採用小組學習和全英文授課。

迫切希望提高英文水平的Robin,最喜歡的就是英文寫作課程。這門課是由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作家李雅言講授。

課堂上,老師非常注重用提問來激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必須保持全神貫注,才能跟得上。此外,學生在這門課上會有非常系統的訓練,包括學術英語的寫作、如何做英文報告和展示,更上一層,還有如何更優雅、簡潔地做地道的表達,甚至呈現出個性化的風格。

備受學生喜愛的英文寫作課

對Robin來說,令他興奮的,還有美國文學課

在這門課上,他可以通過閱讀小說、詩歌、文學評論、散文、以及觀看紀錄片的方式,來學習涉獵不同主題的亞裔美國文學作品,幫助他在出國前,就對移民困境、家國情懷、代際衝突、階層性別差異等話題,有自己的思考。

其實,任務重、要求高的英文閱讀與學術寫作,一直以來都是留學生的一大挑戰。但是,國內的教育又很難幫助學生真正打磨這一能力。

在這方面,致極無疑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緩衝。當學生們踏上海外高校前,已經通過一整年的博雅教育,為學生循序漸進地夯實好底層能力。

復旦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講師壽晨霖,本學期教授大一班的「美國文學」課程

致極學院副院長Jane表示,重視師生互動是致極課堂的一大特色。

授課老師會根據課堂反饋,適時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大綱,乃至課堂上的互動方式,都是為學生量身定做。

每一堂課,有將近1/3的時間交給學生,無論是小組討論,還是個人做演講,大家都必須台上發言。剛開始很多學生對於上台演講還很膽怯,用不了一個月,他們就適應了這樣的學習方式。

現在我們經常能聽到,致極的畢業生,到了海外大學以後,會覺得很輕鬆。因為他們在國內所接受的學術思維和能力訓練,已經可以將他們裝備得很好。

創始屆學生魚丸作為中國學生代表登上舊金山大學官網

從這一點來看,致極就像一所開設在國內的文理學院,為學生提供小班化、高質量的本科課程和博雅教育。

在這基礎上,創始人肖知興還有更深遠的考慮——要為學生構建基於中國文化的身份認同。

他觀察到,很多中國孩子為了能順利出國留學,在國際教育中,反而忽略了對中國文化根基的夯實。且在海外留學期間,又完全浸泡在西方文化中,對中國文化和知識更為陌生,很容易產生身份認同危機。

因此他想打造一所適合中國孩子的博雅教育,其中,關於中國文化和知識的內容,不可或缺。

如今,致極的課程體系,除了世界視野、科學素養板塊,特別增設了中國根基課程,包含三門有關中國哲學、中國歷史、中國經濟的必修課程,幫助學生系統地了解,中國從哪裡來,現在在哪裡,未來要到哪裡去

致極課程體系和素養模型

這些課程的任課教授,也都來自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

比如,復旦大學哲學系的白彤東教授,給學生講《中國思想和哲學》;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社會學系副教授俞志元,和學生們討論《中國經濟與社會變遷》;

而教授《中國歷史》的葉斌老師,則來自上海社會科學院的歷史研究所。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有了這樣高質量的文化課程打底,致極的學生不僅可以一點一滴構築起自己的身份認同,也能有更多元的視角,去面對文化衝擊。

據了解,致極創始屆的多位學生生,目前在海外大學都成為了深受周圍學生歡迎的「中國形象大使」,他們可以與教授和國外同學侃侃而談中國文化,自信的表達讓他們有的成為「中國社社長」,有的成為國際生代表登上校刊的首頁。

致極學子Abby現在是朱尼亞塔學院「中國社社長」

用企業家精神

「孵化」一生的幸福和成長

創辦致極學院,肖知興還希望實現他內心深處的一個抱負——為中國未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企業家精神的人才。

何為企業家精神?肖知興曾教過不少國內頂尖的企業家,他清楚得看到,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創新創造的能力、一種永不服輸的態度、還要有帶領大家一起把事干成的領導力。

他在那些被傳統教育打壓、愛折騰、叛逆的學生身上,分明看到了他們身上的可貴的品質,那是還沒有被刷題、題海戰術所擊垮的內驅力、創新力、領導力。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未來都要成為企業家,他們未來可能做一名醫生、工程師、律師、藝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但無如何,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需要有企業家精神。

為了讓學生將避開內卷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自我探索和成長,致極學院在博雅課程之外,獨創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商業實踐課程——創新創業PBL

創新創業PBL課程

這個課程非常注重實踐,每個學生都需要發起或者參與一項創業項目

創業過程中,學校會提供不遺餘力的支持和督導。校園裡的「密封艙」,成了一些學生碰撞商業火花的地方。

對時尚設計感興趣的Daniel,開始了自己的服裝定製項目,為此,他還特地去註冊商標、辦營業執照。

遺憾的是,因為沒有業績,成單量太小,他的服裝根本沒法在工廠批量生產。再加上團隊成員陸續解散,項目舉步維艱,近乎夭折。

Daniel在創新創業PBL項目中路演

Daniel後來總結說,項目儘管失敗了,但是自己卻學到了很多,比如創業流程、團隊建設、營銷策略等,這都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實踐經驗。

當然,也有創業成功,還賺到了第一桶金的學生。

第一屆學生Catherine,則從身邊的需求出發。她來到學校後,發現大家吃早飯不太方便,有些同學因為起床晚更來不及吃早飯。

她決定,自己在學校里開一個早餐鋪。就這樣,她和幾個同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過程。項目雖小,想真正運營起來並不容易。她們需要核算成本、搞定貨源、還要考慮早餐品種的推陳出新,一切都要親力親為。

Catherine和同伴開設的早餐鋪,為師生提供便利

最後,她的早餐鋪取得了成功,不僅方便了同學和老師,也讓自己掙到了錢。這次經歷,讓她很有成就感,人也變得更自信了。

有些學生的創業項目,至今還保留在學校里。比如,致極正在使用的教務系統,就是由一位愛好計算機的往屆學生所創建。他的設計方案通過「公開競標」,拿下了這一合作,成了學校的供應商。

就好魚像在水裡,才能學會游泳。所謂創新力、領導力、企業家精神,也只有在真實的創業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

為了讓學生向外拓展的同時,也能向內求,俗話講「吾日三省吾身」,致極還開辦了私董會,每周一次,這也是學生們非常期待的體驗。

創始人肖知興教授,將自己培養企業家、做私人董事會的經驗,遷移到校園裡。每一期的私董會,學生在院長或老師們的帶領下,組成一個小組,定期復盤,不斷對話和反思,深入地了解自己、接納自己,並想辦法去發揮個人優勢,深挖潛能。

王勝老師和學生們在私董會上交流

對於學生來說,致極所提供的企業家資源,更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目前,超過500家中國各細分領域領先民營企業,都和致極學院的發起單位——領教工坊,有著深度合作,學生有很多企業參訪、和知名企業家深度溝通的機會,這也給致極的學生在未來的實習、就業、創業方面,提供了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萬科創始人王石出席致極的開學典禮

這也是肖知興希望打造的「教育—就業/創業」閉環。無論是什麼樣的學校,孩子們終將要從象牙塔里走出,在社會和時代的浪潮中搏擊。

只給予學歷認證,卻不教真實社會所需要的生存技能,無疑是不負責任的。

名校和學歷,不能保證孩子的終身幸福,但是,具備了企業家精神的學生,一定會對自己和未來更加篤定、無懼風浪,具有終身成長的能力。

後記

探訪歸來,外灘君發現,致極學院在今天的教育生態中,的確是一個頗為另類的存在。

它的身份是多元的。

從留學出口的角度,你可以說它是一所微型大,是海外多所高校在國內的聯合學校

在學生的體驗上,它又是一所提供高質量博雅教育的文理學院,是為中國孩子在留學前做好過渡和銜接的「中轉站」;

在企業家精神培養上,它更是具有獨創性,在實踐中鍛鍊學生創造價值所需要的學習力、創新力、內驅力、領導力。致極的所有教學設計,都希望學生面向真實的世界,真實的中國,真實的企業,讓教育回歸常識。

這樣一所學校,給學生提供的出口,雖然不是金光閃閃的頂尖名校,卻能讓孩子避開內卷上一所不錯的大學,有充足的空間去自我探索和成長。

就像創始人肖知興所說,教育的目標是孩子成人,是孩子一生的自主的探索、生命的成長和內在的幸福。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很多父母的初心都是,孩子健康、開心,能夠做一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好。

現在終於有一所學校,可以滿足父母的這份初心。

看了外灘君的探校採訪,您是否也對這所微型大學、文理學院、海外高校的聯合中國校區感到好奇?

11月4日(周六),致極學院即將舉辦本學年首場校園開放日,誠邀初高中生及其家長出席!活動當天,學生和家長可以一覽國際化開放式校園環境,獲取2024致極學院最新的本科&預科招生資訊,深入了解致極學院辦學、升學特色和學生就讀真實體驗!直通歐美名校,千萬不要錯過!

歡迎掃描海報上方二維碼報名致極學院11月4日(周六)校園開放日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本文為廣告,活動及相關服務均為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