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1937年11月,經中央批准,中共江蘇省委在上海成立。江蘇省委的工作主要以上海市為重點,同時領導江蘇、浙江兩省黨組織的工作,還擔負開闢江浙敵後農村抗日武裝鬥爭的重任。
中共江蘇省委機關蒲石路舊址舊景(資料照片)
位於徐匯區永嘉路291弄66號(原西愛咸斯路慎成里64號),是一幢新式里弄三層石庫門房屋。1939年4月至1942年11月間,這裡曾是中共江蘇省委機關所在地。舊址現為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
「三人團」與江蘇省委的重建
中共江蘇省委最早成立於1927年6月,此後在白色恐怖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機關多次遭國民黨反動當局破壞,於1935年被迫停止活動。
1936年年初,黨中央決定抽調一批有城市工作經驗的高級幹部,分赴上海等國民黨統治區重要城市,恢復重建黨的領導機構。4月,與部分左翼人士頗為熟稔的馮雪峰先行抵滬,通過魯迅等人成功尋覓到周文、王堯山等在滬堅持革命鬥爭的中共黨員,上海黨組織終於重回中央懷抱。1937年5月17日,黨中央在延安召開白區工作會議。為迅速恢復和重建上海黨組織,會後,中央決定派劉曉赴上海,主持上海黨組織的領導工作。出發前,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分別找他談話,指出在上海堅持鬥爭的重要性、艱巨性和複雜性,要求他到上海後堅持白區工作會議確定的基本方針和鬥爭策略,注意整頓和發展壯大黨的組織,做好群眾工作,隱蔽精幹,積蓄力量。
1937年6月下旬,劉曉到達上海。隨後,根據中央決定,成立了由劉曉、馮雪峰、王堯山組成的「中共上海三人團」,是為上海黨組織的最高領導機關,劉曉任書記。「三人團」從全國性抗戰的總任務出發,確定把黨的重建工作與領導群眾公開的抗日救亡運動,既嚴格區分又密切結合,使黨的政治影響和組織基礎在廣泛的群眾運動中發展起來。
1937年11月,經中央批准,中共江蘇省委在上海成立。劉曉任書記,劉長勝任工委書記(後任副書記),王堯山任組織部部長,沙文漢任宣傳部部長,張愛萍任軍委書記。江蘇省委的工作主要以上海市為重點,同時領導江蘇、浙江兩省黨組織的工作,還擔負開闢江浙敵後農村抗日武裝鬥爭的重任。此後,省委按照不同產業、不同系統,設立了工、職、學、婦等各個黨的工作委員會,全面領導上海的地下鬥爭。
與汪偽「76號」爪牙做鄰居
為適應白色恐怖下秘密工作的特點,改變此前「左」傾錯誤思想指導下建立的大機關作風,省委機關採取了「機關社會化」「機關家庭化」的做法。即所有各級領導機關都不以機關的名義出現,而以家庭親屬的名義相處,使機關在外表上同一般居民家庭一樣。
1937年11月至1942年11月,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王堯山的住處成為省委的主要機關之一。為確保安全,5年里,他的住處曾四度搬遷。其中,1937年12月至1938年秋,省委機關設在巨籟達路同福里(今巨鹿路211弄)16號。這是一幢坐南朝北的3層石庫門樓房。王堯山、趙先夫婦住在底層。趙先原在小學教書,搬來這裡後便辭去了教職,除承擔省委婦委的部分工作外,專職掩護省委機關。
當時,省委會議每周一次,多數是在這裡召開。會議一般開一天,如果是上午開始,就在這裡吃午飯,飯後必須打一會兒撲克牌,以掩人耳目。然而,同福里的環境並不理想。後來成為汪偽「76號」行動隊隊長的吳世寶,他家的前門正對著王堯山家的後門。吳家大門常常敞開著,有時候趙先在灶間做飯,吳世寶就站在她家後門口,找話題和她攀談。
為安全起見,省委機關遷到了蒲石路(今長樂路)504號。這處房子是沿馬路的,有許多方便之處,省委開會時,他們就把前門半開半閉著,作為表示安全的記號,在對面的馬路就可以看到。然而不久,因房客發生家庭糾紛,法租界巡捕房的包打聽常來調查案情。於是,王堯山和劉曉商議租幢獨家居住的房子,以方便保障機關內部的安全。
慎成里的兩次遇險
1939年4月,江蘇省委機關又轉遷到西愛咸斯路慎成里64號。由王堯山夫婦作二房東,劉曉一家人作三房客,掩護省委活動。住進慎成里的獨幢房子後,雖然沒有了左鄰右舍的干擾,房子內部的安全能夠得到保障了,但仍然發生過兩起不安全的事件。
就在王堯山夫婦剛搬來不久,一天早晨,他們在熟睡中被敲門聲驚醒,只見房間的氣窗上有個碧眼黃髮的外國人正在向室內窺視。打開門後,兩名法國巡捕闖了進來,拉開床頭的小櫃看了看,又打開大櫃、箱子翻了翻,接著又到二樓劉曉房間轉了一圈,沒有發現可疑的地方才走。當天,為了安全起見,王堯山買來油漆,將氣窗上的玻璃漆成和房間牆壁一樣的顏色。
還有一次是在1941年,劉曉和夫人去了重慶。王堯山夫婦便將二樓出租給一個自稱開廠的老闆。忽然一天半夜裡,他們聽到前門外有皮鞋跺地的聲音,接著又傳來敲門聲。打開門後,一名中國巡捕急速走進來,說著:「外面快凍死了!」原來,樓上所謂的老闆,其實是個漢奸。這名巡捕是來保護他的安全的。此後幾天,這幢房子的灶間裡夜夜坐著一名巡捕。所幸的是,沒過多久,這個漢奸就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