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耳朵不是循環播放英文,什麼才是有效的磨耳朵呢?

2023-02-16     榮榮媽養兒記

原標題:磨耳朵不是循環播放英文,什麼才是有效的磨耳朵呢?

上一篇 我們說到,給娃做英語啟蒙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完全擺脫自己曾經的英語經驗,因為它並不是什麼成功的經驗,多數都是痛苦而低效的。

其次,家才是英語啟蒙的主戰地,來自於周圍人的時刻伴隨的語言薰陶,要比機構好使,低幼孩子上英語班性價比很低。

那可能有媽媽會說,我自己英語也不好,也不知道怎麼樣在家給孩子磨耳朵啊?今天這篇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這個前提是我們自己也願意去學習和提高,磨耳朵是跟孩子一起進步,如果沒有這個心理準備,那還是送興趣班吧。

01

什麼是磨耳朵?

磨耳朵的目的在於通過足量的語音輸入,幫助孩子熟悉英文獨特的韻律節奏、語音特點,培養語音意識,建立英語語感。

「磨耳朵」,顧名思義就是要不斷地給孩子播放英語音頻,反覆聽,恨不得耳朵磨出糨子。

它其實是很形象地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重點在於「聽」,第二,要大量、反覆地聽。

不過怎麼聽這件事很有講究,很多人都存在這麼個誤區。

並不是一天24小時重複給孩子播放英語歌曲、單詞、看英語動畫片就叫磨耳朵,如果聽一聽娃就能學會英語,那同理,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等這些小語種娃就也都能無師自通了。

這裡要注意,我們磨耳朵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通過反覆的聽覺刺激積累 聽力詞彙,換句話說就是當他聽見一個單詞的時候會立刻反映出這個單詞的含義,這才算是磨耳朵的關鍵。

比如我們一說「dog」,他能立刻指出路過的狗狗,這才算是詞彙積累。光聽音、海量重複的聽,但孩子不能轉化成意思的,這是無效輸入,聽100年娃也不會英語。

所以磨耳朵不單純是光播放英語這麼簡單,它其實很費媽。

第一,在聽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單詞和實際物體產生聯繫。而這種聯繫,不建議家長過多地用中文翻譯,而是引導孩子用 五感知,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方式 自己去感知

就如同嬰兒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們會指著兔子畫像說「兔兔」,指著街邊的汽車說「汽車」。你不會給他講多餘的意思,眼前的東西直接跟單詞產生了連結。

磨耳朵最關鍵的奧義就是當孩子聽到cup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拿著杯子指給他看,讓他摸,反覆念「cup」,而不是簡單明了地告訴他「cup就是有把的杯子」。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孩子把cup跟眼前的事物直接聯繫起來,而不是習慣性地先聯想中文,然後再去理解詞彙意思。

不要小看這個差別,它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會影響到日後做聽力的習慣核速度。

這裡稍微延展一點兒後話哈。 很多時候我們做難一點的聽力題目時,就會滿頭霧水,我似乎「聽到了答案」,然而並沒「聽懂」。

真的聽懂,指的是完全不需要把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子翻譯成中文的情下,也能立刻知道意思。

比如我說「how are you?」你會下意識地直接回答「Fine ,thank you。」這就是磨耳朵成功了。如果我們把how、are、you挨個中文意思給寶寶講一遍,然後再把它合起來,這就不是磨耳朵。

我們說中文的時候也不會把「你好嗎」拆開給孩子理解意思,合在一起才是表關心的問候,少個「嗎」,就只打招呼了。

所以磨耳朵的關鍵在於直接單詞與食物的直接聯繫,最好不要夾雜中文思維。

第二,我們還要注意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一個單詞需要反覆練習才能記住,否則一個月就忘完了。這一點我們教孩子識字的時候也是一樣,隔三差五就要複習一下,不然全都還給你了。

綜上,磨耳朵不是單純的聽,而是通過五感去引導孩子自助地去理解單詞的意思,同時再通過重複地聽讀去鞏固,慢慢地聽力詞彙就儲備起來了 。

所以寶寶最初儲備聽力詞彙,都是dog、cat、hat、kite這些實際物體,因為抽象的單詞根本無法通過五感去理解。

02

盤點市面上流行的磨耳朵途徑

那可能有人會說,到底怎麼磨耳朵才有用呢?我們發音又不標準。

其實我得說,現如今的爹媽也很幸福,可以使用的資源有很多啊!我舉幾個例子:

1、點讀功能的英文繪本,像毛毛蟲啊,還有大棕熊啊都是家喻戶曉的磨耳朵繪本,配上點讀筆就可以讓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英文點讀書配繪本在我看來是最推薦的磨耳朵方式,我們磨耳朵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在英語的環境中,自己去理解單詞的意思,有了繪本上圖畫的幫助,寶寶會更容易去理解意思,這更符合語言習得的機制。

而點讀筆完全可以彌補媽媽們發音不標準的問題,有了純正發音的音頻,再加上我們適度的引導,磨耳朵就會特別卓有成效。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帶著孩子,反覆地去拼讀它,幫助孩子反覆記憶。

另外,網上還有很多原版英語繪本,買書送音頻的。

它的好處就是在家我們可以帶著孩子讀繪本,讀熟、理解每一頁的意思之後,就可以直接滾動播放音頻給孩子聽,此時孩子記住的每一個詞,才算是「聽力詞彙」積累上了。

另外,我認為不必對於自己的英語發音有太多顧慮,發音不那麼標準也沒有關係,因為孩子接收發音的渠道有很多,你還有純正的音頻在手,他自己也會無限去修正讀音。

重要的是不能因為羞澀而少了與孩子的互動,媽媽早期跟寶寶一起讀繪本,是磨耳朵最關鍵的環節。

2、看英文的動畫片。

在英文動畫片中,磨耳朵專業戶莫過於《小豬佩奇》啦,我猜沒有哪個孩子在嬰童時期沒喜歡過《小豬佩奇》吧?

看動畫片是更高階的磨耳朵方式,並不適合沒有基礎的寶寶。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動畫片里的句子,無論從長度還是數量都比繪本多了不止一星半點,而且語速很快,是正常說話的語速,孩子很可能跟不上。

雖說有動畫幫助理解,但他很可能最終因為跟不上人選擇性失聰,只看畫,不聽音,這就是無效輸入。

但動畫片里的人物對話,是更接近日常交流和口語的,所以不是不能聽,多聽總能幫助語感的建立。但想要達到積累聽力詞彙的程度,還是需要媽媽一邊一看一遍給寶寶講,多去強調對話中的一些單詞 。

另外,對於0-3歲的小寶寶來說,不用過於擔心沉迷電子設備的問題,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嬰童時期的注意力不會集中太久,孩子就是看一看電視也會去干別的,多數時候電視就是個熏聽音響。

3、英語早教機

近年來,英語早教機大行其道,什麼故事繪本兒歌啥的,應有盡有的。

像喜馬拉雅跟牛津樹就出了kipper英語早教機,妹妹吃早飯的間隙還會聽一聽,講的是牛津樹里的故事,雙語的,很搞笑很有趣。

家裡有小寶寶的每天權當是故事機循環播放就行,裡面涉及到的一些單詞,我們也可以那沒事兒帶著孩子複習複習,念一念。

我家有牛津樹的配套繪本,裡面的故事還能搭配書一起,磨耳朵效果就更好了。

4、有聲書的網站,國內我們比較熟知的是喜馬拉雅,國外的有亞馬遜的audible,這些雖說要付費,但肯定比機構便宜很多,而且他們還會有一些免費的。

比如喜馬拉雅里有鵝媽媽童謠就是免費的,拿來給寶寶放兒歌聽足夠了。

5、微信公眾號上其實也有很多英語資源,像榮哥依姐小時候我總會給他們聽wowschool里的雙語睡前故事。

兩小隻最喜歡的就是「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而妹妹當時才兩三歲吧,就死死地記住了打怪獸「big green monster」這個這麼長的單詞。

不過哇校後來改版了,這個功能就沒有了,不過我們依舊可以在微信里搜「磨耳朵有聲繪本」,還是能找到很多免費的資源和視頻。

這兩年短視頻異軍突起,我們還可以找一些視頻號,也是無償分享繪本的。

比起單純的聽有聲書來說,視頻會更直觀,也有助於孩子聽音辨意,家裡沒有紙質繪本的,每天5分鐘帶著孩子看視頻聽讀也是很好的。嫌手機小的話,完全可以投屏在電腦上。

6、最後還有一個特別有效,但是最最費媽的辦法——讓自己變成一個單詞機。

我們可以在家裡的牆上、茶几上、冰箱上、衛生間裡,都貼上一些便利貼,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詞語,或者是繪本里學了的詞語都寫下來。

這麼做不是為了給孩子看,而是給自己看,有了這些小紙條,我們就可以隨時看到什麼都東西都蹦出英文單詞,說得多了,娃就全記住了,而且最直觀、最有效。

這個方法我是從網上看到的,自己沒有試驗過,但是腦補了一下應該很有意思,但就是需要媽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但是我認為有條件的可以嘗試,教娃的同時也積累了自己的單詞量,這是雙贏!

總之家長能在家給娃磨耳朵的辦法有很多,也歡迎大家留言區留言,把自己覺得好的資源或者途徑分享一下。

如果孩子磨耳朵的階段聽力詞彙積累得好,能有個1000+左右的話,後面再學自然拼讀和高頻詞就會事倍功半。

不過呢,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有磨耳朵意識,就算是磨耳朵也不一定磨得對。肯定有很多媽媽有疑問說:「那我們錯過了磨耳朵的階段,怎麼辦?」

語言的學習,的確是有黃金期的,但並不代表錯過了就不能學語言了。我二十幾歲才開始學日語,也來得及。更何況咱們孩子才多大,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算晚。

只是說沒有聽力詞彙積累的孩子,在學起自然拼讀和高頻詞時會相對慢一些,一邊學自然拼讀一邊積累詞彙也是可以的,孩子的年齡越大,吸收起來也會越快,只要堅持積累,很快也能趕上來的。

0-4歲時期的磨耳朵說完以後,下一篇我們進入5-7歲的自然拼讀了哈~

都知道要給娃做英語啟蒙,你知道英語啟蒙到底怎麼做才高效嗎?

【團】 老公送什麼都可以,但情人節一定要取悅自己,蘭蔻限定口紅和YSL香水套裝超值團!

【團】春鞋必入:日本制asahi一腳蹬,超值福利款159元起!

當孩子回來跟你抱怨自己的同桌時,我們要不要找老師換座位?

喜歡的話,轉發一下或點個在看再走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1c254e53c97be4a6bc05d2ccddff1e4.html









端午安康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