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陪著兒子比賽,我這個鐵石心腸的老太婆也玻璃心了

2023-10-08     榮榮媽養兒記

原標題:第一次陪著兒子比賽,我這個鐵石心腸的老太婆也玻璃心了

加我微信,帶你進我的私家嘮嗑群

育兒困惑的可以問、

低價福利商品可以買,

定時推送有價值的原創乾貨

PS:本群很私人,需要我邀請進群。添加好友時,我會問一兩個粉絲都知道的小問題,確認你是真粉,不是無良小廣告,請見諒,不要嫌麻煩哈~

上一篇文章說到我陪著榮哥去綿陽比賽,榮哥因為一杯蜜雪冰城跟我發脾氣。但這不過是整個賽程中的一個很小的插曲,榮哥發泄完不滿,睡一覺就翻篇了。

事實上,他們每天一睜眼就是新比賽,哪裡有空像女孩子一樣鬧彆扭,穿上衣服吃了早飯就坐車去場地了。

比賽一共是4天,10月1日~10月4日,榮哥參加的是U11組的(11歲以下),一共8個球隊,踢7場比賽。

榮哥是2014年3月的,算起來還不滿10歲,理論上他參加U10組的比賽才算合適。但因為球隊里有一半的人是五年級的,已經超齡,所以他們這些四年級的就只能跟著五年級踢U11的比賽了。

小學階段的孩子,差異都是按季度算的,日差三個月,身體發育、智力發育、運動力都不一樣,我就明顯感覺現在的李大榮比上學期踢蓮湖區比賽時技術和意識都好了一大截。

我們以前踢比賽,還遇見過有些教練為了出成績,違規安排超齡的孩子上場踢球的。

所以公平起見,年齡小的可以踢高級別組,但超齡的不能踢小級別組。

自然,榮哥踢U11是很吃虧的,跟人家差了一歲以上,單就一個身體和球商的發育就是球隊的短板。

不過,年齡的差距向來只有我跟榮爸介意,大哥本尊倒蠻不在乎,畢竟他從組隊開始,就一直跟著上一級的隊友踢越級比賽,從來就沒踢過自己的組別,習慣了。

畢竟他是從4歲開始,就在跟高年級的哥打實戰的人兒,面對心智跟發育更成熟的對手早已習以為常。

在心態上面,他比我跟榮爸都要peace。主打一個誰來就跟誰干,干翻了就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好厲害,干不過就算了,畢竟自己年齡小,邏輯也能自洽,自我消解。

原本我對榮哥的這個性格還挺放心的,幾乎沒有什麼失敗可以讓他很走心。但這次,我隨隊出去比賽了一次之後,我就發現,榮哥的處境要遠比我想像得艱難得多。

去綿陽比賽,是人生地不熟的客場作戰,孩子們遇到的不公平會比在西安本地更多。

首當其衝就是裁判。

雖說我們都知道有主場優勢吧,但是裁判過於偏頗會影響比賽進程。

我記得我們第三場比賽,踢的是東道主隊(比賽場地就是對手俱樂部的)。四川的球員普遍身材不是很高大,原本我還長舒了一口氣,但誰知道手上的小動作卻更多,很多拉人的動作裁判都裝看不見就算了,邊裁硬是裝瞎沒事兒就把我們的球判給對手。

最氣的就是榮哥好不容易突到禁區裡面被雙人包夾撂倒,不判點球,判對方球門球,非說我們已經完成了進攻。還有明明是對方射門打飛了,門將都沒碰,裁判硬要判給人家一個角球。

諸如此類的奇葩判罰,讓場邊的我們和教練都很惱火。我們同行的家長,差一點動手打裁判,後來被大家攔住了。

倒不是害怕裁判,而是顧慮父母動手,場上的小孩也會被嚇壞,影響孩子之後的比賽心態就得不償失了。

最終戰果1:1平,雖然有遺憾,但拋開裁判因素不說,我們自己也的確有很多破門的機會沒有把握住。

在孩子面前,我們跟教練都不能強調客觀原因導致的沒有贏球的藉口,既然是來鍛鍊隊伍,用一場比賽改善球隊的問題才是重點。

只不過孩子不在場的時候,我們難免憤憤不平。

一個小孩子的比賽,還要裁判來左右局勢,在我看來未免勝之不武(更何況還沒勝)。但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足球比賽,連世界盃都有黑哨呢,更何況中國足球的大環境就是這麼從上到下的腌臢,孩子們雖然小,但也得直面慘澹的現實,想要踢球,就必須得習慣不公平的判罰。

我得感謝足球,讓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能見識到社會的陰暗面。所以你以為孩子踢比賽是強身健體,但其實他們早早地就跟社會接軌了。比起象牙塔里的學生,他們時常要面對不公平的情勢下戰鬥。

第二個讓我覺得特別不高興的事情就是本地球隊沆瀣一氣。

這次的比賽是邀請制,並不是報名就能參加,有資格參加的都得是大賽中有名次的,裡面不乏幾個綿陽當地的球隊。

沒去之前,我一直覺得一個小娃的比賽,能有什麼黑幕?

誰知道這些俱樂部,為了成績好看,竟然可以干出彼此讓球,大家分大餅的勾當。

比如說,A隊跟B隊踢時,A隊就用主力,B隊用替補,這樣A隊就能輕鬆獲勝。而B隊打C隊的時候,C隊上替補,B隊上主力,這樣B隊就輕鬆獲勝。換成A和C踢的時候,C隊上助力,A上替補,這樣C獲勝。

然後省下的餘力就來踢其他外來的球隊,最終實現本地俱樂部包攬前三名的「壯舉」。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們每次都會早到一些,沒事兒了就在場邊看看其他隊的比賽,什麼水平、上了哪些球員,多少還是能有印象的。

今天這個隊怎麼感覺跟昨天不是一個隊的次數多了之後,多少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兒了。

俱樂部有了成績家長開心,就能招到更多的學員,咱不是不能理解,但是踢個比賽,還要大家組團搞什麼田忌賽馬,是不是格局也太小了點?就不能憑實力說話嗎?

當然了,我們此行想要鍛鍊隊伍的目的也的確是狠狠地達到了,場場都是精銳部隊。

雖然很疲勞,但是孩子們也踢出了高質量的比賽,就連當地的裁判都說,我們這個球隊在綿陽市就是前三的水平。

最終,我們以2勝、3平、2負的戰績(其中有一場平局由於對方年齡超標,直接判負3:0,但場上的比分是0比0),排名積分榜第4。

我們排名第四,就是冠軍組的冠軍,前三名是另外一個組別,多少還是有點皆大歡喜的意思。

成績雖然不是很亮眼,我們這支原本人員就不齊整(兩個主力沒有在)的球隊,也的確在苦戰中成長了更多,就連替補們都得到了長足的鍛鍊。

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可以格局大一點地去感謝當地的球隊,給了孩子們一個非常高水平的系列賽幾乎沒有一支隊伍是魚腩隊。

印象中只有一場踢出了大比分,裁判還提前結束了5分鐘,說是害怕本地球隊輸得太難看,不好給家長交代。

什麼樣的主場優勢我這次可是都見識了。

拋開需要給孩子們灌輸的正能量不說,作為成年人,我個人多少對於暗箱操作的事情有些鄙視。你不在現場,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們心目中純粹的足球,在成人的眼中不過就是場利益分配的遊戲。

國內的踢球環境,真是越接觸越讓人心寒。

第三件事就是我很心疼榮哥。

由於比賽強度的陡然上升,讓榮哥被針對得太狠了。幾乎每一場,他都在草地上翻滾。

看了這麼多場比賽,沒有哪個球隊的前鋒比榮哥摔得更多了。

在後衛堆里找機會成了常態,場場比賽我在場上和場下聽的最多的就是「夾九號,注意九號,不要讓他過去」,他們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在撂倒我兒子。

但即便是被針對成這樣,7場比賽踢下來,我們隊竟然連一個點球判罰都沒有!這裡我得衷心感謝一下裁判,還能再瞎一點不?

哪怕我們是在禁區里摔倒的,最多就是個任意球,邊裁還會此地無銀三百兩地來一句:「可惜了,要是再往裡摔兩步,就是點球了」。

明明就在禁區里,就裝看不見。

在場邊錄像,手就沒有不抖的時候,不是害怕兒子輸球,而是怕他拼搶的時候受傷他每一次往裡突破的時候,我的手心就都是汗。

最難受的一場是踢本地最厲害的球隊時,榮哥體力不支,倒下之後直接摔到了後腦,他是半天沒爬不起來。教練過去緩了緩,大哥洗了把臉,又接著去踢了。

PS:我視頻號里有7場比賽的視頻集錦,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不是不知道練體育就得拋開玻璃心,但全天下的人都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足球運動員必須要面對的困難,唯獨我這個媽媽,永遠都不可能平心靜氣地面對他的一次次摔倒。

榮哥向來被摔多少次,他都不會很在意,爬起再繼續就是了。所以我就一直認為這個大哥是個鋼鐵俠,不在乎身體對抗上吃的虧。

但是其實,他也是在乎的。

最後一場比賽,是一個甘肅的球隊,因為他們那邊條件艱苦,湊不齊U11的人數,所以只能讓一群六年級和初一的娃湊數來踢。

按照規定,孩子超齡,他們每一場都要判負,他們不要成績主打一個鍛鍊隊伍。

對方在面對我們的時候,依舊是換上了他們最拿得出手的大孩子們,全程沒有換一個替補。

雖說我是真心感謝你們看得起我們球隊,但是尋摸一整場,愣是一個同齡人都沒有的比賽,也著實踢起來有點費盡。

這身高差,讓我不免又攥緊了自己的嗷嗷出汗的小拳頭。

足球是個高對抗的項目,並不是身體發育上的什麼差距都可以通過技戰術彌補回來的。看個動圖,你們多少就能明白了。

我每次看榮哥他們跟對方追求,都是袋鼠跟兔子的既視感。

這場比賽,最終以0:0結束,也是榮哥唯一一場踢下來,撇嘴想要哭的比賽。

比賽完了,榮爸就直接把兒子抱起來安慰,他應該看到了榮哥想要掉眼淚,是真的心疼了。

我一直以為榮哥並不在意跟大孩子一起踢,但其實他不是不在意,而是沒辦法,再大也要扛著往前沖。但很明顯,這次這個太大了,他沒有辦法獲得進球,他也攔不住。

我隨便截了兩張動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被好幾堵牆包夾的恐懼。

扛不動,真心扛不動。

比賽完了以後,小哥默默地坐在回去的大巴上,一邊看著窗外一邊吃香蕉,賽後吃香蕉補充體力,是我隨行以來的福利。

我摟了摟他,說:「寶貝,辛苦了,今天踢得已經很好了。」

榮哥默默地回了我一句:「媽媽,我也只是個9歲的小男孩,他們也太大了,腿那麼長,我真的過不去。」

聽完這個話,我心頭連同鼻頭,一塊堆兒都酸了,趕緊抹了眼淚,不能被車裡的人看見。

在別人看來,那就是一場普通的不戰而勝的比賽,可榮哥卻是從頭到尾都想通過努力真真正正贏下來。

這是他唯一一場沒有進球的比賽,他覺得好難過,為什麼我沒辦法給球隊帶來一粒進球?他不在乎踢大孩子,但是他在乎自己在場上無能為力。

我跟榮爸從他小的時候就一直告訴他,不要總是拿我年齡小做藉口,對於本該可以拼一拼贏下來的比賽,就該去贏下來。所以打搏擊的時候,不算遇見多大的對手,即使心裡害怕他也會全力猛衝。

慢慢地就養成了習慣,他比我大又怎麼了,我也可以贏。這一次,他是使勁渾身解數都沒辦法了。

不來看現場,我永遠也不能這麼深刻地體會榮哥的無可奈何。

我甚至開始懷疑,曾經我教他的那些迎難而上、勇往直前、逼一逼自己就能激發出無限潛力的思想或許都是錯的,是讓他勉強自己的枷鎖,我該告訴他量力而行。

如果我不在他身邊,如果是他一個人來參加比賽,他可能坐在大巴上就默默地把這個委屈消解了吧?

一想到這裡,我就莫名覺得心疼。這次來對了,我更能理解孩子了。

回去之後,我給他把球服脫下來洗了,屁股跟襪子上的泥,我是打了好幾遍肥皂也搓不幹凈。我就在想,他摔的時候得有多重,才會讓泥都搓不掉呢?

萬幸的是,整個系列賽下來,榮哥沒有受傷,比賽踢完後壞情緒翻篇也快。

當然,沒有受傷,也得益於我的精心照顧。

每場比賽之前,我都會給榮哥跟榮哥的小夥伴打自粘繃帶。因為比賽強度真的很高,每個隊都拿出最拿得出手的陣容跟我們踢,所以打繃帶是我這個站在場下的人唯一能保護孩子做的事情。

我自己跟著抖音在自己的腳上練習過很多遍才敢給兒子上腳綁,養娃的路上真是讓我學到了不少雜七雜八的知識。

這次比賽踢的是真草,孩子們第一次踢真草,比人工草皮跑起來費勁不說,深一腳淺一腳的,發力也不一樣,很容易讓腿部疲勞。而且這個草場也不是那麼好的操場。下了雨,還有水坑!榮哥還要蹚著泥帶球。

幾場高強度的比賽下來,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腳踝、膝蓋、腿部肌肉的疼痛。

第二天比賽結束,守門員的腿就已經開始疼了,教練說多半跟草地上發力不習慣有關係。賽前沒辦法,只能想辦法給他冰敷,虧得門口小賣部有賣旺旺碎冰冰。

榮哥上場前也覺得大腿不舒服,私家按摩師榮爸一邊給他做賽前布置,一邊給他按摩。

比賽結束後,我又從美團上訂了5袋2kg的冰塊,超市裡買了塑料袋和保鮮膜,當晚就給有身體不適的孩子做了冰敷,那是一個我一人管七個娃,阿姨阿姨的聲音此起彼伏的熱鬧夜晚。

他們在場上一個個地像個大男子漢,私底其實還是個孩子心性。我忙著裝冰袋的過程中,他們一邊冰敷,一邊彼此之間互相飛書,我都不得不感嘆,他們真是不挪我也能讓房子雞飛狗跳。

包括每場比賽都會給他們準備香蕉補充能量,也是榮爸一直囑咐我的,只要我在場邊,就會準備。

這些事情,教練是沒有功夫管的,有家長隨行,多少能讓這些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

昨天的文章里,有留言說「終於明白教練都不讓家長陪著去比賽的原因了」,我也知道家長跟著,難免會玻璃心,場上場下都可能發生激烈的矛盾,也可能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但我自己經歷了隨行之後,反倒覺得,站在一個媽媽的角度,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儘量陪同。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客場作戰要面臨怎麼樣的壓力,他們還沒有成熟到可以自己解決一切。他們身體疲勞的時候,怎麼可能好好吃飯、認真照顧自己的?

這次隨隊出門,讓我看到了很多榮哥在西安看不到的樣子,在觀察其他的孩子的行為過程中,我大致也能拼湊出榮哥一個人去比賽時的樣子。

以往,我都覺得不跟著他去,也是鍛鍊他自理能力的過程,現在我卻不那麼想,如果是打高強度的比賽,我會竭盡所能地陪在他身邊,精神上支持他,情感上撫慰他,在這諸多不公的現實生活中,至少還能給予他更周全的照顧。

這一次最明顯的差別就是父母去了的孩子,在場上的表現都很神勇。父母站在場邊,不一定只會給孩子帶來壞的影響,也可能是激勵和壯膽。

他們是運動員,但也是一個孩子。父母的陪伴未必就不好,適時適度的陪伴,有助於孩子競技水平的提高。

競技體育或許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我希望在榮哥還是小小一隻的時候,能夠給他足夠的底氣去坦然地面對它,不會影響他三觀的正確建立。

足球是強者的運動,我希望我的兒子能變成強者,但成為強者的過程,同樣需要父母的好好守護。

這個觀點咱們求同存異哈,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

文末給大家奉上我剪了一整天的綿陽比賽集錦吧~

榮哥朝我發火了:「你是我親媽!你搞搞清楚啊!」

【團】歡慶十一,來波清倉:木本木米兒童德絨保暖套裝,又軟又暖,承包娃整個冬天!

又改!北京中考改革取消了小四門,是該高興還是該哭!

【團】換季特惠:心唯愛衛褲69.9元2條,不買一定會覺得虧的衛褲,還有純棉襪子29.9元5雙!

公眾號又改版了,不標星,就看不到我,喜歡榮媽的嘮叨式原創文章,一定動動小手標個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c0503a43d540e2fe625a676b06f9d0.html








端午安康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