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特色,不一流。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公布在即,又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即將開啟。而在公布之前的備考期內,發展勢頭強勁的各類行業頂尖高校,可以說摩拳擦掌,靜待答案的揭曉。強勢的學科特色,毫無疑問是它們衝擊第二輪雙一流名單的致勝法寶。其中,中醫藥類高校的呼聲極高。
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曾明確指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實踐中探索、積累而成的科學理論。高等院校教育作為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途徑,更是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智囊團」。
中醫藥院校因其鮮明的行業特色和獨有的行業優勢,在奔向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賽道中,不但贏得了國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對其也是青睞有加。
國家給力,借勢騰飛
為促進中醫藥教育及該領域事業的加速發展,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高調錶示對中醫藥院校的「上心」。
2020年12月11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到:強化中醫藥學科專業建設。集中優勢資源做強做大中醫藥主幹專業。建設100個左右中醫藥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
2021年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再一次表明:加強「雙一流」建設對中醫藥院校和學科的支持。
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公布。「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3月23日,《「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印發,「分類評價,引導特色發展」無疑為「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指引。並明確:鼓勵不同類型高校圍繞特色提升質量和競爭力,在不同領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
國家發布一系列相關文件,也標誌著中醫藥院校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中醫藥經歷了千百年的文化傳承和積澱發展,中醫藥院校更應趁著祖國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的良好機遇,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加快「雙一流」建設的發展步伐。國家的支持,有助於中醫藥領域保持發展活力;而與國家發展需要同向而行,也將保證中醫藥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
在首輪「雙一流」名單中,上榜的中醫藥院校僅有六所。而面對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原有的中醫藥六校能否保留「雙一流」身份,中醫藥類高校是否將會誕生黑馬,皆是全網關注「雙一流」的焦點之一。目前,國家為中醫藥院校發展而高調發聲,中醫藥院校或將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開闢出新的「一流」局面!
地方政府,鼎力相助
與此同時,為響應國家號召,地方政府對當地的中醫藥大學也是加碼助力,給予足夠的「偏愛」。
地方高等中醫藥院校是我國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體,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是地方中醫藥院校加速發展的主要引擎。軟科(ID:zuihaodaxue)整理了全國各地政府支持當地中醫藥院校建設「雙一流」的信息,如有疏漏,歡迎補充。
立足地方、依託地方、面向地方發展學科特色、服務地方中醫藥行業發展,都是地方中醫藥院校的使命與價值所在。作為當地中醫藥經濟建設的主要智庫園地,地方政府對中醫藥高校的鼎力相助,既是共贏之舉,亦是雙方共謀發展之道。
8月25日,河南省印發《河南省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將支持河南中醫藥大學整合教育醫療資源,努力達到「雙一流」建設水平;支持河南中醫藥大學特色骨幹學科建設,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發展中醫藥學科專業。」此外,河南省還將建設高規格的中醫臨床教學基地,推動中醫學類專業「5+3」一體化人才培養…為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河南中醫藥教育創新發展,河南省政府煞費苦心。
9月6日,山東省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印發山東省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並提到:到2025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在「雙一流」創建中取得明顯突破,支持中醫學爭創國家一流學科或學科評估A等級學科。中醫藥學科是地方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最大優勢和特色,也是學校的立命之本,唯有發展好優勢學科,才是高校得以長遠發展的核心所在。
除了外力助推,中醫藥院校自身也在積極求進。例如立志於創建西部重點、全國一流中醫藥高校的陝西中醫藥大學,為逼近一流學科水平,陝中醫引進了中醫藥界有名的學科、科研領軍人才段金廒、劉保延等,充分發揮專家的積極作用,提高學校學科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段金廒教授、唐志書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學校的科學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為進入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第一方陣,各地中醫藥高校鉚足了勁追求發展;有了地方政府的撐腰,使地方中醫藥院校也有了更多衝勁,朝著「雙一流」的目標而發力奔赴。
大好時機,全力把握
2017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6所中醫藥院校入選首輪「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建設學科涉及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一級學科。在首輪「雙一流」建設期間,六所大學各展雄心,立下建設一流大學大學的目標。
六所行業翹楚的中醫藥大學,緊緊圍繞國家中醫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中醫行業產業的重大需求發展學科;不論是著眼於師資隊伍方面,或是集中在科學研究領域,幾所高校都充分展現了中醫藥領域高等教育的更高水準。
以上海中醫藥大學為例,上中醫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為求發展,學校全面實施學科「高峰造尖行動計劃」,通過引智育才、國際合作、學科交叉,三拳組合打造頂尖學術優勢,建立多個頂尖優勢創新團隊,提升基層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全面提高重點慢病中西醫協同療效,為健康中國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中國式」方案。
而作為入選首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數最多的北京中醫藥大學,近些年,學校緊抓學科優勢,做大做強學科特色。在原有的中醫學、中醫藥結合和中藥學三個一流學科基礎上,北中醫創建了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體系,還實施了具有北中醫特色和水準的「名醫工程計劃」,加強中醫傳承工作,培養老中青名醫的梯隊,利用醫教研優勢做好中醫臨床人才培養,為北中醫的未來奠定基礎。
在首輪「雙一流」建設的五年里,這幾所中醫藥大學也相應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作為行業特色較為顯著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六所大學因首輪「雙一流」高校的標籤,成為眾多中醫藥院校學習模範,不僅是中醫藥院校的王牌軍,也是中醫藥教育最高水準的代表。在下一輪「雙一流」的名單中,是否將保持佳績?值得拭目以待。
習總書記曾強調:國家發展同大學發展相輔相成,我們要辦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在體現祖國特色上下功夫。而中醫藥學正是最能體現中國特色的代表性元素。
當下,為服務疫情防控、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建設需要,中醫藥大學唯有通過高水準的教學、卓越的學術研究和良好的社會服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備高尚醫德和精湛醫技的人才;在傳承中醫學學科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當下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創新中醫藥學研究,提升中醫藥研究水平,創造出更多一流的科研成果。從而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實現中醫藥高等教育發揚中藥學學科的使命!
[1]王玉,李秦穩,武靜,石江梅,吳成海,王羿.關於「雙一流」背景下中醫藥院校傳承中醫藥文化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57-57+60.
[2]王碩.中醫藥院校「雙一流」建設發展策略思考——基於中醫藥院校「雙一流」年度進展報告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16):184-186.
[3]徐建光.求優求特求實 打造一流團隊——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大學與學科,2020,1(01):28-30.
[4]樊程程,王欣宇,劉繼東.中醫藥高等院校「雙一流」建設戰略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01):58-60.
[5]石雨,唐民科.創新引智助力中醫藥「雙一流」建設——以北京中醫藥大學為例[J].中醫藥管理雜誌,2020,28(04):7-9.
軟科 | 來源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News
往期推薦
你知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來歷嗎?
白岩松:中國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長
《長津湖》最大彩蛋曝光!看電影時,很多人都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