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事故,車輛受損並不嚴重,為什麼人卻沒了?

2024-05-13     愛車大家說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出車禍如果人沒了,那汽車一定是撞得面目全非。但現實中有很多交通事故汽車受損並不嚴重,但人卻沒了。反而是一些車撞得面目全非,感覺乘員凶多吉少的事故,人反而是皮肉傷和骨折,雖然疼但不致命。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剛好我經歷過兩次比較有代表性的事故,從這些事故中我總結出了一些因素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安全行車有所幫助。

事故1:

說是事故有點誇張,當年大表哥學開車,二表哥(也不會開車)坐副駕駛喊加油。大表哥剎車太猛,結果一腳剎車跺下去車立馬定在原地,而二表哥則直接飛出去一頭把擋風玻璃撞碎了,額頭縫了好幾針。

事故2:

女司機誤把油門當剎車的事故,汽車直接從馬路邊衝上道牙,然後一頭扎進路邊的商店裡。車頭被撞得面目全非,但司機下來後除了驚嚇過度外啥事也沒。

人家車鑽屋裡撞得一塌糊塗,人完好無損。而我那倒霉蛋表哥只是踩了一腳急剎就把自己搞挂彩了。這是啥道理?我總結了兩個我認為比較合理的原因:

1、車輛在撞擊中的減速度大小決定了乘員承受的衝擊力大小

表哥一腳急剎,汽車立馬停下。此時車輛減速度非常大,坐在車裡的人也一樣。汽車可以靠剎車瞬間停下,但人沒系安全帶,在慣性的作用下就會往前繼續沖,結果就撞碎了擋風玻璃。

而那個女司機的車進入商店後撞到了一堆貨架,推著貨架往裡走了很遠才停下。雖然汽車被撞得面目全非,但汽車在撞擊中速度是一點點降下來的,減速度很小,人員承受的衝擊力反而不大。

2、個人防禦動作

在事故發生前車內人員發現事故無法避免時都會本能地做出一些預防性動作,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降低事故的傷害程度。但事故發生時人員絲毫沒有防備的話那後果就會更嚴重。

大表哥踩剎車時自己會本能地進行防備,但二表哥不知道他要踩剎車,而且還踩那麼猛,所以在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就被他哥給放飛出去了。

而那位女司機是眼睜睜看著汽車衝上道牙然後一頭扎進商店的,所以她會本能地做出一些防禦性動作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所以雖然車撞得面目全非,但人沒事。

也有一部分倖存者偏差的因素

車輛受損嚴重且人員血肉模糊的事故中人救不回來的機率更大,畢竟事故這麼嚴重了,人沒了也在常理之中,所以人們會感覺習以為常。反而是那些人員僥倖生存下來的個案卻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同樣的道理,出現事故後車輛受損並不嚴重,按常理來說人員沒事也是正常現象,這自然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反是那些車輛受損並不嚴重但人卻沒了的事故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震驚。

這就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分享你自己的經驗,我們共同學習,把安全駕駛進行到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fb014b2d9ab4b05f81d5970b40ab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