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一遍遍刷劇,眼睛都快瞎了,終於找到了安欣父母遇害的真兇

2023-06-03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狂飆:一遍遍刷劇,眼睛都快瞎了,終於找到了安欣父母遇害的真兇

《狂飆》這部電視劇大火之後,也引發了全民熱議,但有一個問題,自始至終在劇中就沒有講清楚,那就是安欣父母的死。

確實,沒有安欣父母的死,就沒有安欣被安長林和孟德海爭著撫養;沒有安欣父母的死,安長林和孟德海就不會義無反顧為安欣提供庇佑,也就不會有安欣最終的成功;沒有安欣父母的死,高啟強也不會跟安欣產生共情,成就了一正一邪兩大主角之間的感情……

總之,安欣父母的死,是全劇的起點,也是安欣最後走向的終點。所以,搞清楚其死因,才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才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安長林和孟德海的行為,才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安欣為什麼這麼「軸」?

楊角風談《狂飆》第53期(倒數第2期):一遍遍刷劇,眼睛都快瞎了,終於找到了安欣父母遇害的真兇!

一、

《狂飆》這部電視劇,對各個主要人物的刻畫,其實是相當深刻的,也大都講清了其性格養成的主要原因。

比如高啟強,高啟強之所以會一步步走向深淵,成為京海市最大的黑老大。就是因為他的父母過早去世,導致其從13歲開始,便撐起了這個家,負責養活弟弟妹妹。也正是因為對家人太過看重,才導致其在很多關鍵點上,選擇了進。

同樣父母死的早的,還有唐小龍和唐小虎兄弟,以及殺人不眨眼的陳金默。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會驚人相同,並走到一起的原因所在。

而且,這些人中,對其父母的印象還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印象相當不好!

比如唐小龍和唐小虎,高啟強大年夜去他家送禮時,為了套近乎,特意提到了雙方父親的交情,結果唐小龍一聽就火了:

「大過年的,跟我提那個死鬼幹什麼?」

唐小龍對父親有一肚子火,高啟強也沒好到哪裡去,那一次在陳泰的車前,他吐露了心聲:

「酒鬼,喝多了就打我們,打我媽。我們廠裡面的保衛科啊,廠長啊,也來家裡勸他,每次他就寫保證書,寫完又打,繼續喝……」

甚至,連程程都交代了其身世,出身一個偏遠的小村莊,父親對老婆和孩子都不好,她考上京師大以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帶母親走:

「我要帶你離開這個鬼地方,永遠都不回來了!」

二、

作為劇中出場最多的反派,也就是高啟強,其父母的死因也交代了,就是父親喝多了去拉貨,母親跟著,結果出了車禍,雙雙死亡。

可是,跟高啟強一直相愛相殺的安欣,劇中雖然一直在強調他是孤兒,父母因公殉職,卻從來沒講他們的真正死因。

劇中第一次提到安欣的父母,還是安欣調查白金瀚被停職那次,他在河邊散心,孟鈺前來安慰他,同時也是向其告別。孟鈺先講了自己的打算,說自己研究生畢業,打算去北京,並問安欣,你就打算在這當警察嗎?

安欣回答:

「要不然呢,我爸不是在……」

安欣說完這句話後,倆人都陷入了沉默,幾秒鐘後,還是安欣繼續打斷沉默:

「你知道當初,我爸那什麼那年,是有兩家想要收養我嗎?」

那麼,安欣父親那什麼那年,是哪一年呢?

徐江被通緝之後,陳書婷在大街上攔住高啟強,痛揍了他哥倆一頓,還是安欣過來解了圍。隨後,安欣便跟高啟強坐在牆角聊起了天,安欣問高啟強:

「你爸媽是什麼時候走的?」

高啟強回答,是十三歲那年,安欣猛地一驚,在確認他是虛歲之後,還有點得意,說自己是周歲。

也就是說,安欣的父母在安欣十三周歲的時候,去世了。而安欣遞交給檢查組的表格中,寫明了他是1975年生人,那麼安欣父母的死亡時間便是1988年。

三、

那麼,安欣的父母是因為什麼去世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高啟強也問過安欣,其中就提到安欣的爸爸媽媽都是警察,還問他是怎麼走的,安欣回答:

「不知道,到現在也沒有人跟我講過!」

同時,安欣還講,因為父母雙亡,導致他染上了一個壞毛病,那就是說謊。而其中一個叔叔又告訴他,若是說一個謊,則需要很多很多的謊去圓。

雖然,安欣這樣說,是為了引出高啟強的話,但是他說的這句話,卻是發自內心且真實存在的。因為,他口中的這個叔叔,不是別人,正是收養他的養父——安長林。

就像安欣對孟鈺所說的那樣,當初他父母去世之後,其中兩個要好的同事,一個是安長林,一個是孟德海,都提出收養安欣。最後,安欣選擇了安長林,並在養父的撫養下,讀書畢業,進警隊。

安欣跟李響和張彪是同一批進警隊的,因為他有這層關係在,導致處處受照顧。比如黃翠翠撈屍時,就是京海市公安局長孟德海親自下令,讓他下去。或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安欣不喜歡這種感覺,故意裝聽不到,把機會讓給了李響。

事後,面對安欣給出的不肯下水理由,京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安長林就教育他: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句謊話,要用一百句謊話來圓。一個人謊話說多了,自己都分不出來,哪句是真話,哪句是假話!」

四、

其實從內心來講,安長林是不願意讓安欣當警察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動不動就要教訓他,讓他早早打報告,離開警隊。

不願意讓安欣當警察的,除了其養父安長林以外,還有一個人,她就是崔姨。安欣大年夜值班的時候,也是崔姨給送的餃子,後來他負傷住院後,仍然是崔姨里里外外送衣送飯。甚至,崔姨還利用安欣跟孟鈺搞對象的機會,施加壓力,讓其離開警隊。

原因不複雜,一方面因為警察這個職業,危險性太大,另一方面,則是跟安欣父母的犧牲有關了。

安欣在瘋驢子那臥底,因為遊輪抓捕案消息泄露,導致負傷,事後孟德海就怪安長林,怪他非要自己去市委請示,結果害安欣負傷:

「要不是這小子命大,沒準就出事了,出大事了。咱們作為公安局長,怎麼向局裡交代,咱們這當叔的,又該怎麼交代?」

這句話的關鍵是後一句,既然要交代,總得有需要交代的人。前一句還知道,出了事,怎麼向局裡交代,後一句卻沒有了賓語,也就是說,安欣出了事,當叔的該向誰交代?

沒錯,就是安欣的父母!

安長林曾經跟安欣提過一句,說他的父母是因公殉職,再結合他跟孟德海爭著養安欣一事。可以推斷出,要麼安長林和孟德海跟安欣父母關係特別好,發自內心養他,要麼就是安欣父母曾經將安欣交付給他們倆,這才會有不知如何交代一說。

五、

那麼,回到剛才的問題,安長林和孟德海,為什麼不告訴安欣其父母的真正死因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看看孟德海對孟鈺的教育就能看出來,他們希望給孩子看到的,是這個世界的美好。而安欣的父母,同一時間雙雙犧牲,絕不是一句出警意外就能解釋清楚的。

根據年齡推斷,孟德海,安長林,安欣父親,是同一批進警隊的,而這三個人,都是啥性格呢?

安欣跟李響去調查白金瀚時,不依不饒,還在人家門口守門,被孟德海叫回了警局。安欣不服,先跑到安長林辦公室爭論,一番爭吵之後,安欣憤然離去,打算找孟德海好好問問,正好孟德海撞進來,結果慫了,走了。

安長林嘆氣,說這孩子一點都不懂事,好像我們要害他似的,而孟德海卻來了一句:

「我看他,跟你年輕時候挺像的!」

安長林也感慨:

「我是害怕他走我的老路,我身上兩個彈孔,前面一顆,後面一顆,背後那顆黑槍,到現在都不知道誰打的!」

由此可知,當初的安長林像安欣一樣,嫉惡如仇,眼中容不得沙子,有事愛往前沖。而孟德海呢,因為有黃老這層關係在,他大機率就像後來張彪說安欣那樣,是警隊里的「太子爺」。再加上其性格沉穩,善於謀劃,前途無量,一線衝鋒的活,大機率不會是他。

而且從安欣跟孟鈺早就認識,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情愫來講,孟家和安家關係極好。

六、

很多看過《狂飆》的人都很難理解,安欣這麼多年來為什麼這麼軸,簡直就像一個不盡人間煙火的聖人!

是啊,難道真是因為心中有著偉大的信念,才推動著他數十年如一日,一直跟黑惡勢力做鬥爭?

還是我(楊角風)前面提到的,人物的性格養成,跟他的家庭有很大的關係。真正在推動安欣義無反顧進入警隊,並執著於追查真相的原因,其實是其父母的死亡。

安欣父母的死很蹊蹺,如果像高啟強父母似的車禍而亡,那安長林他們沒必要諱莫如深。如果是執行任務遇難,也說不過去,雖說女刑警也有,但是兩口子同時出警並遇難的,機率極低。

除非是安欣的父母同時執行臥底任務,或者安欣的父親一個人執行臥底任務,被叛徒出賣之後,雙雙斃命。再或者,安欣的父親暴露了身份,被罪惡分子抓到其妻子威脅並報復。

剛才也提到了,安欣父母的死亡時間是1988年,那一年正是改革春風吹滿地,遍地是錢的階段。

那麼,這時候的京海市公安局是由誰把持呢?

大機率是趙立冬、何黎明這一支力量,按照劇中正常的晉升途徑,孟德海後來由公安局長打算升政法委書記。同樣,當年趙立冬也是從公安局長升到了政法委書記,後來的安長林也是從公安局長升到了政法委書記。

所以,該劇一開始的時候,孟德海和安長林就知道市委是存在問題的,不然也不會刻意去彙報遊艇抓捕行動。

七、

安欣父母的死在當時,必然是異常慘烈和悲壯的,但沒有人敢告訴安欣真相,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真相!

正因如此,安長林才會在訓斥不懂保護自己的安欣一頓後,刻意跟孟德海提到自己身上的傷疤。

因為他自始至終都知道,警局內部是有問題的,別說安欣父母了,當初稀里糊塗就結案了。連自己都挨了一記黑槍,也是無能為力,且永遠查不到真兇是誰。

那麼,安欣父母活著的時候,京海市有沒有黑惡勢力呢?

有!

這一行列的代表人物便是陳泰,高啟強在莽村工地鬧事之後,拿著陳皮去找陳泰,陳泰心裡就誇他做得好,還講:

「人命算什麼,年輕的時候,誰手裡沒幾條人命?」

陳泰年輕的時候,恰恰就是安欣父母還在的時候,他手裡有過幾條人命,作為正直的警察,不會不查。陳泰前期輝煌的時候,手下兩個小弟,一個是徐江,一個是白江波。但是其靠山是誰,《狂飆》這部劇從頭到尾都沒有講明,但不妨礙我們推斷。

徐江傍上趙立冬之後,便不把陳泰放在眼中,甚至揚言:

「給面子叫聲叔,不給面子我讓他入土!」

要麼此時陳泰的靠山調離京海市,鞭長莫及了,要麼就是其靠山比不上時任政法委書記的趙立冬!亦或者,比不上趙立冬背後的更大靠山,當然,之前我也分析過,這個更大靠山可不是何黎明。

八、

安欣一直以為自己父母的死,可能跟壞人有關,所以不遺餘力的行走在抓捕壞人的路上。

一開始,他還誤會安長林和孟德海,以為他們怕壞人,或者為了自己的前途,不願意跟壞人為敵。等到帶陳書婷回京海路上遇襲之後,安欣才突然意識到,警局裡面有內鬼。

他衝到會議室,大喊大叫,嚷著讓孟德海內查,查內鬼,但是失敗了……

其實警局裡面有內鬼這事啊,幾乎人人都知道,安長林和孟德海也很清楚。因為有內鬼這事,可不是2000年以後才有的,安長林那時候就有了,且至今沒查出是誰。

不僅警隊的人都知道,黑道兒上的人更是一清二楚,比如徐江就懟過高啟強:

「以為就你有靠山?」

連陳書婷回到京海市以後,在沒有遇到安欣,甚至不知道安欣遇襲之前,她都知道閉嘴不談。即使曹闖一再強調,她是可以信任自己的,但陳書婷還是不講話。

為此,徐江還跟高啟強講過:

「我內線說了,陳書婷她現在還不相信警察,所以什麼都沒說,就讓她回家了!」

等到安欣也意識到原來自己身邊的人,也可能是壞人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大概明白了自己父母的死因。

所以,他才會在趙立冬前來視察警隊時,失去理智,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懟他。才會在曹闖死亡以後,一直在追問李響,他臨死前究竟說了什麼,是否跟其父母遇害有關?

而曹闖這麼多年沒被提拔,且他還是安長林的徒弟,這說明,安長林挨的那顆黑槍,很有可能就是他。

九、

其實這些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便是,安欣竟然改了姓!

還是安欣跟孟鈺表白那次,安欣提出來之所以沒選擇去孟德海家,他給出的第一個理由是:

「去你們家,不得跟你們家姓嗎?」

安欣並不介意改姓,但是他不想姓孟,因為十三歲的他,已經對孟鈺有好感。這也從側面表明,安欣原本的姓氏可能不姓安,是因為被安長林收養了,才改姓安。當然,也有一定的機率,其父親本就姓安。

不過,在安欣去瘋驢子那臥底的時候,瘋驢子曾經把他吊起來考驗他,安欣編了一個故事,說自己不叫高欣,叫張欣。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親爹姓高,後爹姓張,本名是張欣,因為攮了人,辦了假身份證,才叫高欣。

而且安欣最後沖瘋驢子大吼:

「我哪錯了,我一句假話都沒有,你查去啊!」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安欣不怕瘋驢子去查,他警局內部不是有人嗎,是確實能查到一個叫張欣的檔案的。而且,按照安欣說的住址,去當地打聽一下,確實能打聽到曾經有個小孩子叫高欣。大機率,安欣的父親姓高,母親姓張。

安欣改姓安,確實對他有好處,比如李響沖唐小龍和唐小虎講了,安欣的安就是安長林的安,當時這哥倆就慫了。這個身份也很好使,連趙立冬都要忌憚三分,還衝別人講過,若不是安長林在,安欣早就沒了。

要知道,安欣最大的身份,還不是因為姓「安」,而是因為他是「烈士遺孤」!

十、

要知道,父母都是警察,雙雙犧牲,十幾年後,他們的兒子繼承父母遺志,也加入了警隊,這得是多麼轟動又值得宣傳的一件事?

要知道,這種遺孤,會享受到非常多的待遇,高考都能加20分的。當年王偉烈士犧牲後,各級領導去看望其遺孀,就對其兒子說:

「從今天開始,他就是人民的兒子了,永遠不會沒有依靠!」

如果安欣的父母確實是因公殉職,那麼在烈士陵園裡必然有他們倆的墓碑在。要知道,連警隊的內鬼曹闖都有碑,安欣也好,李響也罷,還常去祭奠。

為什麼全劇中卻沒有出現一次,安欣跑到親生父母的墓碑前掃墓啊,訴苦啊,等等?

安欣作為烈士遺孤,在警隊里卻時常遭遇嘲諷,排擠。連去當臥底的事,都非得他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抓回來郭振,完成任務,卻因為趙立冬暗中搗鬼,扣了警隊的250塊錢績效,而忍受全隊的白眼。

甚至,作為一名雙烈士的遺孤,安欣還曾立過功受過獎、流過血,甚至因公落下殘疾。卻因為李響的死被調離了警隊,成了大馬路上的一名交警,誰有這麼大膽子,不顧公序良知,也要這麼干?

由此推斷,安欣的父母確實是因公殉職,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名分。或許他們是去當臥底,到死都沒有給一個名分,連自己的孩子都得藉助安長林的姓,得以立足。

而安欣跟趙立冬掐了這麼多年,一定要幹掉他,極有可能他知道,趙立冬便是坑害其父母的罪魁禍首。也只有他,以及他的靠山,才有能力將當年的事情壓下去,一直不給安欣父母名分。

要知道,徐忠看到安欣遞交的表格時候,曾經說了一句話:

「省廳的老李還認識他,當年就是這小子……立了大功!」

省廳的老李早就認識安欣,也知道他是雙烈士遺孤,且在20年以前就立了功,可惜,二十年來,硬是沒提拔安欣,背後原因,不用多說了吧?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狂飆》,你會發現更多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