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機槍從MG3到MG5的發展,你還覺得MG42的1200發每分鐘很優秀?

2022-01-30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德軍機槍從MG3到MG5的發展,你還覺得MG42的1200發每分鐘很優秀?

前一陣子聊了聊德軍MG42機槍射速的問題,大概就是這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很是劍走偏鋒,點歪了科技樹,導致德國人走進了一個死胡同裡面。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這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很必要,原因就是二戰時期都是人海戰術。(滿腦子黑人問號,一戰中期開始人海戰術不就淘汰了麼?)

今兒咱從德軍戰後機槍發展來看看,這個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到底是個什麼級別。

先聊聊MG3機槍吧,之前很多人嚷嚷,MG42的改進型MG3機槍只是換了個子彈,其他都和MG42一樣,一直是德軍主力機槍。但是這貌似並不能代表MG42的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就很優秀。

MG3和MG42原理上是一模一樣,射速上卻不一樣。原版的MG3機槍的射速也是能夠達到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但是漢斯也覺得這樣不科學。原因嘛,還是那點問題,耗彈快、廢槍管。於是乎,德國人採取的辦法還是降速。MG3的槍機有兩種,一種是650g的標準槍機,這種規格的槍機在使用的時候,能達到每分鐘1200發的射速,另一種是900g的加重槍機,這種規格的槍機在使用的時候,射速是每分鐘800發。不同的槍機,要配不同的復進簧。

聯邦國防軍用MG3一直用到了本世紀初期,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將G3步槍和MG3放到步兵班裡搭配的。這樣搭配看上去是很威猛,但是很不科學。1997年的時候,聯邦國防軍進行了小口徑化,G3換成了G36,但是機槍沒換,還是MG3。

但是這個時候,聯邦國防軍也覺得MG3完全不適合現代步兵班作戰了,一方面還是MG3長度和重量的問題,MG3全長1225mm,重量11.5公斤,又重又長,攜帶起來是非常不方便,上車也麻煩。對於現代步兵班來講,這機槍這麼重這麼長,就是個累贅。而且,這還是個管退式機槍,後坐力大,步兵用著就是麻煩。另一方面是子彈不通用,作為一個班用機槍,子彈和其他步槍手的不一樣。

於是乎,H&K在2001年推出了MG4機槍,使用的是5.56*45mm NATO,原理上和FN Minimi差不多,都是長行程活塞+槍機旋轉式閉鎖。同時,H&K也推出了放大一號的MG4,使用的是7.62*51mmNATO。這就很明顯了,MG4替代的是MG3在步兵班組裡的位置,MG5替代的是那些重機槍版本的MG3。如今,MG3也就是一些聯邦肥宅在載具上用用,而且絕大多數還被MG5給替代了。

MG4和MG5的射速上,就都沒有MG42和MG3那麼逆天了,MG4射速也就每分鐘850發,MG5的射速最低是620發每分鐘,最高800發每分鐘。重量上,MG4是8.15公斤,比MG3輕了有三公斤。

其實從聯邦國防軍機槍發展過渡來看就知道了,MG42那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很是多餘,而且整體上看,也完全不適應現代步兵班了。甚至那1200發每分鐘的射速,在二戰時期,都是一個浪費。頻繁更換槍管,頻繁換彈鏈,這樣在整體火力上,還是沒好哪去。

甚至聯邦國防軍現在的MG4機槍,在重量上都是相對較重了的。更重的機槍,對射手來說就是累贅,跟不上行軍,行動不便。作為班組內的機槍,便攜性是相對重要的一個因素,畢竟班組不是固定一點的,也是要移動的。

放在二戰那會兒,唯一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地方就是諾曼第這類陣地防守了。這會兒的MG42,不需要移動,只要固定潑水就行了。但是仗不是只有這種,更多的時候,步兵班還是要出去打人的。不可能防禦作戰你打,進攻就不去了。而且,二戰也不是一戰,不是雙方蹲在戰壕里對射半年的戰場了。

之前評論區里,有人說,現在都機械化作戰了,便攜性和彈藥消耗都不是問題了。這話,放到什麼時候都是錯的。現代步兵班確實是坐車開赴戰區,但是很多場景下,也不是隨時隨地旁邊都有台裝甲車。翻牆、上房,這些時候都是沒裝甲車的,車也不能開進樓道里。

至於這MG42,很多人把這挺機槍吹的多逆天,但是事實就是,這1200發的射速,在當時也只有MG42獨一份,在戰後,機槍射速也沒誰上升到1000發以上,步兵班還是將機槍換成了更短、更輕、射速更合適的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bbf58760f6e7a7efd22e6b6168aa7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