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放大自己
作者:洞見yimo
2024年5月5日,又是一年立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夏,在古語裡是大的意思。
春日發芽,夏日長大,世間萬物開始走向成熟,走向壯大。
地法天,人法地。
古人講究天人合一,此時萬物盛大,人也應當放大自己,努力成長,努力壯大。
01
心要強大
立夏之後,很多城市會快速突破三十度高溫。
讓人猝不及防。
在季風氣候里,高溫意味著暴雨、大風。
所以這個時節除了萬物繁盛的欣喜,還有來自天氣的巨大考驗。
《易經》里,立夏屬於天澤履卦。
意思是說:天氣多雨,道路崎嶇泥濘十分危險,人要樂觀心態,積極應對,才能沒有災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多坎坷,少順遂。
哪怕是在天時地利,萬物繁盛的夏日,也有無數的風雨。
保持內心的強大,才配享受夏日的繁花與果實。
宋朝名將狄青年輕的時候替人出頭,被官府抓去,臉上受了墨刑。
面對身邊人的輕視,他卻沒有氣餒。
憑藉自己的努力,在軍中不斷立功,慢慢當上了將軍。
後來皇帝召見,覺得臉上有字不太雅觀,就對他說:「你都當將軍了,就把臉上的刺字去掉吧。」
狄青說:「這是我過去恥辱的印記,但是對於士卒卻是鼓勵。一個犯過事的人,都能當上將軍,何況他們呢?」
萬事萬物都在人的心裡。
只要心裡不曾露怯,人生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只要內心沒有缺口,洪水就不可能沖潰你的堤壩。
此心不動,萬事從容。
內心堅韌的強度,就是人生大廈的牢固程度。
唯有內心強大,方能在風雨中壯大自己的人生。
02
人要正大
三伏天最熱,所以我們通常認為三伏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但《述夏》中說:「四月惟夏,運臻正陽。」
在古人看來,孟夏時節,才是一年中陽氣最鼎盛的時候。
陽氣鼎盛的夏天,給世間上一切肆意生長的能量。
陽光炙熱明亮,陰暗無所遁形,也代表人間的正大光明、坦蕩磊落。
天澤履卦第二爻里講: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此時應該秉持良知,守正不移,才能吉祥。
清代道光年間,馮志圻在刑部當官,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
有一次有人求他辦事,送了他一個宋拓名碑,裝在用文梓木做成的盒子裡。
馮志圻見到之後,立馬派人送回去。
手下問他:為什麼不拆開看看。
他說:拆開看了就會心癢,就捨不得送回去了。收了人家的東西,就無法維持斷案的公正了。
所以,還是不拆得好。
蘇轍說:心不可亂,則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
利益當頭,先想到獲利之後的代價,才能讓自己內心保持平靜。
不被利益捆綁,才能秉持公正。
宋朝人陳仲微曾在莆田擔任縣尉。
莆田有個大戶的親戚是當朝大員,為了和陳仲微交好,給了他一封推薦信。讓他拿去拜見大員,可以平步青雲。
一年之後,這個大戶因為欠稅被陳仲微抓了起來。
大戶質問陳仲微:為何收了自己的推薦信,還不對自己網開一面?
誰知道陳仲微拿出那封推薦信還給他,並沒有拆封。
大戶慚愧地當面道歉,並補足了稅款。
古人說:君子獨處,守正不撓。
一個人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堅守底線,中正不移。
這樣才能坦坦蕩蕩,獨自面對天地鬼神。
白袍點墨,終不可湔。
秉持內心的良知,時刻檢省,行得正,做得端,做人正直,做事公道,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03
氣要博大
立夏有三候: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夏天,是最熱鬧的一個季節。
田野間可以聽到青蛙、螻蛄的鳴叫聲,地里的蚯蚓開始掘土,鄉間的野菜也開始迅速攀爬生長。
昆蟲草木,不分大小、種類,都在肆意向上,恣意生長。
《淮南子》中說:「夏,為衡,衡以平物,使之均也。」
夏本身還有平衡的意思。
夏神祝融手持著一桿大秤,意思是說:他對天地萬物都公平對待,讓它們一齊生長,繁衍生息。
所以夏天大概是最大氣,最包容的一個季節。
有了這份大氣和包容,才有了萬物的欣欣向榮。
和諧以共生共長,相融以相輔相成。
大自然是這樣,人也當如此。
宋仁宗的時候,呂夷簡在朝堂為宰相,范仲淹為開封府知府。
因為政見不合,范仲淹經常上表,參奏呂夷簡的不是。
但是呂夷簡卻認為他是一個有才幹的人,推薦范仲淹當了龍圖閣直學士。
范仲淹十分感慨,向呂夷簡當面致謝。
呂夷簡說:大家政見雖然不同,但都是為朝堂做事,怎麼能記仇呢。
范仲淹對他的氣量心服口服。
古人說:君子和而不同。
大氣之人,有大胸懷,能容人,能諒人。
山不辭石,方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方成其大。
放大格局,尊重不同;放大胸懷,相互包容。
博大的胸懷和氣度,才能成就一個人的大氣與厚重。
古人說:春從花上去,風過竹間清。
春日已經過去,夏日已經來臨。
草木明朗,綠意蔥蘢,一片落落大方。
立夏的真諦是大,是萬物生長的繁盛氣象。
內心強大,為人正大,胸懷大氣,則是立夏帶給我們的啟示。
也是在這個時節效法天地、天人合一的最好詮釋。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