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13日 · 虛雲老和尚傳奇

2022-10-13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0月13日 · 虛雲老和尚傳奇

1959年10月13日,虛雲圓寂於雲居山。

地點:

永修

類別:

人物

釋虛雲像 圖源:維基百科

釋虛雲(?-1959 年 10 月 13 日),俗姓蕭,名古岩、演徹,字德清,號幻游老人,福建晉江人,中國佛教比丘,禪宗高僧,曹洞四十七代,臨濟四十三代,雲門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溈仰第八代。自出家以來一生篤行禪宗心法,頗有成就,其禪功和苦行倍受稱讚,以一身而兼禪宗五宗法脈,整頓佛教叢林,興建名剎,為現代中國禪宗傑出代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講述虛雲老和尚的故事風險很大,筆者猶豫很久,才下決心寫這一篇。本系列所努力做到的,是看歷史的新視角和對歷史的評述。但對於某些事件、某些人物,卻很難用新的視角講述,更不適合評述。筆者認知有限只是一個方面,政治不能被評述,同樣容易帶來麻煩的還有宗教。宗教永遠都是政治,從古到今、從中到外,所有著名的宗教人物都是政治人物。無論生前死後是什麼名聲,政治、宗教人物卻又總逃不脫非議甚至攻擊。

下圖是胡適的一篇考據,他對虛雲的「三勘」曾經掀起過很大的波瀾。對虛雲大師有所了解的都應該知道,他的年齡是個謎,到底是不是 120 歲涅槃一直有爭議,本文概述引用的維基百科中,虛雲的出生年月被標為「?」。

《胡適全集》 第9卷 哲學·宗教

按目前國內網站上統一的說法,虛雲生於 1840 年,本姓蕭,湖南湘鄉人,生於泉州。因其父蕭玉堂曾任泉州知府。1858 年,至福州湧泉鼓山寺出家。

其後很多年內,虛雲遍訪名剎,包括南海普陀山、寧波阿育王寺、鎮江金山寺等等,參禪聽經,學習了多個宗派的教義。後來他朝拜了五台山,1900 年到北京,時逢八國聯軍入侵,他跟隨慈禧、光緒的隊伍到達西安。後由終南山入川,經西藏,至印度,從雲南入境,過大理,在雞足山掛單。1904 年,前往泰國,拜見泰國國王,募集到巨額資金。他又到緬甸仰光、馬來西亞檳城等地,考察東南亞佛教,講經說法。

回國後,虛雲曾赴九江,在廬山海會寺拜見志善和尚,參加念佛會。

海會寺內的禪堂 筆者攝於 2022 年 5 月

註:海會寺里的這座破舊清冷的禪堂,據稱是現世唯一僅存的虛雲老和尚曾經駐留的禪堂。對這種說法筆者表示懷疑。虛雲老和尚駐留過的寺院很多,雖然有可能都在那個年代被毀,如今也多被重建。海會寺這座禪堂,也是典型的 80~90 年代新修的寺廟建築。

筆者未能查到虛雲到達廬山海會寺的時間。各方對他這幾十年令人眼花繚亂的遊歷記載不一,甚至彼此矛盾。有文章聲稱他從東南亞經台灣到日本,於 1905 年回上海,有的卻說他從東南亞回雲南後經貴州、湖北到達九江。筆者估算他到海會寺的時間在 1905 年春天。

圖源:虛雲老和尚畫傳集

1912 年,虛雲與太虛等人議定重訂佛教會會章,改為「中國佛教總會」,赴南京晉見孫中山,又前往北京去見袁世凱。在上海改組中國佛教會,成立中華佛教總會。會後,虛雲回到雲南,晤蔡鍔,組織滇黔、滇、藏的佛教支部。

1920 年,虛雲應雲南督軍唐繼堯的邀請,前往昆明,重修西山華亭寺,後更名雲棲寺。

雲南政變再紀 《申報》1921年2月27日

註:在筆者所能查到的民國報紙中,虛雲和尚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 1921 年《申報》的一篇文章中,文中說雲南模範監獄本有囚犯七八百人,虛雲和尚到省做了法事後,請求唐帥(唐繼堯)發慈悲,赦免了五百餘人。筆者查到的第二次報道,就已是 1942 年的《東南日報》,期間相隔了 21 年。1946 年起,對他的報道才多了些。

虛雲、弘一、太虛、印光為民國四大高僧,弘一、太虛、印光的生平經歷很清晰,虛雲的經歷最豐富,但他成名最晚,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出版書籍、公開講經等,虛雲大師與其他三位相比,似乎差了不少,而且各方說辭經常出現矛盾。

以下面這則報道寺廟醜聞的新聞為例,其中提到「老和尚年已一百歲」。目前公認虛雲大師出生於 1840 年,那麼到 1947 年應該是 108 歲而不是 100 歲。翻閱其它報紙,在 1947 到 1948 年的幾則報道中,虛雲的年齡都是 100 歲或 101 歲。筆者以為,或許這是虛雲大師受到某些人質疑的原因,每個人都能找到所謂的「明確證據」而相互指責。

《前鋒報》1947 年 5 月 15 日

1929 年,虛雲赴福州湧泉寺任住持,創辦學戒堂,後改為佛學院,虛雲自任院長,培訓僧徒。1934 年,赴廣東曲江主持重修南華寺,歷時十年,使該寺成為廣東規模最大的佛教聖地。1942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慶發起「護國息災大悲法會」,請虛雲主持。虛雲到達重慶,受到了蔣介石的款待。1943 年,虛雲移居廣東乳源雲門寺,歷時 9 年,重建寺廟。

1949年秋,廣東解放,虛雲留居雲門寺。1953 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虛云為四名名譽會長之一,且為四位中唯一的漢傳佛教僧侶。同年 6 月來到江西廬山,養病於大林寺。本系列在《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太虛法師與廬山世界佛教聯合會》中介紹過大林寺,這座寺廟是在太虛大師的主持下於民國期間重建的。

1953年8月7日,虛雲老和尚與弟子在廬山大林寺合影 圖源:佛弟子文庫

由於在大林寺中難得清靜,1953 年 8 月 14 日,虛雲大師登上雲居山,主持重修真如禪寺。後面這段故事寫在《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地位卓然的雲居山真如寺》中,本篇不再贅述。同年 9 月,虛雲老和尚到九江訪問能仁寺。

1959 年 10 月 13 日(農曆九月十三日),虛雲在雲居茅蓬內圓寂,世壽 120 歲,僧臘 101 載。1990 年 9 月,雲居山真如寺 虛雲紀念塔竣工。紀念堂位於虛雲生前「雲居茅蓬」舊址,堂內正中為虛雲銅坐像。

1953 年 9 月 8 日,虛雲在九江能仁寺與信眾合影留念 圖源:佛弟子文庫

虛雲老和尚一生,並沒有提出多少佛學理論,也沒有建立僧伽教育體系,但他卻是現代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人物,僅太虛大師可與之比肩。筆者以為,他和太虛大師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太虛是革命者,而虛雲是堅守者,在上世紀初佛教一蹶不振時代,虛雲只是用最傳統的修禪做法,遵守清規戒律,建廟弘揚佛法,踏踏實實做事,以身作則教育弟子,在那個特別的年代,仍將薪火傳了下去,培養出了現代佛教的一批領軍人物。

筆者原本不想再做評述,忍不住還是說兩句。撰寫本篇時,盡力在故紙堆里挖出幾則舊聞,也算是給如今複製粘貼一大抄的網絡添加點「新」材料吧。

1957年秋,虛雲老和尚於雲居山真如禪寺天王殿前留影 圖源:佛弟子文庫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fda5607451975bada740a02485fc6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