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那個實習大夫 | 請您評評理·協和八

2020-11-03   協和八PUMC08

原標題:投訴那個實習大夫 | 請您評評理·協和八

本期關鍵詞

知情同意 & 臨床帶教

本案例根據真實案例改編

患者劉某,男,43歲,因外傷後脛骨平台骨折入某教學醫院骨科擬行手術治療,因患者脛前水腫嚴重,有多個巨大水皰形成,醫療團隊決定先行根骨牽引緩解局部疼痛,待水腫情況緩解後再行手術治療。治療方案與患者本人及家屬均進行過細緻溝通,表示理解並簽署了手術相關知情同意書及授權委託書。

入院第3天早查房後,帶組教授表示患者脛前水腫情況有較為明顯的緩解,水皰已經開始部分萎縮, 可考慮從當日開始可逐步抽吸皰液加速局部組織恢復,並表示可以讓組內的實習醫生小孫在住院醫老張的帶領下進行此項操作,並表示要注意無菌原則。當天上午,老張就帶著小孫去床旁為患者順利地進行了皰液抽吸和局部消毒換藥。 之後量天老張覺得小孫完全自己可以勝任此項工作,便每日均讓小孫獨立前往患者床旁為患者換藥和抽吸皰液。

5天後,即手術前一天,患者訴下肢皮膚破損處有疼痛感, 揭開敷料發現傷口有輕微感染帶組教授表示先換藥控制一下感染情況,手術推後進行。不料患者本人對此極為不滿,表示根 骨牽引使他不得不持續臥床,推遲手術進行讓這種等待更加難熬。另外執意認為 傷口的感染是因為小孫是實習醫生,操作不熟練而導致的,表示要到醫務處投訴小孫,讓他受到處分。

帶組教授安撫患者,說本院是教學醫院, 讓實習醫生進行操作是正常的教學過程,且教授認為小孫的操作是沒有問題的,感染不太可能是由操作引起,另外感染也不重,勤換藥很快就能恢復。 但患者稱自己所簽的知情同意書中沒有允許實習醫生為自己進行操作的內容,自己的知情同意權受到了損害,堅持要投訴小孫。

請您評評理:患者的訴求是否合理?小孫是否應該受到處分?

【脛骨平台骨折的併發症與治療】

脛骨平台骨折占所有骨折的1%左右,損傷可能表現為膝關節積液或者骨受損處局部腫脹、水皰及壓痛。初始治療為 加壓包紮冰敷適當的鎮痛接近完全伸直位夾板固定膝關節患腿間斷性抬高超過心臟水平以及 嚴格避免負重

脛骨平台骨折常發生於機動車輛碰撞事故或導致患者其他嚴重損傷的 重大創傷性事件中,這常常延遲患者重返日常活動的時間。

鑒於脛骨近端骨折通常涉及高能量損傷,患者有一定幾率出現併發症,可能包括:

  1. 感染
  2. 骨折不癒合或畸形癒合
  3. 膝關節僵硬

儘管如此, 短期的總體結局一般良好。在一項納入244例經手術治療的脛骨平台骨折的觀察性研究中,190例被認為結局良好,但54例有嚴重的長期併發症[1]。 年齡較輕的患者一般結局更好。對47例經手術治療的脛骨平台骨折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40歲以下患者的致殘情況遠遠低於年齡較大的患者。

小編導讀

——《機智的醫生生活》E03

在韓劇《機智的醫生生活》第3集中,俊完在手術結束後專門將實習醫生弘道和潤福帶上手術台,讓他們觸摸了手術後恢復跳動的心臟。這也讓兩個實習醫生得到了極大的觸動並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而時間退回到10餘年前,還是一名實習醫生的金俊完也正是因為在前心胸外科主任的帶領下,完成了同樣的接觸後,才讓他走上心胸外科醫生的道路,直到最後成為一名出色的心胸外科醫生。 所謂傳承,莫乎如是。

臨床帶教是每一名醫學生在成長道路上所必須經歷的重要過程,直接投身於臨床工作中,在各位前輩的照顧和帶領下體驗各種各樣的「第一次接觸」,不斷累積屬於自己的臨床經驗,才得以在未來的臨床工作中獨當一面,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診治更多患者。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熟練的老手也可能在很簡單的問題上翻跟頭,更不用說是沒有經驗第一次進行操作的實習醫生了。有人會說: 實習醫生犯錯的代價太大,這是用病人的健康來冒險。但如果沒有這種經驗的積累,何時這些實習醫生才能脫掉「實習」的帽子,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呢?

患者當然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完全可以拒絕實習醫生為自己進行各種各樣的操作,這是患者的權利。在對患者的保護和臨床帶教的必要矛盾間, 如何抉擇,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吧!

參考文獻

文中圖片、視頻均來源於網絡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出自己的精彩點評~

並請期待本周日-熱議評述

大長杆君

華、如日中天眐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