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五分之一是阿拉伯人,為何看上去他們能和猶太人和睦相處?

2021-05-10     笑語千年

原標題:以色列五分之一是阿拉伯人,為何看上去他們能和猶太人和睦相處?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和睦相處,只是表相。

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在《獨立宣言》中強調猶太民族建立國家"天賦的和歷史的權利"及聯合國決議賦予的建國合法性之外,還明確規定了"以色列國將以自由、正義、和平作為自己的基礎。它不會因信仰、種族和性別而對公民加以區分,將在全體公民中實現徹底的社會和政治權利的平等。"

以色列是由猶太人 、阿拉伯人及少量的切爾克斯人 、亞美尼亞人等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但以色列政府從未制訂過任何明確的民族政策 。

以色列的崛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蹟 。建國僅五十年,一窮二白的以色列國內生產總值便翻了 450倍 ,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 。

可以這樣說,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是世界上平均最為富裕 、享受最多民主權利的阿拉伯人。與中東地區的大部分阿拉伯人相比,他們的人均收入 、教育水準、言論自由和社會自由,都大超過中東地區其他阿拉伯人。所以,他們並不熱衷於與以色列政府的對抗,更很少捲入各種流血衝突之中。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

以色列是一個以猶太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猶太人 口占以色列人口總數的 75.5%,阿拉伯人口占 20.2%、其他民族占4.3%。但是以色列國會中只有 13位阿拉伯議員,議席的 10.8%,遠低於其 20%的人口比例。

1948 年以色列建國時,有15.6 萬阿拉伯人成為以色列公民,占當時以色列總人口的 12.5%。這些阿拉伯人大多數都並不情願成為猶太人國家的公民,更談不上對以色列有什麼歸屬感和忠誠感。當時的以色列政府對這些阿拉伯人居住區也是採取軍事管理的辦法,限制阿拉伯人的行動自由,這種限制直到 1966 年才廢除。

按以色列《獨立宣言》據說,這些阿拉伯人也享有和猶太人一樣的平等自由和民主權利。但由於這些阿拉伯人群龍無首,加上歷史原因,生產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政治覺悟也不強,所以很難形成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

進入八十年代後,阿拉伯人迎來了他們的政治成長期,終於能在以色列政治舞台上明確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並建立了自己的政黨。

1984 年成立的「和平先進黨」是第一個純粹的阿拉伯政黨,在這之後,九十年代阿拉伯人又成立了「巴拉德黨」和「拉阿姆—塔阿勒黨聯盟」,三個政黨都參加了以色列的歷次大選。

以色列的「二等公民」

但是,儘管阿拉伯人擁有投票權 ,但在以色列還是屬於「二等公民 」。在社會、經濟 、政治等各個方面受到各種歧視 。

以色列的《國籍法 》規定,每一個回歸以色列的猶太移民都自動獲得以色列公民身份,但《國籍法 》對阿拉伯人獲得公民權卻採取了嚴格限制 。一般情況下, 阿拉伯人要想獲得以色列公民身份是相當有難度的,就算他是在以色列出生的 。

以色列對阿拉伯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隔離與分化 。阿拉伯人被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區,與猶太人的居住地隔離開來 。這樣做可以 防止阿拉伯公民參與以色列有限資源的分配,便利了對阿拉伯人資源的利用,同時限制了流動及社會政治活動 ,鞏固猶太人的統治地位 。

以色列政府長期以來的隔離 、分化政策 ,造成了猶、阿兩族間深刻的隔膜。在以色列,猶 、阿兩個民族通婚表面上不違法,但實際卻非常罕見。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不願自己的兒子娶一個阿拉伯女人,更別說把女兒嫁到阿拉伯家庭了。

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無論是生活習俗還是文化教育,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猶太烙印 。但是在猶太復國主義者看來,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是以色列之外的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猶太人根本不想填平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文化鴻溝,在對待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上實行雙重標準。

以人口平均壽命為例。以色列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之一,但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仍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每一千個出生的嬰兒中,猶太人的死亡率為 0.32,阿拉伯人則為0.60,阿拉伯人的嬰兒死亡率一直是猶太人的兩倍左右。

阿拉伯人本來都很喜歡生孩子,有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但居住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來說則是個例外,他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5、60年代出生的阿拉伯婦女平均生育 9 個子女,而 90 年代出生的阿拉伯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不到5 個。

與中東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以色列的阿拉伯婦女,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就業的增加,她們不再遵守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傳統,不再甘居男人之下 ,向阿拉伯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和習俗發出了挑戰。她們模仿猶太婦女,想要和她們一樣的生活方式 ,不再願意只呆在家裡,更不願意嫁給一個有數位妻子的阿拉伯男人。

猶太人對和阿拉伯人的隔閡是什麼

但是大多數猶太人對以色列國內的阿拉伯人都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和擔憂,他們擔憂阿拉伯人口的迅速增長是對以色列國家的潛在威脅,會最終威脅到以色列國家的猶太性。所以最近二十年來,為了保證國家中的猶太多數,以色列一方面積極鼓勵和吸引猶太移民,一方面想方設法杜絕阿拉伯人口的增長,禁止新的阿拉伯人成為以色列公民,鼓勵阿拉伯婦女接受教育、參加工作,力圖通過推動阿拉伯社會的現代化來降低其生育率。

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沒有像其他阿拉伯人那樣反抗以色列,所以他們的處境也很尷尬。一方面他們在以色列得不到信任,另一方面,在阿拉伯世界他們又被一些激進主義者看成「叛徒」。

一些傑出的阿拉伯人也會得到以色列的重用。但這只是以色列對阿拉伯人的一個控制手段,是想通過相對較小的代價,影響廣大的阿拉伯群體。一些家族勢力強大的阿拉伯族長、一些有影響力的阿拉伯傑出人士和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科技精英,都是以色列拉攏收買的對象。他們或被以色列吸收進入政府體制內,或被以色列的大公司雇用,政府也能通過他們掌握阿拉伯社團的動向,避免在阿拉伯人內部出現可能會與政府對抗的團體。

民族是特定文化的載體,不同民族有著大相逕庭的文化認同,所以在以色列,猶 、阿兩族還是相互懷疑和不信任的,遠遠談不上什麼和睦相處。

以色列的軍隊中,極少會出現阿拉伯人。在是否允許阿拉伯人參軍這一問題上, 有近八成的猶太人持反對態度,他們「把阿拉伯人視為以色列潛在的安全威脅, 將以色列視為猶太人的專有家園」,這種懷疑和敵視,都極大的影響了以色列的國家凝聚力。

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議會通過法律,明確了猶太人是以色列境內唯一享有自決權的民族,這意味著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無權參與事關國家前途的公投或者是法律修改,阿拉伯人將徹底淪為以色列的二等公民。

目前以色列社會和政壇「整體右傾」,右翼在許多涉及民族方面的問題上態度都很強硬,要想做到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真正的「和睦相處」,以色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B2jVHkBMMueE88v48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