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開支持烏克蘭向俄羅斯宣戰,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2021-03-17     笑語千年

原標題:美國公開支持烏克蘭向俄羅斯宣戰,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3月7日,烏克蘭內務部長顧問波采盧伊科表示,烏克蘭準備採取措施「收復」頓巴斯地區。烏克蘭不斷向東部地區增派兵力和重型裝備,並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與當地民間武裝多次交火。雙方在交戰中使用榴彈炮、步兵戰車和反坦克飛彈等重火力。

從2014 年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爆發反政府武裝衝突至今,烏克蘭東部武裝衝突戰火至今仍未平息。

頓巴斯衝突的由來

3月9 日,烏克蘭政府軍與東部民間武裝在頓涅茨克機場附近再度爆發激戰,雙方動用了坦克等重型武器。頓涅茨克人民委員會主席安德烈表示:「烏克蘭公開使用火箭炮說明,烏方橫行無忌,無人懲罰。縱容烏方的首先就是美國。」

烏克蘭獨立後,烏克蘭語被認定為唯一國語,這讓烏克蘭東部說俄語的各州十分不滿。加上烏克蘭東部地區普遍信奉東正教,與信奉天主教的烏克蘭其他地區本身就有隔閡,這種宗教認同上的差異,進一步加劇了東西部的紛爭。

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所在的頓巴斯地區,在蘇聯時期是重要的煤炭基地,蘇聯時代這一地區一直得到蘇聯中央政府的許多照顧。所以在歷史上,頓巴斯地區所轄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的居民是比較親俄的。2014 年克里米亞經過全民公投併入俄羅斯後,頓巴斯地區數千居民自發占領了頓涅茨克州行政大樓,升起了俄羅斯國旗。

為防止事態進一步升級,烏克蘭的特種部隊拘捕了數十名群眾,引發了一場流血衝突。烏克蘭安全局稱俄羅斯秘密派軍隊進入烏克蘭,支持頓巴斯地區居民鬧事,遭到俄羅斯的否認。

2018 年 11 月,自行獨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舉行領導人和議會代表選舉」。歐盟認定本次選舉 「非法」,烏克蘭則通過 「頓巴斯重新一體化」法案,將頓巴斯地區認定為 「被俄羅斯占領」地區,並呼籲國際社會向衝突地區派遣維和人員。

在聯合國派遣維和人員的立場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也有很大的分歧。俄羅斯要求維和人員只能部署在頓巴斯分界線上,烏克蘭總則稱維和人員應當部署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全境以及俄烏邊境。烏克蘭也反對俄羅斯向這一地區派遣維和部隊,並指責俄羅斯應對頓巴斯緊張局勢升級負責。

2020年7月,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頓巴斯地區好不容易迎來了和平。但隨著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從2021年2月起,頓巴斯地區又陷入了戰火之中。

美國扮演的角色

1992 年1 月3 日美國與烏克蘭正式確立外交關係。獨立之初烏克蘭完全按照西方的模式進行全面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改革,對外政策上也實行"一邊倒"的親美外交。1992年5月,兩國總統庫奇馬對美國訪問後,雙方開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東歐各國「顏色革命」後,烏克蘭親美的尤先科當選總統。美國承諾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並向烏提供6000萬美元援助用於民主改革,還支持烏加入世貿組織;尤先科承諾領導烏克蘭融入西方社會,跳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烏美關係進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美國對烏克蘭的手段與俄羅斯不同,美國支持烏克蘭國內的親美力量,讓他們在烏克蘭政壇上獲得更多影響力,保證烏克蘭朝著加入北約的道路前進。美國對克里米亞半島尤其關注,因為這裡不僅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駐地,也是黑海石油勘探開採的重要地區。

烏克蘭所處的中東歐核心位置,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烏克蘭是美國遏制俄羅斯重新崛起,爭奪歐亞大陸霸權的一張重要的王牌。美國認為烏克蘭能成為一個可以抗衡俄羅斯的重要國家,一個遏制俄羅斯勢力的橋頭堡,是抵禦俄羅斯成為歐亞地區霸權的關鍵之一。

為了防範俄羅斯的崛起,抗衡俄羅斯的影響,美國支持烏克蘭成為地區強國,在克里米亞半島、黑海艦隊、塞瓦斯托波爾港等涉及烏克蘭主權的問題上,美國都地給予烏克蘭堅定的支持。

烏克蘭是美國在黑海地區重要的立足點及合作夥伴,也曾是前蘇聯軍事和經濟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俄烏聯合,將是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因此美國明確反對烏克蘭與俄羅斯聯合。所以,美國積極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安排北約軍隊在烏克蘭進行演習。俄羅斯堅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不惜武力也要阻止北約東擴。

亞努科維奇上台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願望有所降低,美國擔心烏俄之間會建立起一種更加緊密的關係。由於烏克蘭石油和天然氣依賴俄羅斯進口,烏克蘭一直謀求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而美國在這方面也願意給予烏克蘭幫助。根據兩國簽訂的協議,美國將幫助員烏克蘭改造能源結構,幫助烏克蘭實施能源基礎設施現代化改造,向敖德薩-布羅達石油管道注油,協助烏克蘭進行黑海大陸架勘探開發,降低烏克蘭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經過上述的努力,美國基本上防止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接近,確保美國在這一重要地緣樞紐的影響力。此次頓巴斯危機中,俄羅斯有將烏克蘭納入自己控制之下的意圖,這是美國絕不能允許的。因此,美國對烏克蘭的政治、經濟、軍事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幾年前,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訪問烏克蘭後,宣布為烏克蘭提供5000萬美元用於政治和經濟改革,並為烏克蘭提供1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為烏克蘭提供額外的能源來源。隨同拜登一同訪問烏克蘭助理國防部長肖萊也表示,美國將大幅增加對烏克蘭國防領域的援助預算,承諾向其提供1500萬歐元的軍事援助。

此次頓巴斯危機爆發後,美國指責俄羅斯應對頓巴斯緊張局勢升級負責。美國國務院表示,親俄分裂分子對頓巴斯地區的烏政府軍發起進攻,是對國際社會的挑釁,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頓巴斯危機會引爆世界大戰嗎?

現在頓巴斯地區戰爭的陰雲已經密布。最新消息表明:3月16日,烏克蘭軍隊正在分3路向頓巴斯地區集結,大量T-64主戰坦克和火炮正開赴頓涅茨克地區,烏軍7個作戰旅已抵達前線。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北約成員國的代表也抵達基輔。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頓巴斯衝突轉為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烏克蘭調兵更多是一種姿態,試圖引起外界對頓巴斯地區的關注,讓歐、美向俄施壓,能夠形成一份不同與明斯克協議的新協議。另外,烏克蘭經濟持續低迷,增兵之舉也能有效轉移國內矛盾。

頓巴斯危機的難解之處在於,俄美在這場關係到歐亞大陸未來地緣政治格局的較量中不肯輕易作出讓步。即使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多輪制裁,俄羅斯也不願意讓步。烏克蘭國內黨派鬥爭激烈,烏克蘭領導人在外交上選擇與俄羅斯妥協的空間也很小。

3月5日,普京在接受義大利媒體採訪時表示:「頓巴斯危機的起因完全是人為的,是西方國家缺乏專業性行動造成的後果,過程完全不可接受。這完全不是我們的選擇,我們也是被迫對發生的一切做出應對。實際操縱局勢發展的是美國,但局勢在美國的手中失去了控制。」

普京強調,只有俄羅斯與美國和歐洲一起向烏克蘭當局施壓,促使其履行明斯克協議,這才是目前唯一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不過,以俄烏關係目前的緊張狀態,很難指望談判會取得什麼突破性進展。俄方認為明斯克協議是解決衝突的唯一途徑,烏克蘭必須履行明斯克協議;烏克蘭則堅持在收回克里米亞的前提下進行和談。

烏克蘭必須明白,美國是靠不住的。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的表現多次說明,美國對歐亞大陸內部很多衝突的干涉,都是留下一個爛攤子一走了之,幾乎沒有成功過。在這些地區,美國顯然是不負責任、也不成功的。將寶押在美國身上,未必是明智的選擇。

退一步說,即使俄羅斯與烏克蘭暫時達成妥協,也不排除未來某一天頓巴斯地區的緊張局勢升級。隨著美國和俄羅斯圍繞烏克蘭加入北約等問題的矛盾加深,俄羅斯維護其空間勢力範圍的堅定立場,將有可能使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變成第二個南奧塞梯。真的到了那時,對俄羅斯,對烏克蘭而言都將是一場災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649QHgB8MnI47Ijbb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