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凌晨5點多,泰州姜堰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周某駕駛的轎車與一輛同向行駛的電動三輪車發生碰撞後,又撞到了相向的另一輛東風雪鐵龍轎車。電動三輪車駕駛人楊某送到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交警調取行車記錄儀後發現,周某駕駛車輛與電三輪發生碰撞時,對向車道的東風雪鐵龍轎車是遠光燈狀態,也就是說,雪鐵龍轎車在會車時使用遠光燈,是造成這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
交警最後認定:周某駕駛機動車在視線受影響的情況下,沒有保持安全車速,且未採取安全有效的駕駛措施,造成所駕車輛與同車道的電三輪發生碰撞;雪鐵龍車主崔某未確保安全文明駕駛,駕駛機動車在夜間會車時使用遠光燈,對對向行駛的車輛駕駛員產生影響;楊某未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以致事故發生;楊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周某與崔某分別負該事故的次要責任。
近日,蘭海高速北海往南寧方向欽州港收費站附近,一輛小車不慎撞上護欄,造成小車上3人受傷。受傷駕駛人稱,事發時,他被對向一輛大車的遠光燈照到,燈光晃得自己眼睛模糊一片,導致看不見前面路況,慌亂中亂打了幾下方向盤,車子就失控撞上護欄。
雖然很多駕駛員都知道濫用遠光燈的危害,但在還是有不少車輛會在城市道路上使用遠光燈。有部分駕駛員覺得開著遠光燈,視野會更寬,更好地把握周圍的環境,從而覺得更安全。即使各種媒體極力宣傳濫用遠光燈的危害性,但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在沒有中心隔離設施或者沒有中心線的道路上,夜間會車應當在距相對方向來車 150 米以外改用近光燈,在窄路、窄橋與非機動車會車時應當使用近光燈;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夜間行駛開啟近光燈;機動車在夜間沒有路燈、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情況下行駛時,應當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後位燈,但同方向行駛的後車與前車近距離行駛時,不得使用遠光燈;在霧天駕駛機動車,應當開啟霧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機動車在夜間通過急彎、坡路、拱橋、人行橫道或者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時,應當交替使用遠近光燈示意。
然而,許多駕駛人還是習慣在夜間行駛時把遠光燈打開,根本不管刺眼的燈光能使對面的人暫時失明。在兩車距離接近尤其是相會時,遠光燈強烈的光線會造成對面駕駛人瞬間視野盲區,一般人最快需要 2 秒才能恢復。這段時間,駕駛人對周圍行人和前後來車的觀察能力大幅下降,帶來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如果此時車輛速度過快,極易發生交通事故。這種行為已成為引起夜晚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國家法律對使用遠光燈一直都有規定,但在交通管理部門執法過程中,很難對這方面的違法行為進行取證。目前我國遠光燈的規範使用基本上靠駕駛員的自覺,管理並不到位。
除了進一步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告誡駕駛人濫用遠光燈的危害,讓駕駛人認識到不正確使用遠燈光是交通違法行為,也是缺乏社會公德的體現,促使駕駛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之外,很多司機都建議車管部門要將正確使用遠光燈作為考試內容,納入駕照考試範疇,從而使司機在駕校學車時,就掌握夜間開車時正確使用燈光的方法,提高駕駛人對正確使用遠燈光重要性的認識,增強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意識。
另外,公安交管部門要嚴管嚴查,查處夜間濫用燈光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發現一起、依法嚴處一起。對那些私自改裝燈光的車輛,絕不允許其通過車輛檢測。
為了對付夜間的遠光燈,廣大網友們也是紛紛獻計獻策。有人使用防遠光護目鏡,日夜分散開車時的車燈強光;有人在車上裝配高亮射燈,只要是對面敢開遠光燈,我就敢亮瞎你的眼;還有人說在副駕駛的位置上擺上貞子,讓開遠光的司機嚇得屁滾尿流!
不過,以上方法僅供娛樂,除了說出來解解氣外,可操作性並不強。
其實,現在的汽車早已具備了配置不刺眼遠光燈的技術。可以採用呈一字排列的多個LED作為遠光燈光源,可通過分別獨立控制LED車燈的點亮與關閉,實現更加精確的配光控制。與傳統車燈照明相比,照射範圍更廣,且不會造成前車和對面車的乘員炫目。該車燈能夠照射到前車與對面車會車時兩車之間的空隙,從而幫助駕駛人發現橫穿馬路的行人。該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行駛環境靈活配光,在市區道路低速行駛時可實現配光範圍增大;在高速行駛時可以將光線集中在遠方。
濫用遠光燈對交通出行帶來的危害很大,汽車廠商為什麼不甘落利用電子控制技術,改善遠光燈的使用條件呢?這個答案我也不知道。
不過,這種技術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夜間行車如果道路照明條件較好,駕駛員完全不需要使用遠光燈。夜間視線不好,放慢車速比開啟遠光燈更加有助於安全。在一些照明條件不佳的道路上,為了不對對面車輛造成影響,遠光燈可伴隨近光燈交替使用,對面來車時隨時更換。
現在,很多車主車上都有行車記錄儀。如果在夜間行車時,對面車輛開著遠光燈,行車記錄儀將會記下對方車牌號。車主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舉報,到時候交警就會給他好好的上一課。
開遠光造成的危險,是雙向的。所以,那些晚上開著遠光燈的司機們,你們好自為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lTCYHYBur8RWXSAnD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