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你要的是生意好,而不是傳單發了多少,別把策略當目標

2019-12-09     張大寬


2019年12月09日 | 第【563】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繫(ID:BG9FBG)


別把策略當目標
--張大寬


用老鼠尾巴交差

1902年春天,在越南河內爆發了嚴重的「黑死病」(學名「腺鼠疫」,是歷史上最為致命的瘟疫之一)。

這種瘟疫由老鼠傳播,為了控制疫情,法國殖民者想了個辦法,開展了「全民滅鼠」的行動,只要當地老百姓每上交一條老鼠尾巴,就能夠獲得一小筆獎賞。

這個政策執行初期,效果顯現,當地人源源不斷的交來老鼠尾巴,老鼠的數量也明顯下降。頭一個月就收到了幾百條,隨後幾千條,到當年6月12日這一天達到了頂峰,竟然收到有兩萬多條。

按說,這麼多老鼠尾巴都上交了,是不是意味著老鼠越來越少了,鼠疫要控制住了呢?

事實恰恰相反,老鼠越來越多了。

為啥呢?

因為政策讓民眾找到了一個新的商機,「養老鼠」,有些人開始集中飼養老鼠,在老鼠長大之後,將尾巴割掉拿去當局換錢,然後將老鼠放生。

所以,老鼠非但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滿街跑的都是不帶尾巴的老鼠。

看完結果是不是覺得很可笑,本意是減少老鼠數量,可最終還增加了老鼠的數量。

雖然這件事情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可直到今天,類似這樣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類似的事情

1、推文要閱讀量

有些老闆給自己店裡弄了公眾號,發了推文之後,發現閱讀量很低,於是給運營說,要提高閱讀量啊,要提高啊。這個月能拿多少獎金,就看閱讀量高低了。

於是,閱讀量就成為了老鼠尾巴。

運營就去找人刷閱讀量,從幾百,到幾千,到幾萬。

閱讀量是起來了,獎金也有了,表面看起來一片祥和,結果呢?

2、傳單要發放量

新店開業,總逃不過發傳單,那就讓員工們發吧,誰發的越多,獎金就越多。

於是,大家都開動腦筋,看如何發出更多的傳單。

越來越多的傳單,被分散扔進垃圾桶,發放量是挺高,看似滿世界都是傳單,結果呢?

3、新菜要點單率

上了新菜,就要多推薦,讓更多的人點。

於是,給服務員下任務,新菜務必做到每桌必點,點單率超過70%的部分,除了基礎提成,還有額外獎金。

於是,大家都開始猛推新菜,不管顧客是否喜歡和需要,都推薦點一個。

點單率是上去了,可老顧客來的越來越少了,點評上的評分是越來越低了。。。



別把策略當目標

上面三個常見的問題,不都和老鼠尾巴一樣嗎?

這些,都是典型的「把策略當目標」的情況。

寫推文,讓更多的顧客閱讀,是策略,不是目標。

發傳單,讓更多的顧客看到,是策略,不是目標。

出新菜,讓更多的顧客喜歡,是策略,不是目標。

如果把這些當做目標,自然就會忽略真正的目標是什麼,自然也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

就像上面老鼠的問題,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老鼠的數量,而不是要那麼多老鼠尾巴。

目標定錯了,動作自然就跟著錯了。

「那,不要閱讀量,不要發放量,不要點菜率,要什麼呢?」

注意,不是不要,而是要 「綜合考量」。

閱讀量,發放量,點單率,只是眾多考量維度中的一個而已,不是全部。

例如,推文除了要閱讀量,還要看點贊量,轉發量,留言量,以及到店率。傳單不但要發放量,還要看回收率,消費金額。點單不但要看點單率,還要看滿意度,還要看復購率。

就好比你要孩子考試考滿分,滿分只是考量孩子學習的一個維度而已,你要的不是滿分,而是孩子真正學好了。如果只把分數當做目標,孩子也會忘記考試只是策略,忘記學好才是目標。

時刻清楚自己最終的目標是什麼,策略是什麼。目標是生意越來越好,去定製不同的策略。這些策略都是為最終的目標服務,策略不是目標,千萬別定錯了目標。

我是大寬,餐飲諮詢顧問。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幫助更多的餐飲人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著作權歸張大寬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張大寬 微 信 個人 ID:BG9FBG,頭條號:張大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2Ey7W4BMH2_cNUgc8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