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進入尾聲,各地也迎來了升學宴的高峰。有些比較大的酒店,一天中舉辦升學宴的就有十多家。
一般現在舉辦的升學宴會,最起碼有8道涼菜、12道熱菜、2道主食和一道果盤,價格最低每桌一般是888元起步,一般是每桌1588至2888元為主,桌上也不乏龍蝦、海參、鮑魚這些硬菜。就是檔次比較一般的升學宴,肘子、海蟹、大蝦等也是標配。但是面對這些硬菜,參加宴會的人吃得並不多,有很多菜直到散場也幾乎原封不動。
宴會結束後,幾乎所有飯桌上都有不少剩菜:一條魚只吃了一小半;一盤肉丸子還沒吃3個;整隻燉雞更是沒動過……宴會一結束,服務員們就把剩下的飯菜傾倒在垃圾筒里,造成極大的浪費。根據統計,一桌酒席平均浪費在三成到五成左右,算起來一場宴會浪費的數字就很可觀了。
主人為什麼不會把這些剩菜打包回去呢?這是因為剩得太多打包帶回家冰箱根本裝不下。再加上為了所謂的」面子「,以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辦升學宴會更多的是為了喜慶熱鬧,對剩下的飯菜浪費現象根本無所謂。
也有一些參加宴會的來賓會選擇打包,但多數人打包回去並不是自己吃,而是用來喂寵物。雖然現在的宴席很少出現一桌完全吃光,但在城市裡,大多數人還是不太好意思打包太多的剩菜回家自己吃,雖然有些人對此也感到心疼,但是相比之下,許多人還是重視面子。
在國家強調糧食的今天,宴席浪費的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重視。宴會講究排場,相互攀比,造成浪費,已經成為一種不健康的社會風氣。要想遏制這種浪費現象,就要從轉變社會風氣入手。
現在人生活條件好了,面對一大桌魚肉也沒有太強的慾望,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減少酒席上的剩飯剩菜,就應該提倡主人家不要一味追求高檔、價高的標準,而是要適量點菜,犖素搭配,秉承節儉的傳統,傳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有些參加宴會的客人,平時和家人朋友出去吃飯如果沒有吃完,很可能會選擇打包帶回家。可參加宴席時,感覺在其他人面前打包帶走食物不太好,也很沒面子。這也是宴席後,中老年人打包的還能見到,而年輕人很少的原因。
宴會上出現剩菜剩飯情況,是全國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措並舉。一是舉辦宴席的東家不要圖虛榮而去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要本著適量、精緻等原則,合理地預訂桌數和標準,酒店方面也應該更新經營理念,順應大眾需求,主動調整經營方式,主動求變,在滿足吉祥喜慶的同時,可以嘗試推出半份制,既省錢,又可以減少浪費。
政府部門和宣傳部門,也要像倡導「光碟行動」那樣,引導公眾踐行勤儉節約,改變宴會講究排場的傳統思想;通過政策引導,讓餐飲企業了解消費者究竟願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辦婚宴,推出更經濟、簡約、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婚宴模式。
今年,我有個四川的朋友為兒子舉辦升學宴,就將酒席設在了串串火鍋店,客人們吃多少拿多少,較好地杜絕了餐桌浪費。當然,社會風尚的轉變不是能立竿見影的事,需要政府、市場、餐飲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希望這種風氣的轉變越快越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f5XQ3QBd8y1i3sJWA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