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醬香炒白粿
草草啖鹽說蜜
——吃鹹的說甜的胡謅亂侃
每次和外地的朋友說起福建人鍾愛的白粿,他們都一臉懵,「白果?是古老而又浪漫的銀杏樹上所結的果子嗎?」
銀杏樹
銀杏樹掉落的果實-白果
白果
沒錯,銀杏樹上結的果子是白果,可以當中藥的果實。
而我說的白粿,是大米碾磨加工而成的食物,長得白白胖胖,實實在在,一看就是能吃飽,不受餓的感覺。
福建白粿
福建白粿
是不是顛覆了你所有浪漫的想像?沒有高大的銀杏樹,沒有金燦燦隨風飄揚的葉子,有的只是純粹的白,糧食的白。
此白粿非彼白果也。
但你又會問了,這不是年糕嗎?
有一段時間追韓劇,我迷上了韓國辣炒年糕,幻想著和小姐妹逛街的時候,讓街邊的阿媽妮給炒一份辣辣的年糕,那簡直就是在韓國。
韓國芝麻辣椒炒年糕
那段時間,經常從某寶上買韓國辣椒醬、韓國年糕,還有韓國芝士年糕、韓國部隊火鍋等。
吃來吃去,我恍惚覺得,韓國年糕的味道就像家鄉的白粿。
韓國部隊火鍋
年糕不只是韓國的風味小吃,我們大中華從南到北、從東往西,有粳米的地方都有。
江南一帶最是喜歡吃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與福建的白粿最像,同樣是用粳米碾磨而成,工序繁瑣。
粳米淘凈,浸泡四五小時,控去水分,磨成粉,然後過籮,放在屜上蒸熟後取出,倒入大石舀內,用木棰反覆棰打,打勻打透。然後放在案子上,切成一塊塊的劑子,或用刻有花紋的木板模,將其壓模而成。
江南人舂年糕
寧波水磨年糕
水磨年糕,潔白如玉、光滑潤口、久煮不糊,加上肉、菜、海鮮一起翻炒,尤其是梭子蟹炒年糕,那味道絕了。
寧波梭子蟹炒年糕
而「年糕」二字,絕不僅限於粳米食物,大多數的年糕,是糍粑,是黃米糕,是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等,它們由糯米或大黃米等黏性大的稻米製作而成。
在閩南泉州,年糕就是甜粿,軟軟糯糯、香香甜甜,是糯米碾成粉製作而成。
泉州白甜粿
甜粿是泉州人過年過節必備之食物。
甜粿有白色、有褐色,其結果由糖的顏色決定,用白砂糖做的就是白甜粿,由黑糖做的就是黑甜粿。
石獅黑甜粿
在福建人的心目中,白粿是白粿,年糕是年糕,這是兩種不同的食物。
福建糖炒白粿
福建白粿,和韓國年糕、寧波年糕一樣是用粳米碾磨成粉製作而成,所不同的是,福建白粿所用的粳米是一種特殊的稻穀——棱稻,棱稻生長期長、產量低,種植面積不廣,棱稻米質特優,其韌性、粘性和濃烈的米香,是做白粿的不二選擇。
莆田海鮮炒白粿
如此珍貴的優質米,所產的白粿,擱在以前,那是過年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菜。
福州炒白粿
福建白粿以福州白粿、莆田白粿、寧德白粿為重,但泉州的永春、安溪所產的白粿質量也是槓槓滴,我今天就用大閩南的白粿來做一道最最最家常的醬香炒白粿。
醬香炒白粿
【閩南醬香炒白粿】
所謂的醬香,就是用閩南人才懂的古龍香菇肉醬作為主調料翻炒而成,白粿里有一股甜甜的醬香味,別提有多美味了。
一、準備食材:
主食材:
白粿。
配菜:
五花肉、雞蛋、胡蘿蔔絲、娃娃菜、青蒜、辣椒、薑絲等。
調料:
香菇肉醬罐頭、料酒、鮑魚汁等。
二、操作過程:
1、備料過程:
白粿切片浸泡,稍軟即可;
將所有配菜,五花肉切薄片、胡蘿蔔擦絲、雞蛋打散、娃娃菜切細、青蒜切段待用。
2、烹飪過程:
雞蛋煎好待用;
用煎雞蛋的底油,煸炒五花肉,煸出油來,緊接著倒入料酒、辣椒、薑絲等去肉腥味,挖一大勺香菇肉醬,和五花肉一起翻炒出醬香味,倒入浸泡好的白粿,讓白粿吸收肉醬的香;
白粿與五花肉、香菇肉醬等一起翻炒融合入味後,倒入清水,沒過白粿,燜煮一會兒;
咕嚕咕嚕燜煮的過程中,先倒入胡蘿蔔絲,再調味,由於香菇肉醬有鹹味,少許鮑魚汁會讓味道更豐富,而有了這兩樣醬汁,再也不用鹽和味精了;湯汁變少,倒入娃娃菜,娃娃菜變色後,收汁,倒入青蒜和煎雞蛋;
所有材料一起拌勻了,出鍋!
最最最家常的閩南醬香炒白粿,甜咸交匯,白粿裹住濃濃的醬汁,味道不要太美好。
不管你是不是福建人,如果想了解福建,那麼這道炒白粿,就一定得試試。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贊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文章,部分圖源網絡,拒絕不良自媒體盜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