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古人學做菜,我是草草阿姨
年輕時候很喜歡玉石,女人嘛,喜歡佩戴首飾,感覺白白的手臂配上翠綠色的鐲子,很美很古典。
而每次去珠寶店,店員都會神乎其神地告訴你:玉石通人性,常佩戴可以替你擋災。
有一次玉鐲被我摔碎了,去店裡想再買一個,店員更是非常肯定地說:你看,鐲子碎了,人沒事,是不是很值得?
似乎還真是那麼一回事,於是佩戴玉鐲便成了習慣。
玉石有靈性並非今人所言,自古有之。
《山家清供》林洪就講了一個藍田玉的故事。
北魏時,有一位叫李預的人,他非常喜歡古人吃玉石求長生的方法,於是到藍田這個地方,買了七十幾塊藍田玉,研磨成玉屑來煉丹吃。
結果,可想而知,不久就翹了。
翹之前,李預總結性地對妻子說:吃玉這事,一定要到深山老林里,獨自一人,戒掉房事酒精,那才會長生。
李預至死都堅信,玉石有靈性,吃玉能長生。死了不是玉的錯,是他不禁酒色所致。
而北魏更是大肆宣揚吃玉的好處,竟然將李預吃玉求長生的事情寫進了《魏書》,並說:李預死後,大熱天,屍體都不變色,也沒有屍臭。
北魏畢竟是一個戰亂時期,鮮卑族統治國度,一些觀念也比較唯心。
到了宋朝,經濟文化藝術發達,林洪作為一名偉大的美食家,他當然不認同吃玉能長生這件事。
(玉石估計也不好吃,美食家怎會苟同?)
林洪很客觀地說:長生這件事嘛,貴在清心寡欲,不用吃玉,也能做到。
他推薦了一道長生菜——
大夥猜猜,是啥?
瓠瓜,別驚訝!
食譜超級簡單。
颳去皮毛,切成兩寸長,蒸熟了,蘸醬吃。
「不煩燒練之功,但除一切煩惱妄想,久而自然神氣清爽」。
不用什麼煉丹吃藥,只要消除一切煩惱,不七想八想,久而久之,人自然就神清氣爽了。
「較之前法,差勝矣。故名"法制藍田玉"。」
比之前說的什麼吃玉能長生的辦法,這道菜更勝一籌哦,所以就叫做「法制藍田玉」吧。
清蒸瓠瓜,就這麼被大美食家寫進書本里,取了一個不得了的名字「法制藍田玉」,成了一道,能長生的菜,千古流芳。
宋人的思想境界呀,他們早就不相信什麼神藥能長生,只要清心寡欲,就是瓠瓜,也是很美好的菜。
而今人,我們還在迷信手鐲能替我們擋災嗎?
(圖源網絡,如侵權,請告刪)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
原創文章,多多支持!
喜歡就請點贊、轉發、收藏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