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湯餅,假煎肉,你知道都是些什麼菜?

2022-06-08     草草啖鹽說蜜

原標題:真湯餅,假煎肉,你知道都是些什麼菜?

草草啖鹽說蜜

——談古今風味,說天地美食

《山家清供》有一些真真假假的菜,比如真湯餅、假煎肉。

真湯餅,何為「真」?

古人說了:「稼穡作,苟無勝食氣者,則真矣。」

「只要是用糧食做的,沒有肉的話,都是真正的味道。」

所以真湯餅,其實就是湯泡油餅。

而假煎肉呢?肯定沒有肉啦,肯定是假的啦,可這個「假」,在美食多多的宋朝,那就是廚藝再創造。

一、宋朝的「假」菜

最近熱播的《夢華錄》看了嗎?

趙盼兒上東京尋夫,那個繁華的東京城,是個不折不扣的不夜城。

趙盼兒開茶館,茶藝了得;殺豬的孫三娘則做得一手好糕點。這在餐飲業發達的宋朝,就是九牛一毛。

宋以前,當官的才可以吃三餐,百姓只能吃兩餐,是大宋的制度,讓所有百姓都吃上了三餐,也造就了宋朝飲食的空前繁榮。

如今吃夜宵涮火鍋,人家宋朝早已經有,而且說法很優雅,叫「拔霞供」。

如今叫外賣,這也是宋朝人玩剩下的,夜來讓店小二給送幾個菜配小酒,再正常不過。

宋朝出現了很多假菜,什麼假炒鱔、假羊眼羹、假元魚、假白腰子、假煎肉,都是食材替代,味道則和真的差不離。

假炒鱔沒有鱔魚、用羊肉鬆代替。

假羊眼羹沒有羊眼,宋朝人喜歡吃羊眼,羊眼珍貴,於是就用羊腸和田螺代替。

假元魚沒有甲魚,現在的王八超多,可古代沒有,物以稀為貴,沒有甲魚用什麼替代?雞腿肉當甲魚肉、羊頭肉替裙邊、山藥作甲魚蛋,環環繞繞,一道特別形象的甲魚菜就成了。

這些「假菜」都做得惟妙惟肖,以假亂真,堪稱廚房藝術巔峰。

而假煎肉是什麼菜呢?

二、瓠瓜惹的禍

說來又是瓠瓜的錯,前面我已經介紹了兩道瓠瓜的菜,藍田玉和素蒸鴨,再來第三道:假煎肉。

這道菜,《山家清供》寫了超詳細的食譜:

瓠與麩薄切,各和以料煎。麩以油浸煎,瓠以肉脂煎。加蔥、椒、油,酒共炒。瓠與麩不惟如肉,其味亦無辯者。

「瓠與麩」就是瓠瓜和麵筋。

切薄片,各自調味後煎制。

麵筋用油炸,宋朝時候還沒有「炸」字,寫做「以油浸煎」,用很多油浸泡著煎,這不就是油炸嘛。

瓠瓜則用動物油來煎。

然後和香蔥、花椒、料酒等,用油翻炒,而這個「椒」字絕不是辣椒,因為辣椒要等到明朝才有。

瓠瓜和麵筋,不但長得像真肉,這樣做出來的味道也分辨不出真假。

真真假假,這到底是為啥?

三、何鑄家的假煎肉

並不是宋朝的士大夫吃不起真肉,假煎肉是隱士們的清雅飲食。

林洪說這道菜是在吳中何鑄家吃的,何鑄貴為當朝高官,卻喜歡山野粗食。

他家的擺設,小青錦屏風,鳥木瓶簪,插上幾株紅梅,何鑄喜歡紅梅,經常提醒身邊的人別忘了梅花。

每次去何鑄家,都要先喝一大杯的「發符酒」,然後行酒令,邊吃邊喝邊吟詩作賦,記得那天晚上,林洪分到「心」字《念繡衾》,於是寫下了:

冰肌生怕雪未禁。翠屏前、短瓶滿簪。真箇是、疏枝瘦,認花兒、不要浪吟。等閒蜂蝶都休惹,暗香來、時借水沉。既得個、廝偎伴,任風霜、儘自放心。

林洪憶起當年,感慨斯人已故,但看到何鑄的子侄們,都像他,很是欣慰。

四、真假南宋

提起何鑄,不得不說岳飛,也不得不說那個讓人真假難辨的南宋朝廷。

宋朝經濟文化發達,堪稱東方的文藝復興年代,可軍事薄弱,打不過周邊的小國,只能任人宰割。

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擄走,丟掉半壁江山,帝都南遷,成為南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岳飛《滿江紅》

岳飛便是當年的抗金民族英雄。

但那個懦弱的朝廷,只求和不抵抗。

12道金牌將岳飛召回,污他抗旨謀反。

何鑄,正是岳飛的首任主審官。

他看到岳飛正氣凜然,後背刺有「盡忠報國」四字,震驚、敬佩!

當時的朝廷,奸臣弄權,黑白顛倒,真假難分,有幾人能仗義執言?

何鑄便是那位剛正不阿、品德高尚的直臣,他不斷上報,並向秦檜曉之以理:

「鑄豈區區為一岳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戳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

卻被秦檜調離,最後,岳飛死於「莫須有」的罪名。

何鑄出使金國,反對議和,被彈劾說與岳飛有私交,貶謫徽州。

假煎肉,是林洪思念故友何鑄的一道菜,也是一道對於南宋朝廷真假不分的控訴。

(部分圖源網絡,如侵權,請告刪)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
原創文章,多多支持!
喜歡就請點贊、轉發、收藏和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9ad7ba3a641115ce8ad487938c73aa7.html